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新》微软的故事

最好的代码就像诗歌一样,作者绞尽脑汁把思想和感情压缩到最少的几行,却不损失其丰富性。

–萨蒂亚·纳德拉

The best lines of computer code are like poetry. The writer struggles to compress so much thought and feeling into fewest lines possible while still communicating the fullness of expression.

–Satya Nadella

同理心

同理心(Empathy)是《刷新》这本书里出现最多的词。

Sympathy多用于表示对别人遭遇不幸的同情。而Empathy是一个心理学的词汇,它的意思更广,它是把自己放在别人的处境,体验他人的感情,想法和观点。

Empathy的其他翻译还有:共情,移情,同感能力等。

第一次出现是Nadella面试微软的时候,面试官出的一道面试题。你走在路上,看到路上一名哭泣的婴儿。你该怎么办?

我先不说答案,大家闭上眼睛自己想一想。

萨提亚当时的回答是,我马上报警。

面试官把萨提亚送了出去,拍着他的肩膀说:“你需要一些同理心(Empathy),如果婴儿挡在街上哭,你应该把他抱起来。”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回复: 11428682 查看本文章

萨提亚最后还是得到了这份工作。我想,当时面试官问这个问题,并不是想用价值判断去否定萨提亚,而是非常想把这个理念传递给萨提亚。毕竟人才难得。(这是我说的,不是萨提亚自己说的)

后来的工作中,萨提亚时刻提醒自己要有同理心。他把同理心用到工作中,用到商业合作,用到和客户的关系,并取得了成功。书中也反复出现同理心这个词。而萨提亚说CEO的C是Culture Curator(文化塑造者)。所以我们可以说同理心现在就是微软的文化与价值核心。

萨蒂亚·纳德拉在印度

萨蒂亚·纳德拉的父亲是印度的公务员,当时他父亲也有机会去美国,但是考虑到祖国印度刚刚建国不就,正是用人之际,所以放弃了美国的优越条件依然留在了百废待兴的印度。

萨蒂亚·纳德拉本人一直也很优秀,不仅学习成绩好,体育也很好,还是印度国球板球的高手。

如果,在优秀的印度学生,要想考IIT(Indian Institutes of Technology),那比登天还难。萨蒂亚就没考上。只能去了MIT学电子工程,因为电子工程是和软件编程最接近的专业。当然,这里的MIT是印度的MIT(Manipal Institutes of Technology)

本科毕业以后,萨蒂亚终于去了美国。到了威斯康辛大学,萨蒂亚立即喜欢上了这里的宁静和美丽。他在这里研究Graph coloring。我也没明白这是什么。他解释说,他就是在无限的可能性中找到又好又快地方法去解最优解问题。不过,他喜欢就好。他就这样痴迷于在数学和计算机的世界。

毕业以后,萨蒂亚先去了Sun,之后去了微软。

云计算

萨蒂亚能当上CEO,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对云计算的坚持。

1980年代,微软,英特尔,苹果等公司引领了PC革命。PC普及到了全世界的家庭和办公室。90年代则是服务器-客户端的黄金时代。

云服务的出现,重塑了计算机业生态。他把计算机资源的管理标准化,自动化了。它允许弹性地扩展(scale up)或者缩减(scale down)计算机资源,而且它是基于用多少付多少pay-as-you-go。云服务提供商在全世界投资大量的数据中心,并以低廉的价格租出去。这就是云革命。

最早在云服务中盈利的是亚马逊。他们意识到他们可以把自己的基础设施以低廉的价格租出去,为小企业服务。也是这是最早的共享经济吧。到了2008年6月,亚马逊已经有180,000名云程序员了。而微软连个商业平台都没有。

同样是2008年,比尔盖茨离开了公司,去做慈善了。(对了,感谢一下比尔盖茨这次给中国捐助1亿美元。)史蒂夫·鲍尔默接任。而史蒂夫则派萨蒂亚去做云相关的工作。

在微软这样的大公司里。人们已经习惯了旧有的业务模式。在微软为大企业服务的部门。每个项目经理,都满足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还是按照旧的技术继续服务客户。毕竟,转型是有风险的,好好的,我为什么要加大投入,万一失败了呢?但是,萨蒂亚知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抱着固有的技术不放,必将被时代抛弃。

他的视野,为他上任微软CEO铺平了道路。

文艺复兴

萨蒂亚说CEO的C,代表了文化(Culture)。当他上任CEO时,微软已经开始僵化,每个员工都必须证明自己全知全能。责任制–及时发布和KPI考核–压倒了一切。会议是严肃,所有的事情必须完美计划。跨层级开会,是不想的。等级森严,创造性和自发性被压制。

文艺复兴,其实是让微软回到当年的微软,萨蒂亚加入微软时的微软。当时的微软,有三大特征。

第一,以客户为中心,对客户的业务抱有好奇心,渴望满足客户没说或者没说清楚的需求。这就要求微软有同理心。员工们必须用心聆听客户的需求,去预测什么是客户满意的。

第二,多样性和包容。微软需要不同的观点和视角去分析和解决问题。

第三,微软是个整体。要打破内部的壁垒。

亦敌亦友

书中用的词是,Frenemies,这个单词是朋友(Friends)和敌人(Enemy)的合成词,意思就是即使敌人,也是朋友。微软要以用户为中心,包括iPhone用户。和苹果等公司的关系,也是共存和竞争(coexist and compete),而不是你死我活。微软当时收购诺基亚,搞windows phone,萨蒂亚就是反对的。当他上台以后,他开始iphone上面开发各种微软产品Outlook, Skype, Word, Excel, PPT等等全都搬上了iOS/iPhone。

微软还打出了Microsoft ❤ Linux的口号,现在微软云也是提供Linux服务器。

微软开始拥抱开源。世界上最大的开源社区Github,就被微软收购了。

信任公式

搞科研的,总是喜欢列出公式,萨蒂亚也给我们列了一个。

E + S V + S R = T / t E+SV+SR=T/t

这里E表示什么,我想大家都猜到了,就是萨蒂亚反复强调的Empathy,同理心。SV表示Shared Values,共同的价值观。SR表示Safety and Reliability,安全可靠。大写的T表示信任,小写的t表示时间。

书中有很多例子,其中有些csdn里面也有,比如这个事件:

微软打败了美国政府 后者不能强迫微软提供海外数据

展望未来

除了云服务,微软同时在研发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和虚拟现实。萨蒂亚认为,人工智能在取代人类工作的同时,也会创造出新的工作。人工智能不会带来灾难,他只会把人从低级的工作中释放出来,去从事更高级的工作,只有人能从事的工作。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juwikuang/article/details/105547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