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AI的中场战事

4月,对于百度来说,是一个艰难的月份。月初,百度App因多个频道存在严重违规问题,被网信办约谈。4月8日,百度宣布停止更新客户端部分频道。百度IR公告(Investor Relations)指出,“这将会对公司的收入产生影响”。

4月22日,据彭博社报消息,百度在美国遭遇集体诉讼,指控其未能遵守中国互联网规定而导致股价下跌,而对于这一风险百度未能在2018和2019年的年报中做出足够准确的披露。

百度App的停更会给百度带来多大的损失?根据2019年报,百度“在线营销服务”收入占比高达72%,而在线营销服务的前提,就是百度的信息流等服务的正常运行。

一直以来,百度单一的盈利模式被人诟病。在互联网公司里,BAT早已成为过去式,除了阿里与腾讯两座大山,市值排在百度之前的还有美团、网易、拼多多。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仅仅依靠搜索业务,很难在竞争激烈的互联网下半场立足,百度的转型势在必行。

人工智能被普遍认为将引领下一场技术革命。在技术领域有深厚积累的百度,能否抓住这一技术风口,打一场翻身仗?

在2017年的百度AI开发者大会上,百度喊出“All in AI”的口号,开始走上艰难的转型之路。短短3年过去,在财报中百度将包括小度助手、百度智能云和阿波罗在内的AI业务统称为“新的AI业务”,但其收入并未明确给出。百度将其收入来源归在了“Others”一栏,经中国软件网推断,2019年百度AI收入约为123亿元,占总收入的11.51%。

人工智能,会成为百度在互联网下半场竞争的入场券吗?

01

百度寻求新的增长点

一个产品的停更,引发投资者集体诉讼,表明百度营收的单一性。根据百度财报,百度的营收来源有两个:“在线营销服务”与“其他”在线营销服务就是搜索和信息流为代表的产品及服务,2019年,其营收为780.93亿,占总营收的72.7%。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回复: 11211471 查看本文章

图表来自百度2019年财报

百度依靠搜索起家,在PC互联网时代过去之后,也踏上了艰难的转型之路。从O2O,到人工智能,再到信息流,百度的移动互联网转型之路跌跌撞撞。

从搜索时代的人找信息,到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信息找人,百度依靠搜索+信息流建立的护城河,正在遭受以字节跳动为代表公司的强烈冲击。

字节跳动依靠算法,革命性地改变了内容分发的模式。直到2017年,百度才在信息流发力,此时距离字节跳动的核心产品今日头条的成立,已经过去了5年。2020年2月,字节跳动又推出“头条搜索App”,剑指百度核心大本营。

百度的核心收入来源,正面临越来越多的竞争对手。百度也在财报中的风险提示表明,“我们面临激烈的竞争,并可能因此遭受用户和客户流失的困扰。“百度列举的竞争对手分别是阿里巴巴、腾讯、字节跳动、快手、搜狐、360、小米和华为。

外患之下还有内忧,百度内部人才流失严重。2019年,百度的离职高管名单包括:百度总裁张亚勤(退休),前百度高级副总裁、搜索公司总裁向海龙,前百度高级副总裁刘辉,百度副总裁王路、吴海峰、顾国栋、赵承,百度搜索公司CTO郑子斌。近日则有消息称,百度副总裁、百度智能云事业群组总经理尹世明,及智能云事业群组副总经理张志琦已于近期离职。

下一个增长在哪里?百度把目光放在了人工智能。

2016年,谷歌人工智能阿尔法狗战胜人类棋手李世石,让人工智能的概念走进大众化视野。这一年,被称为人工智能元年。人工智能的风口来了。

据德勤报告,我国的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目前已超过1000亿元,预计到2020年将增长至16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一万亿元。 

百度应该是中国最早看到AI风口的企业之一。在2018年的一次百度内部沟通会上,李彦宏表示:“百度在7、8年前就已经在为这个时代做准备了,也将坚定不移地沿着这样的道路走下去。”

2020年1月,百度宣布智能云事业群组(负责AI to B及云业务)与AIG(AI技术平台体系)、TG(基础技术体系)整合为百度人工智能体系(AIG),由CTO王海峰负责。

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尝试之后,百度在人工智能的布局也逐渐清晰,以三大业务为主:小度助手(DuerOS)、百度智能云、自动驾驶开放平台Apollo。

互联网的下半场,人工智能将会扮演重要角色,百度的这张牌,能否打好?

