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把手指导编写数据结构(3.1)——链表拓展(C语言描述)

前言

上一期介绍了最基础的单链表结构,本章介绍补充介绍一些对功能进行增强的链表,也就是双向链表、循环链表以及双向循环链表。因为这些都是单链表的拓展,因此在程序实现上和单链表的很多方法是类似的,我们主要挑代码不同的地方进行详细的解释。

双向链表

简介

单链表只能沿着头结点向后进行遍历,然而如果我们想要倒序查找那么将无能为力。设想这样一种情况,已知末尾结点的位置(这个信息也可以提前存储起来),然后你知道要查询的数据大概在表的后面一段,那么此时如果能从末尾倒序查询将会比顺序查询快不少。
要想实现这样的功能,光是单链表肯定是办不到的,解决办法也很简单,只要在每个结点中再添加一个指向前驱结点的指针(Prev)即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如图上所示,头结点的前驱指针设为NULL,看起来和后继指针是对称的关系呢。

头文件编写

总体来说,单链表具有的函数,双向链表都应该具备,除此之外可以添加几个新的函数。

Position FindForward(ElementType X, Position P, DLinkList L);	//从某个位置开始前向查找
Position FindBackward(ElementType X, Position P, DLinkList L);	//从某个位置开始后向查找

这两个函数很好理解,输入链表中间一个结点位置之后分别开始向前或者向后进行查找

C文件编写

结构体

相较于单链表,每个结点多维护一个前驱指针

struct Node {
	ElementType Element;
	Position Next;
	Position Prev;
};

辅助作用的函数

实际上判断链表是否为空、当前结点是否是最后一个位置等函数与单链表并没有区别,因此这里就不再赘述。

创建和删除表

创建表的过程非常简单,除了单链表的创建操作外,再增加一个Prev指针置为NULL即可。

DLinkList CreateList() {
	DLinkList L = (DLinkList)malloc(sizeof(struct Node));
	if (L == NULL) {
		printf("Out of Space!!!");
		exit(1);
	}

	L->Next = NULL;
	L->Prev = NULL;
	return L;
}

清空和删除整个链表的操作与单链表无异,不再赘述。

查询操作

常规的查询操作与单链表并没有区别,这里主要来看新添加的两个函数。而对于向后查找来说,相当于将Find函数起始的位置改为了输入的结点位置而已,因此只需将Find函数给P赋值这一行代码改掉即可。而向前查找则只是在每次循环时将结点的后继改为前驱赋值给P即可,与向后查找相比也只在循环内部的一行代码不一样而已。

Position FindForward(ElementType X, Position P, DLinkList L)
{
	NullAndExit(L);
	PositionInvalid(P);
	while (P != L && P->Element != X) {
		P = P->Prev;
	}

	if (P == L) {
		printf("Cannot Find the Element!\n");
		P = NULL;
	}
	return P;
}

Position FindBackward(ElementType X, Position P, DLinkList L)
{
	NullAndExit(L);
	PositionInvalid(P);
	while (P != NULL && P->Element != X) {
		P = P->Next;
	}

	if (P == NULL) {
		printf("Cannot Find the Element!\n");
	}
	return P;
}

插入和删除

由于多维护了一个指针信息,因此在插入和删除操作时要稍微复杂一些,我们先来看插入操作,上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看起来有点眼花,但实际上很简单,只要三步就能搞定了:

  1. 将要插入的结点的后继指针指向P的下一个结点,前驱指针指向P(因为函数还是定义为将结点插入P位置之后的);
  2. 将P的后继指针指向新的结点
  3. 将P原来的后继结点的前驱指向新的结点,但是如果是在尾部插入呢?表尾没有后继结点,那么也就无需再对其前驱进行修改,甚至执行这样的一步会导致程序出错,因此应该在这个操作前加上一个表尾判断
void Insert(ElementType X, Position P, DLinkList L) {
	NullAndExit(L);
	PositionInvalid(P);

