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详细了解HTTP协议、请求方法、请求格式、响应格式、状态码

目录

1、HTTP协议简介

2、HTTP协议概述

3、HTTP工作原理

4、HTTP特点

5、HTTP请求方法

6、HTTP请求格式

7、HTTP响应格式

8、HTTP状态码

9、HTTP请求与响应举例

附:首部字段列表


1、HTTP协议简介

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英文: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是一种用于分布式、协作式和超媒体信息系统的应用层协议。HTTP是万维网的数据通信的基础。

HTTP的发展是由蒂姆·伯纳斯-李于1989年在欧洲核子研究组织(CERN)所发起。HTTP的标准制定由万维网协会(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W3C)和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IETF)进行协调,最终发布了一系列的RFC,其中最著名的是1999年6月公布的 RFC 2616,定义了HTTP协议中现今广泛使用的一个版本——HTTP 1.1。

2014年12月,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ETF)的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Bis(httpbis)工作小组将HTTP/2标准提议递交至IESG进行讨论,于2015年2月17日被批准。 HTTP/2标准于2015年5月以RFC 7540正式发表,取代HTTP 1.1成为HTTP的实现标准。

2、HTTP协议概述

HTTP是一个客户端终端(用户)和服务器端(网站)请求和应答的标准(TCP)。通过使用网页浏览器、网络爬虫或者其它的工具,客户端发起一个HTTP请求到服务器上指定端口(默认端口为80)。我们称这个客户端为用户代理程序(user agent)。应答的服务器上存储着一些资源,比如HTML文件和图像。我们称这个应答服务器为源服务器(origin server)。在用户代理和源服务器中间可能存在多个“中间层”,比如代理服务器、网关或者隧道(tunnel)。

尽管TCP/IP协议是互联网上最流行的应用,HTTP协议中,并没有规定必须使用它或它支持的层。事实上,HTTP可以在任何互联网协议上,或其他网络上实现。HTTP假定其下层协议提供可靠的传输。因此,任何能够提供这种保证的协议都可以被其使用。因此也就是其在TCP/IP协议族使用TCP作为其传输层。

通常,由HTTP客户端发起一个请求,创建一个到服务器指定端口(默认是80端口)的TCP连接。HTTP服务器则在那个端口监听客户端的请求。一旦收到请求,服务器会向客户端返回一个状态,比如"HTTP/1.1 200 OK",以及返回的内容,如请求的文件、错误消息、或者其它信息。

img

3、HTTP工作原理

HTTP协议定义Web客户端如何从Web服务器请求Web页面,以及服务器如何把Web页面传送给客户端。HTTP协议采用了请求/响应模型。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一个请求报文,请求报文包含请求的方法、URL、协议版本、请求头部和请求数据。服务器以一个状态行作为响应,响应的内容包括协议的版本、成功或者错误代码、服务器信息、响应头部和响应数据。

【以下是 HTTP 请求/响应的步骤】:

  • 1) 客户端连接到Web服务器:一个HTTP客户端,通常是浏览器,与Web服务器的HTTP端口(默认为80)建立一个TCP套接字连接。
  • 2) 发送HTTP请求:通过TCP套接字,客户端向Web服务器发送一个文本的请求报文,一个请求报文由请求行、请求头部、空行和请求数据4部分组成。
  • 3) 服务器接受请求并返回HTTP响应:Web服务器解析请求,定位请求资源。服务器将资源复本写到TCP套接字,由客户端读取。一个响应由状态行、响应头部、空行和响应数据4部分组成。
  • 4) 释放连接TCP连接:若connection 模式为close,则服务器主动关闭TCP连接,客户端被动关闭连接,释放TCP连接;若connection 模式为keepalive,则该连接会保持一段时间,在该时间内可以继续接收请求;
  • 5)客户端浏览器解析HTML内容:客户端浏览器首先解析状态行,查看表明请求是否成功的状态代码。然后解析每一个响应头,响应头告知以下为若干字节的HTML文档和文档的字符集。客户端浏览器读取响应数据HTML,根据HTML的语法对其进行格式化,并在浏览器窗口中显示。