02

三大新的AI业务

单看百度在AI领域的成绩单,算得上优等生。2019年,中国人工智能专利申请量,百度以5712件位列第一,并包揽了深度学习技术、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智能驾驶等多个AI核心领域第一,在算力、算法与应用领取,均处在领先梯队。

百度从布局AI开始,就坚持开放的战略,通过百度大脑AI开放平台、飞桨产业级深度学习开源开放平台、Apollo自动驾驶开放平台、小度开放平台以及各类开源框架和数据集,向开发者和企业用户开放AI能力。

开源的动力很好理解。在AI产业尚未成熟的条件下,时间越早、规模越大地积累开发者和用户,围绕自身的技术平台构建产业生态,逐渐提高开发者和用户的迁移成本,就越能构建自己的护城河。

根据百度2019年财报,百度的业务线有两个:百度核心业务与爱奇艺,而百度核心业务部门有两个:移动生态与新的AI业务。

数据来自百度财报

这张图基本涵盖了百度所有赚钱的业务。可以看到,百度新的AI业务部门处在相当重要的战略地位,属于两大拳头部门之一。新的AI业务部门主要有三大领域:

1、小度助手(DuerOS)

2017年1月,百度在CES现场推出了首款对话式人工智能操作系统DuerOS。到2019年,小度技能开放平台(DuerOS技能开放平台)上的开发者数量已经超过3.7万人,可提供包括游戏、效率工具、网络电台、直播、儿童教育、智能家居等3600种技能支持。

根据3月20日IDC数据,小度助手的重要硬件载体小度系列智能音箱,在国内已经与阿里、小米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不过,智能音箱已经从增量市场转向存量市场。智能音箱的行业标准不断发展,产品生命周期短,新产品推出频繁,消费者对性价比敏感。根据财报风险提示,如果百度“无法根据不断变化的客户需求和新技术开发、生产和销售新的小度智能产品,那么百度核心的收入增长可能受到重大不利影响。”

在品牌合作生态上,小度助手的合作伙伴数量已经超过500家,包括华为、OPPO、vivo、创维、TCL、索尼、小天才等。小度助手可以控制的IoT智能设备超过了7000万。

2、百度智能云(云+AI)

百度智能云主要为企业和个人提供AI解决方案、云基础设施和其他服务,服务于金融服务、媒体、工业产品、教育、消费品和电信等行业,同时支持百度的内部需求,也包括近期备受争议的百度网盘服务。

在应用落地领域,百度与中国联通、浦发银行、央视网、精研科技、东软集团、银联商务等已经有标杆性落地案例。比如人脸识别,时代云英科技通过接入百度大脑人脸识别技术为电信运营商打造了人脸实名认证平台系统。

在技术领域,2019年百度发布了自主研发的AI芯片“昆仑”云服务器、中国首款智能边缘产品BIE、以及“天链”区块链平台。

国内公有云市场竞争激烈。在3月份Canalys的数据表示,2019年百度智能云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位居第四,排在阿里云、腾讯云、AWS之后。而在近期Gartner发布的最新《Market Share: IT Services, Worldwide 2019》研究报告,华为云在中国IaaS市场排名第三,位居阿里云与腾讯云之后,增速达到了222.2%。

华为云与百度云一直在争当中国的“第三朵云”。实际上,争夺第三或许没有太大的意义,在马太效应明显的云市场,只有前两名,才会有更多的话语权,百度智能云的未来还有很长。

3、Apollo自动驾驶开放平台

自动驾驶是AI应用的重要场景。截至目前,百度L4级别自动驾驶城市道路测试历程已经突破300万公里,在23个城市进行测试,智能驾驶专利1237项,位列全国第一。

2019年6月19日,百度Apollo公开了自动驾驶纯视觉城市道路闭环解决方案——百度Apollo Lite,这是目前国内唯一的城市道路L4级视觉感知解决方案。

随着2019年年初的Apollo Enterprise(企业版)发布,百度Apollo开启商业化元年。目前,百度Apollo已经拥有超过177家整车厂(OEM)、一级供应商(Tier 1)及其他生态合作伙伴。2019年9月,阿波罗的第一个无人驾驶出租车队robotaxi在湖南长沙向公众开放,最初有45辆与一汽红旗联合研发的自动驾驶汽车。

除了这三大AI业务之外,百度AI在搜索、信息流、百度APP、百度地图、百度输入法等业务也有应用,这一部分属于移动生态。

对了对内的布局,百度也积极对外投资。根据得勤研究数据,百度分别在教育与无人驾驶领域投资了至少7家企业。教育领域有三家:作业盒子、智客、作业帮,无人驾驶领域有四家:蔚来汽车、智行者科技、中科慧眼、禾赛科技。

03

百度AI赚不赚钱?

