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二分思维」毁掉你的人生

在俺大学时期,我最尊敬的贾老师对我说:“兴隆,这个世界不只有0和1!” 当时年少的我(虽然现在的我也不老,哈哈)并没有体会到贾老师这句话的含义,如果能早点理解这句话,有可能会少走一些弯路吧!那么什么是二分思维呢?它有什么样的症状呢?

什么是二分思维?

具有二分思维的人,他通常只会看到事情的2个极端面,认为任何事情,情况都是非黑即白的!具有这样思维的人你其实很难和他沟通,因为对方看不到事情的折中方案,他更不可能会考虑一件事情的多种可能,在他的世界里,事情不这样做,就得那样做!

说到这里,一些人可能会想,怎么可能会有这样的一种思维呢?就算有的话,也是别人有,我反正没有!实际上很多人都具有这样一种思维,只是他们自己没有察觉到!如果不信的话,我问大家一个问题:在职场上,如果被人误解了,我们应不应该去澄清?大家自己先思考一下这个问题,看看自己能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并给出相应的理由。

大部分的问题都没有标准答案!

在解决上面的问题之前,大家不妨思考一下,你觉得这样的问题有标准答案吗?如果这个问题都已经有标准答案了,大家为什么还要拿出来讨论呢?为什么这个问题会有争议呢?显然,这个问题并没有标准答案!如果一个有标准答案的问题,那叫做事实,根本就没有必要拿出来讨论!比如,太阳是不是从东面升起呢?这个问题的答案有什么可质疑的呢!

在我们从小受教育的过程中,老师总会给我们一个标准的答案,这导致当我们面对没有答案的一本书时,我们感觉到很不自在,这样的过程抹杀掉了我们自己思考的能力,自己寻找答案的能力!长此以往,我们会形成这样二分思维的定式,慢慢地,这样的思维不仅仅存在于解题上,也渗入到我们的生活当中,我们渴望某个权威或专家给出一个标准答案,从而我就可以拿着这个答案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难题了!

不幸的是,我们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会复杂的多,受到很多的变量所影响。比如,一支股票的价格会受很多因素影响,有可能被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汇率,行业的周期,公司的盈利能力,国家对行业政策,市场资金对股票的关注程度等很多因素影响着。因此,在这个复杂的环境中,没有人能给你一个标准答案,我们只能靠我们自己了!

破坏二分思维的一些技巧

谈到这里,某些人可能会期望我给出上面问题的答案。不幸的是,我给不了你,即使我给你了你真的会相信吗?每个人所处的环境都是不一样的,我给你的答案你觉得能适用吗?举一个例子,如果别人问你:“我们应不应该杀人?” 你可能会觉得,这问题太 SB 了,怎么能应该杀人呢!如果我再告诉你,你所处的背景是战争呢?你还会得到这样的结论吗?

接下来,我给大家介绍2种思考问题的方式,来避免这种极端思维的出现。

加一些限定过程

当我们遇到这样的问题时,应该问下面3个问题:

  1. When
  2. Where
  3. Why or For what purpose

比如针对上面的那个问题来说,你可以用上面的限定过程:

  • 什么时候应该澄清呢?
  • 在什么地方澄清呢?
  • 为什么或出于什么目的澄清呢?

如果你给出上面的限定过程,是不是会得到不一样的结论呢!比如,如果你们的企业文化很好,大家比较理性,或者如果你不澄清就会失去当前的工作,那么澄清有可能是一个答案。反之,如果你们企业文化非常不好,大家非常喜欢搬弄是非,那么不澄清也许会是一个更好的选择!你可以用 「如果……那么……」 这样的条件句式来造句子,这样会让你得到更多的可能!

把「二选一」问题改成「开放性」问题

我们应不应该采取A措施,或者A措施可不可取这种提问方式很容易诱导我们进入二分思维的误区,使我们只考虑给出的这2种可能性。但是,只要换一种提问方式,我们应该怎么处理B问题,我们的思维方式会更加开阔,这将使我们考虑到更多的可能性!

比如,很多家长都会纠结的问到:到底应不应该让孩子打游戏?这样的提问方式会把人们逼到二分思维的误区,给他们一种必须2选1的假象!可是如果你换一种问法:如何让孩子更好地放松?那么你可能会觉得让孩子玩一些体感游戏机会对孩子更好一些,还能增强父子关系,还能运动身体; 不让他玩另一些对孩子有危害的游戏。

再举一个例子:我在 Quora 上看到很多老外纠结到底应不应该去看书的 summary(比如 Blinkist 把一本书中最重要的 ideas 全部提炼出来了,不到1个小时就可以让你看完一本书)?如果你换一种问法:如何有效地阅读一本书呢?你就可能会得到这样的结论:我是不是先用 Blinkist 了解一本书,如果我兴趣的情况下,再读全书,看看作者是如何论证他的观点的。或者有本书是你觉得一定要仔细看的(有可能是一个你非常信任的人推荐给你的),它会改变你的一生,那么你就完全没有必要去读 Blinkist 浪费时间了。

总结

二分思维很容易让我们偏激的看待问题,这对我们的成长都是非常不利的。通过加一些限定过程或者换一种方式提问,我们可以避免这样的问题,从而让我们考虑到更多解决问题的可能。最后以开复老师的2句名言结尾,希望大家不要陷入任何一种极端的情况:

  • 坚持是一种美德,放弃亦是一种智慧,用智慧区分二者的不同!
  • 极端的自信就成了自傲,极端的勇气就成了愚勇,极端的胸怀就是懦弱,极端的自省就会变成自卑。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xlinsist/article/details/80301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