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精度地图发展与北斗车载动态视频采集应用

来自中国台湾的管振淇,拥有9年导航产品开发及车联网行业从业经验,曾参与Waymo等公司的多个自动驾驶相关产品开发专案。小编梳理出本次北斗智造者公开课的核心干货,分享给大家:

地图的变迁

地图行业发展至今经历了从纸质地图、电子导航地图,再到高精度地图的变迁。纸质地图是最传统的地图,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这种地图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比较少见。电子导航地图是目前大家使用最多的,无论是在手机端、车载端还是PC端,在各种导航软件中我们都会用到这种地图。不过最近几年,大家关注更多的已经是高精度地图了。高精度地图和一般电子地图最大的差异是其包括红绿灯、不可通行区域等更多详细信息,并直接服务于智能终端。

现阶段,全球的自动驾驶技术都在向L3这个等级发展,这意味着高精度地图在2025年开始就会有实际使用场景。可以预判,未来5年是高精度地图快速发展的阶段,需求量也会越来越大。

我们为什么需要高精度地图?

当下,大部分人的感受是:没有高精度地图,我们的导航也很好用了。那我们为什么需要高精度地图?目前,像智能手机这样的个人导航设备,导航精度大概为3米到5米。但如果用户需要知道车辆所处的车道、方向,定位精度必须提高到1米以内。如果要到自动驾驶这种等级,车辆的导航精度必须要提升到0.5米之内,相应的地图误差要保持在厘米级。

高精度定位+高精度地图,就是未来真实的使用场景。

做一张高精度地图有多难?

高精度地图要呈现出大量信息,它的建制和处理都非常复杂,目前也有很多地图厂商在进行高精度地图制作。地图厂商一般会使用精密的仪器(如带有激光雷达的特种车辆),对道路上的数据进行采集,完成采集后,再将道路上的信息提取出来,建立完整的道路形态,一般做到这样需要到厘米级的场景和数据。高精度地图的制作过程中,需要按照更新频率的不同,将提取到的道路、建筑物、交通状况、意外事件等信息进行分层。

以前大家使用纸质地图,一年才更新一个版本,版本之间的差异很大;到了电子地图的时代每个季度甚至每个月都在更新。在高精度地图上,则要做到事故、团雾这种突发性事件的及时更新。

高精度地图量产的“瓶颈”

1、地图生产效率问题

采用传统测绘方式,分米级地图的测绘效率约为每天每车500公里,成本为每公里10元左右,而厘米级地图的测绘效率约为每天每车100公里道路,成本可达每公里千元。因为它采集的信息更多,也需要更多的后端处理成本,因此地图的生产效率就会产生问题。

2、实时更新问题

高精度地图的实时更新是最致命的问题,因为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一些信息每个小时甚至每一分都在变化。高精度地图如果无法及时纳入这些信息,就会影响到用户的使用体验。所以高精度地图应该如何进行更新、频率是多少、突发性的事故如何在地图上表现这些都是问题。

3、地图存储问题

地图存储涉及硬件成本,但是这个成本目前在持续下降,这个问题正在逐步缓解。

目前,市场上比较领先的高精度地图平台包括Mobileye的REM系统、地平线NavNet系统,高精度地图的应用则主要集中在智能驾驶车载地图应用、政企行业监控和管理平台应用、自动驾驶仿真及决策分析方案等领域。

发布了7 篇原创文章 · 获赞 6 · 访问量 967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qxwz_maker/article/details/105143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