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手术导航系统概述

1、机器人手术导航系统的开发思路

外科手术中,临床医生能根据导航影像+熟练的手感,实时判断病灶和手术器械之前的相对位置,尤其解剖结构复杂的手术,从而降低手术的风险。设立手术导航机器人系统,核心点就在于,机器代替人的眼睛和手感,实时判断病灶和手术器械的相对位置,手术方案的思考已由医生通过手术路径规划设定。

2、系统的基本构成:(从数据采集、处理、操控、执行)

A、位置探测器:这是一个数字化的坐标定位系统,用于跟踪手术器械、病灶的位置。模块的关键是,解决手术器械定位、病灶定位。因为手术器械是一种特定的材质、需要在空间上不断动作,同时,病灶也在随着身体呼吸等在活动。相当于是两个动态对动态的无序运动的东西,我们在手术时需要进行精准地定位和控制。这无疑很困难。

思考:为手术定位能不能生产出一种器械,它可以在【内脏手术】中进行实时定位、还可以用来手术消融病灶?

B、图像处理工作站:负责实时图像的存储、处理和三维显示。该模块的关键是,坐标变换精度。因为一方面采集到的定位数据各有各自的坐标系和数据格式,需要变换到统一的坐标系下,并在2D或3D地显示给人看(因为人不放心,肯定要来监督整个手术过程的)。另一方面,需要将手术规划方案和三维图像的坐标变换一致,动态产生指令,并转化成机械臂可以执行的坐标指令。

C、可多维操作的机械臂:这部分是通过接受手术指令,操作手术器械,完成相应的动作。该模块的关键,是机械臂的灵活、快速操作,上位控制机(可以是上面的图形工作站)显然需要很好的对接机械臂的操作接口。

3、手术系统的工作流程

可以简单按时间顺序:术前规划、术中导航、术后评估。手术系统主要关注的是术中导航,因为术前规划,医生的作用较大,而术后评估又是另一个研究的领域了。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回复: 10305983 查看本文章

4、与机器人手术系统主题相关的研究方向

A、检测成像及三维显示:从CT、MRI、PET等,在研究如何能让成像更加全面、清晰、直观、立体。

B、图像检测和分割:要从上述的2D或3D成像数据中,借助图像处理的算法,能清晰识别出来组织、器官、肌肉、骨骼、血管等,以及分割出来目标病灶。能辅助医生的识别,也能辅助机器人的计算。

C、图像配准和融合:将两个不同的医学图像,通过一系列的空间变换,在空间上实现显示对象的一致,将他们各自成像技术的优势结合起来。涉及到2D-3D、3D-3D和3D-2D以及术前与术中的医学图像配准问题,这部分的研究热点是,基于深度学习的医学图像配准

D、数字重建影像(Digitally reconstructed radiographs,DRR):利用上述成像系统形成的数据,重建三维的手术环境,借助三维显示设备,实时展示给人来监督。如果是人通过虚拟系统,控制机械臂的操作的话,还需要解决人机交互、虚拟系统与机械臂实体操作系统交互的问题。

E、手术器械检测:没入人体的手术器械,现在常用超声成像技术进行检测,人眼可以实时看到。我们需要转换成计算机可以识别的针的位置、位姿等信息,这需要借助图像分割技术,快速、准确、清晰地告诉计算机。研究热点是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

F、呼吸运动建模:人体器官的呼吸运动情况,能根据采集的信息,预测呼吸运动,计算机识别之后,判断进行精准手术的时机。

G、手术机械臂的操作(完成机器人路径规划)、3D虚拟显示及交互等作为系统需要对接的系统,对接口要有一定了解。

发布了16 篇原创文章 · 获赞 4 · 访问量 5870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qq_35345719/article/details/104777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