	Position TmpCell = (Position)malloc(sizeof(struct Node));
	if (TmpCell == NULL) {
		printf("Out of Space!!!");
		exit(1);
	}

	TmpCell->Element = X;
	TmpCell->Next = P->Next;
	TmpCell->Prev = P;
	P->Next = TmpCell;
	if (!IsLast(TmpCell, L)) {
		TmpCell->Next->Prev = TmpCell;			//注意如果在表尾不加判定会报错
	}
	printf("Insert Success!\n");
}

在进行第三步的时候,由于我们前面已经将P的后继指向了新结点,所以P(NodeP)已经和其后继(NodeQ)断开了链接。不过好在我们已经将新结点(NodeX)的后继指向了NodeQ,因此直接使用TmpCell->Next来代表Node2即可。

接下来看删除操作,还是先上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删除操作也是三个步骤搞定:

  1. 将要删除节点P的前驱结点的后继指针指向P的后继结点
  2. 将要删除节点P的后继结点的前驱指针指向P的前驱结点,和插入时一样,需要判断是否是表尾,如果是表尾则跳过这一步
  3. 删除,释放掉P的内存。
void Delete(ElementType X, DLinkList L) {
	NullAndExit(L);
	if (IsEmpty(L)) {
		printf("The List is Empty!Please Insert First!");
		exit(1);
	}

	Position P = Find(X, L);
	NullAndExit(P);

	P->Prev->Next = P->Next;
	if (!IsLast(P, L)) {
		P->Next->Prev = P->Prev;		//注意如果在表尾不加判定会报错
	}
	free(P);
	printf("Delete Success!\n");
}

细节讨论

最后,我们深入来讨论一下插入和删除操作的操作。有一个问题是我们之前写的步骤之间顺序是否可以调换
回答这个问题其实主要就是看调换顺序后跟P位置操作相关的三个结点是否能够保证都被找到
对于删除操作,无论我们先改前面结点还是后面结点的指针信息,都能够保证可以找到它们,毕竟我们的输入P内部信息并没有变化,其内部就包含了前后结点所在的位置。所以只要最后再释放内存,删除操作的顺序是可以调换的

这个问题主要主要是针对插入操作的,如果我们将第二步和第三步交换一下可以吗?答案是可以的,而且这样做也许会更好理解,因为NodeQ不仅可以用TmpCell->Next表示,还可以用P->Next来表示(因为此时还没有修改这个指针)。
如果第一步和第三步交换呢?似乎也是可以的,毕竟NodeQ的前驱就是P,即使被修改掉,也有输入的变量存储着P的地址。
但是如果将第一步和第二步交换呢?答案就是不可以了,这也很好理解,因为这样操作后P的后继结点就被修改,原来后面的结点(NodeQ)就找不到了。

你可能会对上面的讨论比较困惑,总而言之,我们只要保证能够找得到需要操作相关的三个结点即可。为了简单起见,我们有一个原则:首先搞定新结点的指针信息,再搞定前后结点的指针信息。这样一来,无论如何写,都能够保证找到结点了。

循环链表

简介

循环链表就是将尾结点的后继指向了头结点的单向链表。因此在结构上与单链表区别不大,结点也没有附加的信息。为什么需要循环链表呢?试想一下,如果我们要让数据进行滚动循环展示,那么此时循环链表就派上用场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头文件编写

与单向链表没有区别,不再赘述。

C文件编写

辅助作用函数

与单链表不同的是,判断空表和表尾的条件需要修改一下了。单向链表时判断条件是它们的后继是否为NULL,而循环链表则是判断后继是否指向了表头

int IsLast(Position P, RLinkList L) {
	NullAndExit(L);
	PositionInvalid(P);

	return P->Next == L;
}

int IsEmpty(RLinkList L) {
	NullAndExit(L);
	return L->Next == L;
}

创建和删除表

创建和删除是和单向链表一致的,但是清空操作需要改动一下。**单向链表的循环条件是P!=NULL,而循环链表应该是P!=L。**其他地方不变。

void MakeEmpty(RLinkList L) {
	NullAndExit(L);