【举例】在浏览器地址栏键入URL,按下回车之后会经历以下流程:

  • 1)浏览器向 DNS 服务器请求解析该 URL 中的域名所对应的 IP 地址;
  • 2)解析出 IP 地址后,根据该 IP 地址和默认端口 80,和服务器建立TCP连接;
  • 3)浏览器发出读取文件(URL 中域名后面部分对应的文件)的HTTP 请求,该请求报文作为 TCP 三次握手的第三个报文的数据发送给服务器;
  • 4)服务器对浏览器请求作出响应,并把对应的 html 文本发送给浏览器;
  • 5)释放 TCP连接;
  • 6)浏览器将该 html 文本并显示内容;  

4、HTTP特点

1)基于 请求-响应 的模式

  HTTP协议规定,请求从客户端发出,最后服务器端响应该请求并 返回。换句话说,肯定是先从客户端开始建立通信的,服务器端在没有 接收到请求之前不会发送响应。

    img

2)无状态保存

  HTTP协议 自身不对请求和响应之间的通信状态进行保存。也就是说在HTTP这个 级别,协议对于发送过的请求或响应都不做持久化处理。这是为了更快地处理大量事务,确保协议的可伸缩性,而特意把HTTP协议设计成 如此简单的。可是,随着Web的不断发展,因无状态而导致业务处理变得棘手 的情况增多了。比如,用户登录到一家购物网站,即使他跳转到该站的 其他页面后,也需要能继续保持登录状态。针对这个实例,网站为了能 够掌握是谁送出的请求,需要保存用户的状态。HTTP/1.1虽然是无状态协议,但为了实现期望的保持状态功能, 于是引入了Cookie技术。有了Cookie再用HTTP协议通信,就可以管 理状态了。

    

3)无连接

  无连接的含义是限制每次连接只处理一个请求。服务器处理完客户的请求,并收到客户的应答后,即断开连接。采用这种方式可以节省传输时间,并且可以提高并发性能,不能和每个用户建立长久的连接,请求一次响应一次,服务端和客户端就中断了。但是无连接有两种方式,早期的http协议是一个请求一个响应之后,直接就断开了,但是现在的http协议1.1版本不是直接就断开了,而是等几秒钟,这几秒钟是等什么呢,等着用户有后续的操作,如果用户在这几秒钟之内有新的请求,那么还是通过之前的连接通道来收发消息,如果过了这几秒钟用户没有发送新的请求,那么就会断开连接,这样可以提高效率,减少短时间内建立连接的次数,因为建立连接也是耗时的,默认的好像是3秒中现在,但是这个时间是可以通过咱们后端的代码来调整的,自己网站根据自己网站用户的行为来分析统计出一个最优的等待时间。

5、HTTP请求方法

HTTP/1.1协议中共定义了八种方法(也叫“动作”)来以不同方式操作指定的资源,GET与PUT两种方法最为常用,注意方法名称是区分大小写的

序号 方法 描述
1 GET 向指定的资源发出“显示”请求。使用GET方法应该只用在读取数据,而不应当被用于产生“副作用”的操作中,例如在Web Application中。其中一个原因是GET可能会被网络蜘蛛等随意访问。
2 HEAD

同GET方法,都是向服务器发出指定资源的请求。只不过服务器将不传回资源的本文部分。它的好处在于,使用这个方法可以在不必传输全部内容的情况下,就可以获取其中“关于该资源的信息”(元信息或称元数据)。