作为一个新兴的技术,从概念的普及,到技术的成熟,再到应用的落地,可能需要数年的时间。人工智能的商业化探索,此前并没有经验可循,还处在萌芽阶段。百度算是人工智能商业化的拓荒者之一。

很多批评者认为,百度过分依赖搜索及信息流业务。百度AI到底赚不赚钱?赚多少钱?如果要理清百度的AI转型之路,这是第一个需要回答的问题。

根据百度2019年财报,百度全年营收1074亿,其中在线营销收入78093亿元,占比总收入的72.7%;其他收入29320亿元,占比总收入的27.3%。

百度并未在2019年的年报中明确表明,新的AI业务收入的具体情况,但是我们还是能从一张报表中做推测:

来自百度2019年财报

从这张图中我们看到,归在“其他收入”的选项一共有四项:爱奇艺会员服务、爱奇艺内容贡献、提供金融服务赚取的利息收入以及其他。

百度在财报中表示:“2019年其他收入同比增长44%,这主要是由于爱奇艺会员,云服务和智能设备的强劲增长。”结合上表基本可以确认,这个“Others”,就是百度AI业务的收入。

我们计算一下从2017年到2019年,百度AI的收入及占比情况:

百度近三年在新的AI业务的收入分别为22.81亿、58.75亿、123.61亿,占比分别为2.69%、5.74%、11.51%。

这是一份怎样的成绩单呢?

从占比来看,2019年的AI业务也只占总营收的一成左右。也就是说,经过3年多的商业化发展,AI业务对于百度的营收贡献,只占据很小一部分。

然而,从增速来看,2018年及2019年的AI业务营收,与前一年相比,分别达到了157.56%、110.40%,成倍数增长,不可谓不快。

作为对比,我们可以看一下其他互联网巨头以及AI创业公司,他们的AI业务赚不赚钱呢?

值得一提的是,百度新的AI业务的商业模式,主要是IaaS+AI开放平台。而一些AI创业公司,商业模式基本上是定制方案+AI开放平台,有的还有一些硬件销售收入。而大公司如腾讯与阿里,也没有具体AI业务的营收情况,只有云服务。

所以这个对比并不完全准确,只作为一个参考。

腾讯云2019年收入超过170亿元,阿里云2019年(非财年)营收达到355.25亿元。华为在年初成立了云与计算BG,与百度的人工智能体系类似,不过华为的2019年年报并未透露云与计算BG的营收情况。

也就是说,百度的智能云业务,虽然与腾讯云、阿里云相比还略有差距,但差距并不大。

我们再把目光放到人工智能创业公司上。2020年以来,有两家AI公司被传出IPO最新动态,一个是在去年8月就递交招股书的旷视,一个是寒武纪。

旷视与地平线,分别代表了在视觉与AI芯片领域的佼佼者。一旦上市成功,将分别成为人工智能第一股与AI芯片第一股。

旷视科技成立于2011年,主要向客户提供包括算法、软件及人工智能赋能物联网设备的全栈式解决方案,其核心竞争力是深度学习,自研的深度学习框架Brain++作为一个统一的底层架构,为算法训练及模型改进过程提供重要支持。旷视科技的人工智能赋能的解决方案主要包括个人物联网、城市物联网和供应链物联网。

寒武纪成立于2016年,主要通过向客户提供处理器IP授权、芯片及加速卡产品、智能计算集群系统获取收入,能提供云边端一体、软硬件协同、训练推理融合、具备统一生态的系列化智能芯片产品和平台化基础系统软件。

根据招股书,旷视在2016年到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间的营收分别为6780万元、3.13亿元、14.27亿元、9.49亿元;期内分别亏损3.43亿元、7.59亿元、33.51亿元、52亿元;寒武纪在2017年到2019年的营收分别为784.33万元、1.17亿元、4.44亿元,期间分别亏损3.8亿元、4104万元、11.79亿元。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旷视的大幅亏损主要是由于上市引发的优先股的公允价值变动。剔除此类非经营原因,旷视科技2018年的经调整净利润为3220万元,2019年上半年经调整净利润为3270万元。

有营收,但不赚钱,这是AI创业公司乃至整个科技创业公司的普遍现状,属于“黎明来临前的黑暗”。关键是,烧钱抢占市场押宝未来,还能坚持几年?

