网络基础(四)数据链路层功能,子层,帧的标准格式,交换机和网桥的区别。

数据链路层

定义

  1. 物理的源和目的地址
    又叫 MAC 地址,物理地址

  2. 指明上层的所用的协议(服务访问点)
    指明网络层的协议

  3. 网络拓扑

  4. 帧顺序

  5. 流量控制

  6. 面向连接和非面向连接

  • 数据链路层分为 LLC 和 MAC 两个子层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MAC子层的主要格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Peramble 前导
    数据接收到之后可以通过前导识别,后面跟着的就是帧的数据
  • Dest add 目的MAC地址
    这个数据到达哪一个地址
  • Source add 源MAC地址
    数据的源发出地址
  • Length 长度
    帧的长度
  • Data 数据
    上层传下来的数据 – IP包 IPX包 等…
  • FCS 帧校验和
    校验帧在传输的时候是否损坏

MAC Address 是 48 bit位

  • 前24位 由IEEE指定 分给厂商
  • 后24位 是厂商来指定 是顺序号

当发送数据或接收的时候,物理层 解析后的数据发送到 数据链路层 由 位 变 帧,那么发送到网络层 转为包的时候,是IP包,还是IPX包,还是AP包呢?
或 网络层发送的IP包,IPX包,AP包,数据链路层怎么接收呢?

因为以现有的MAC子层的功能 是 没有规定具体给 那个协议。

这个时候 LLC子层就起到了作用

LLC子层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个子层主要是用来区分 上层(网络层)的协议的

图中的 Bytes 上下是两种格式

  • 上格式

    • 目的(DEST)SAP
      AA填充
    • 源(Source)SAP
      AA 填充
    • Ctrl
      03填充
    • OUI
      ID
    • Type
      这个很重要 他就是来区分识别 上层 的 IP,IPX,AP
    • Data
      数据
  • 下格式

    • DestSAP
    • SourceSAP
      这两个SAP来区分 IP,IPX,AP

这两种格式都是可以的

我们 平时书写数据链路层 的话会这样书写:

标准 帧的格式:
前导 目的MAC 源MAC L/T Data FCS

T 代表着上层协议

数据链路层主要设备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交换机 和 网桥的异同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 交换机和网桥都工作在数据链路层,他们的工作原理相同。
  2. 网桥基于软件进行 转发与过滤,速度较慢;交换机是通过专用集成芯片(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 进行转发与过滤的,是基于硬件的,速度较快。交换机也可以叫做基于硬件的网桥。
  3. 网桥端口比较少,交换机端口比较多,交换机也叫多端口网桥或多组网桥。

识别 域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发布了91 篇原创文章 · 获赞 174 · 访问量 7万+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eixin_44685869/article/details/104505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