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心学(浙江大学公开课,bilibili)学习笔记

一.王阳明生平。
王阳明是中国历史上的真三不朽人物,立徳,立言,立功。12岁时就要立志读书做圣人。他思想体系的建立时在龙场悟道之后。之后他一边不断的完善自己的心学体系,一边不断的建功立业。

二.心即理。
理学发展过程中,对于理在哪里这个问题,不同的学派的有不同的见解。
二程朱熹认为理在客观事物当中。
陆九渊认为,理在心里。
浙东学派认为理在历史当中,在人们的生活当中。
永嘉学派认为理在制度当中。
王阳明继承了陆九渊的思想,认为理在心里。

三.知行合一。
知之匪艰,行之惟艰。通常的观点认为,知和行是两种分开的行为活动。但是王阳明把知和行当作一个整体的过程来讨论。
知的完成是行,如果知道了一件事情是对的或者怎么做,而不去做,那怎么能算知呢?
行的起点的是知,做一件事情之前,肯定是已经知道。
知和行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层面。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例子,孝敬父母。如果一个人说知道怎么孝敬父母而不去做,那可以说这个人是真的知道孝敬父母这件事吗?而如果一个人如果真正去做孝敬这件事,那这个人肯定是知道孝敬父母的。

四.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的来源:理学研究的文本来源是四书,大学开头有三纲,三纲的展开是八条目,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格物致知是起点。
怎么去格物致知:
朱熹的观点:是即物而穷理,从具体的事物当中去获取事物的原理。
王阳明的观点:
1.格者正也,事者物也。格物就变成正事。
2.格物致知就是事事物物得其正。
3.强调了我作为实践主体的重要性。

五. 良知说(本体与主体性的自我建立)。
什么是良知?
孟子说,人不学而能谓之良能,人不学而知谓之良知。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是人原本固有,良知亦是人本身固有。
王阳明的观点,良知是心之本体,是是非之心,是一切知觉活动的来源。良知是人存在之本源,是德性之本源,是理性之本源(知识之本源)。人们的行动要听从良知的召唤。

六.致良知(本体的自我开显与自我表达)。
1.每个人自我建立良知。途径是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合乎良知。
2.良知的表达。致良知于事事物物。
3.恶是如何产生的?人是物质的躯体,物质的欲望扩张超越一定的限度就产生了恶。

七.心外无物(生命境界的无限圆融)。
1.物者事也,事一定是介入了自我主体的过程。
2.事物的2种存在状态,寂与显。
3.山中花开的例子。当你没有看到山中花时,山中的花与你的心同归于寂(的状态)。而当你看到山中花时,花就在你的心中分明起来(显的状态)。
4.心本是寂,本是静,一旦有事物进来,事物便以它原来的状态在你的心中显现。任何事物的客观存在状态,只有在一种特定的关系情境之中,事物才以它原本的样式呈现给我们,我们也才能恰当了解事物的状态。

八.天泉证道(四句教与阳明学的分化)。
1.无善无恶心之体,无善无恶是本心自身的状态,善恶只存在于经验世界之中。无善无恶是为至善。
2.有善有恶意之动,人生存于世界上,必然有物欲的牵扯。世界是经验世界,必然有善有恶。
3.知善知恶是良知,良知本身自然具有是非判断的能力。
4.为善去恶是格物,听从良知的召唤。
5.王阳明的弟子钱德洪河王畿关于四句教有不同的理解,造成了王学的分化。
6.钱德洪的观点认为,心之本体本来是无善无恶的,但是普通人生活的经验的世界当中,有物欲的牵扯,必然就有善有恶,也会知善知恶,也需要为善去恶。
7.王畿的观点认为,既然心之本体是无善无恶的,那所有东西都应该是无善无恶的,也就无所谓知善知恶,也就无所谓为善去恶。

完。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51cto.com/zhangzhao/2485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