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题解——week1_A

题目
东东有一张地图,想通过地图找到妹纸。地图显示,0表示可以走,1表示不可以走,左上角是入口,右下角是妹纸,这两个位置保证为0。既然已经知道了地图,那么东东找到妹纸就不难了,请你编一个程序,写出东东找到妹纸的最短路线。
输入
输入是一个5 × 5的二维数组,仅由0、1两数字组成,表示法阵地图。
输出
输出若干行,表示从左上角到右下角的最短路径依次经过的坐标,格式如样例所示。数据保证有唯一解。
解题思路
图论中求最短路径的方法有很多,对于这个题来说,由于没有权值的问题,可以使用BFS来求解最短路径。在搜索的时候,我额外定义了一个vis二维数组,在这个二维数组中,将障碍物的位置初始化为-1,将能够走到的地方初始化为0。在搜索时,将起点位置的vis值置为1,之后每向下一层搜索一次,到达的vis值为0的点对应的vis值改为上一层的vis值加1。这样在反过来求输出路径的时候就非常的方便了。
代码

#include <cstdio>
#include <algorithm>
#include <queue>
#include <stack>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Point
{
public:
	int x;
	int y;
	Point(int a,int b):x(a),y(b)
	{};
};

int vis[5][5];
int sx=0,sy=0,tx=4,ty=4;
int dx[4]={1,-1,0,0};
int dy[4]={0,0,1,-1};
queue<Point> q;
stack<Point> s;
int map[5][5];
int x,y;

void bfs()
{
	q.push(Point(sx,sy));
	vis[sx][sy]=1;
	while(!q.empty())
	{
		Point now=q.front();
		q.pop();
		for(int i=0;i<4;i++)
		{
			x=now.x+dx[i];
			y=now.y+dy[i];
			if(x>=0&&x<=4&&y>=0&&y<=4&&vis[x][y]==0)
			{
				vis[x][y]=vis[now.x][now.y]+1;
				q.push(Point(x,y));
			}
		}
	}
	Point before(tx,ty);
	s.push(before);
	while(before.x!=sx||before.y!=sy)
	{
		for(int i=0;i<4;i++)
		{
			x=before.x+dx[i];
			y=before.y+dy[i];
			if(x>=0&&x<=4&&y>=0&&y<=4&&vis[x][y]>0&&(vis[before.x][before.y]-vis[x][y])==1)
			{
				before.x=x;
				before.y=y;
				s.push(before);
			}
		}
	}
	while(!s.empty())
	{
		printf("(%d, %d)\n",s.top().x,s.top().y);
		s.pop();
	}
}

int main()
{
	for(int i=0;i<5;i++)
	{
		for(int j=0;j<5;j++)
		{
			scanf("%d",&map[i][j]);
			if(map[i][j]==1) vis[i][j]=-1;
			else vis[i][j]=0;
		}
	}
	bfs();
	return 0;
}

总结
首先是自我批评:在写完代码之后发现其实输出的时候用递归就可以,没有必要使用栈(实际上在写代码的时候只想到了因为是反序,那么用栈这种后进先出的数据结构就可以自然的将顺序正过来了。写完后才发现这就是一个模拟的递归过程了)。
其实这次使用的vis二维数组是融合了BFS模板的dis数组。使用int类型的vis数组可以既标记该点是否可以到达,也具有输出路径及路径长度的功能。个人感觉使用int类型的vis数组要比bool类型的更好一些。
总之,这个题是一个简单的BFS练习。个人感觉对BFS的写法更加的熟悉了。

发布了10 篇原创文章 · 获赞 1 · 访问量 177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qq_43715114/article/details/104572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