04

AI成熟还需时日

2019年,中国人工智能企业的数量超过4000家,比前一年提高近一倍。对于“AI企业”,目前行业已经达成共识,可以分为三个层面: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

基础层包含AI芯片、开源框架及平台、云服务、大数据服务、传感器等,传统互联网公司与芯片大厂具有明显的先发优势;技术层包含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知识图谱、机器学习等,应用层则比较广泛,覆盖安防、零售、医疗健康、金融、制造等多个领域。

在中国,大部分的国内AI公司都会选择从技术层和应用层切入,并伴随着技术的沉淀和业务的拓展,两层的界限逐渐模糊。以旷视、百度来说,在三个层面都有涉及。

“AI的商业化是不均衡的,在个别行业,已经大规模商用,这些行业的特征是信息化发达,行业的经营十分依赖技术手段。“艾瑞分析师李天慈告诉中国软件网。

旷视和寒武纪都在这个范畴当中,分别在深度学习和AI芯片领域,拥有自己较高的技术壁垒。

”至于亏损,则需要考虑对方的计提规则、摊销、研发资本化之类的会计处理,本质上这类软件研发公司没有太多的资产需要摊折,但是他们每年的研发投入太大了。“

比如寒武纪,亏损原因就是因为研发支出太大,每年的研发费用占营收比例都超过100%。旷视在2018年和2019年上半年的研发占比也分别达到了76.6%和49.4%。

根据艾瑞咨询报告,在当下市场规模、行业发展增速、解决方案落地效果和政策导向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安防、金融、教育、客服等场景产生较高的商业化渗透。

“除了这些行业,其他行业的商业化是非常艰难的,因为AI通用性比较差,比如一个石化企业遇到的智能化问题跟一个装备企业可能差距巨大,很难复用AI能力,供应商做解决方案的性价比就会非常低,而传统工业企业又没有能力去自研AI,同时不同行业又都有各自的门槛。”李天慈说。

从2015年开始,人工智能经历了一轮资本市场的热潮。在过去5年间,中国人工智能领域投资快速增长,2015年,投资总额达到了450亿元,并在2016年和2017年持续增加频次。

经过行业的一轮优胜劣汰,以及投资界和企业界对人工智能的了解逐步加深,人工智能投融资市场开始回归理性。根据投中研究院与崇期资本联合发布的《2019中国人工智能与产业投融资白皮书》显示,截至2019年12月17日,国内人工智能领域融资348起,与2018年的553起差距明显。

“AI的企业我们看了不少,但真正出手的很少。”一位海富基金的投资经理告诉中国软件网,“基本都是定制化场景,不具备大规模复制的的基础,而且以项目形式为主,做成产品的很少。“

前段时间,与旷视同属“CV四小龙”的商汤科技,被外媒曝折戟IPO,推迟了今年在香港上市的计划。商汤科技的盈利能力不被看好,且在核心AI技术领域没有明显的优势。

在无人驾驶领域,Starsky Robotics是第一家拿掉安全员把自动驾驶卡车上路的公司,现在已经倒闭。不过Starsky Robotics是挂自动驾驶之名,做传统人工货运的勾当,属于典型的“伪AI”。

现在早就已经过了玩概念、讲故事的阶段,拥有底层技术的创业公司将更加受到人工智能领先机构的青睐。

所以,在大环境上,AI的商业化还是一个比较复杂和宏大的命题,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爆发还远没有到来。

于私,以百度为代表的一批技术公司的AI布局,是在为未来布局,抢占下一波技术革命的门票,需要一定时间的探索期,可能是5年,可能会更长;于公,这种探索对中国AI的整体推动,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今年,新基建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话题,人工智能作为融合基础设施之一迎来发展的新机遇。以百度为代表的一批人工智能企业,能否抓住这次机遇,我们拭目以待。

点击【阅读原文】和企业滴滴的同事

一对一详细了解合作政策

往期回顾

原创文章 680 获赞 269 访问量 100万+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Z1Y492Vn3ZYD9et3B06/article/details/105984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