3 POST

向指定资源提交数据,请求服务器进行处理(例如提交表单或者上传文件)。数据被包含在请求本文中。这个请求可能会创建新的资源或修改现有资源,或二者皆有。

4 PUT

向指定资源位置上传其最新内容。

5 DELETE

请求服务器删除Request-URI所标识的资源。

6 TRACE

回显服务器收到的请求,主要用于测试或诊断。

7 OPTIONS

这个方法可使服务器传回该资源所支持的所有HTTP请求方法。用'*'来代替资源名称,向Web服务器发送OPTIONS请求,可以测试服务器功能是否正常运作。

8 CONNECT

HTTP/1.1协议中预留给能够将连接改为管道方式的代理服务器。通常用于SSL加密服务器的链接(经由非加密的HTTP代理服务器)。

注意:

  • GET提交的数据会放在URL之后,也就是请求行里面,以?分割URL和传输数据,参数之间以&相连,如EditBook?name=test1&id=123456.(请求头里面那个content-type做的这种参数形式,后面讲) POST方法是把提交的数据放在HTTP包的请求体中.

  • GET提交的数据大小有限制(因为浏览器对URL的长度有限制),而POST方法提交的数据没有限制.

【补充】URL的格式:
protocol://hostname[:port]/website/path/ [file][?query][#fragment]
协议名://主机名:端口号/网站名称/目录/文件名?查询参数#信息片段

  • protocol:协议名称,比如http、ftp、file、gopher、https、mailto、news
  • hostname:主机名称,通常为机器名+域名+域树+域林
  • port:端口号,http的通常默认为8080,telnet默认为23,ftp默认为21,smtp默认为25,pop3默认为110,dns默认为53
  • website:网站名称,可以是web应用程序上下文、虚拟目录名、网站根目录、
  • path/file:目录/文件
  • ?query:(GET模式的窗体参数,以“?”字符为起点,每个参数以“&”隔开,再以“=”分开参数名称与数据,通常以UTF8的URL编码,避开字符冲突的问题)
  • #fragment:信息片段,是一种网页描点

比如  http://www.lytu.edu.cn:80/chpage/index.html?str=abc#a1

6、HTTP请求格式

      

  length表示请求体里面的数据长度,name=ueno&age=37   为16字节;请求首部字段名都有专门的名称及代表意义,此处不赘述了,文末给出通用首部字段、请求首部字段、响应首部字段、实体首部字段的四个附表。

7、HTTP响应格式

             

8、HTTP状态码

HTTP响应的的状态码由3位数字组成,状态代码的第一个数字代表当前响应的类型:

  • 1xx消息——请求已被服务器接收,继续处理
  • 2xx成功——请求已成功被服务器接收、理解、并接受
  • 3xx重定向——需要后续操作才能完成这一请求
  • 4xx请求错误——请求含有词法错误或者无法被执行
  • 5xx服务器错误——服务器在处理某个正确请求时发生错误

【常见的状态码描述如下】:

  • 200:客户端请求成功,是最常见的状态。
  • 302:重定向。
  • 404:请求资源不存在,是最常见的状态。
  • 400:客户端请求有语法错误,不能被服务器所理解。
  • 401:请求未经授权。
  • 403:服务器收到请求,但是拒绝提供服务。
  • 500:服务器内部错误,是最常见的状态。
  • 503:服务器当前不能处理客户端的请求。

9、HTTP请求与响应举例

使用浏览器的开发者工具(快捷键F12),观察请求与响应如下,可以看到请求头、响应头,响应正文等。

附:首部字段列表

通用首部字段:请求报文和响应报文两方都会使用的首部

请求首部字段:从客户端向服务器端发送请求报文时使用的首部

响应首部字段:从服务器端向客户端返回响应报文时使用的首部

实体首部字段:针对请求报文和响应报文实体部分使用的首部

参考:

https://blog.csdn.net/Alexshi5/article/details/80379086?depth_1-utm_source=distribute.pc_relevant.none-task&utm_source=distribute.pc_relevant.none-task

https://www.cnblogs.com/an-wen/p/11180076.html

https://blog.csdn.net/qq_38265137/article/details/93379922

https://www.processon.com/view/link/5c97952de4b0ab74ece439cd#map(HTTP协议思维导图)

发布了86 篇原创文章 · 获赞 53 · 访问量 15万+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464960660/article/details/104804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