	Position TmpCell, P;
	P = L->Next;
	L->Next = L;

	while (P != L) {
		TmpCell = P->Next;
		free(P);
		P = TmpCell;
	}

	printf("MakeEmpty Success!\n");
}

查询操作

同样的,查询操作中的循环条件应该改为P!=L,其他不变。

Position Find(ElementType X, RLinkList L) {
	NullAndExit(L);
	Position P = L->Next;
	while (P != L && P->Element != X) {
		P = P->Next;
	}

	if (P == L) {
		printf("No such Element in the List!\n");
		P = NULL;
	}
	return P;
}

Position FindPrevious(ElementType X, RLinkList L) {
	NullAndExit(L);
	Position P = L->Next;
	while (P->Next != L && P->Next->Element != X) {
		P = P->Next;
	}

	if (IsLast(P, L)) {
		printf("No such Element in the List!\n");
		P = NULL;
	}
	return P;
}

至于插入和删除操作,和单链表代码是一样的,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双向循环链表

最后,将上面讲到的两种结构结合起来,就成了双向循环链表。它结合了两个结构各自的优点,结构如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代码编写

实际的代码编写更像是将上面两种结构的代码组合到一起,结点需要维护前驱信息了,插入和删除需要使用双向链表的步骤;而代码中的循环条件和判断操作则需要改为是否为表头了。
我们主要注意插入和删除操作中,由于后继结点不再会出现指向NULL的情况(指向表头了),因此无需在内部添加表尾的判断了

void Insert(ElementType X, Position P, DRLinkList L) {
	NullAndExit(L);
	PositionInvalid(P);

	Position TmpCell = (Position)malloc(sizeof(struct Node));
	if (TmpCell == NULL) {
		printf("Out of Space!!!");
		exit(1);
	}

	TmpCell->Element = X;
	TmpCell->Next = P->Next;
	TmpCell->Prev = P;
	P->Next->Prev = TmpCell;
	P->Next = TmpCell;
	printf("Insert Success!\n");
}

void Delete(ElementType X, DRLinkList L) {
	NullAndExit(L);
	if (IsEmpty(L)) {
		printf("The List is Empty!Please Insert First!");
		exit(1);
	}

	Position P = FindForward(X, L);
	NullAndExit(P);

	P->Prev->Next = P->Next;
	P->Next->Prev = P->Prev;
	free(P);
	printf("Delete Success!\n");
}

生活中的应用举例

最近经常用三星的gear iconx2018(无线耳机)听歌,我无意中发现其存储的结构和链表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猜测其内部就是使用的一个双向循环链表对歌曲进行存储的。

这款耳机在不连接手机的情况下,内部也可以储存4G的歌曲文件进行播放(不过只支持mp3),单击一下是播放/暂停,快速双击是切换到下一首歌曲,快速点击三下则是返回上一首歌曲。歌曲只能按照文件存放的顺序进行播放,当播放完最后一首歌后会自动又播放第一首,这不正和双向循环链表的功能是类似的嘛!

看看,我们这么简单就完成了一个耳机当中音乐存储系统的设计,是不是很有成就感呢?: )

总结

至此,线性表的内容基本就介绍完了,在学习完顺序表和链表之后,我们就可以学习一些简单的排序和查找算法了。为了能更好地理解接下来要介绍的跳跃表,下一次将会先介绍一些查找算法,着重介绍二分查找的思想。

最后,我将代码放在了github上:链表拓展C语言版。需要的朋友可以下载。

参考资料

  1. 《大话数据结构》
  2. 《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C语言描述)》
发布了9 篇原创文章 · 获赞 11 · 访问量 350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eixin_44982066/article/details/1054407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