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得越多,客户越不满意?项目经理需要谨慎对待这件事

敲黑板,划重点:

1. 在做项目的过程中,不要追求多,而要追求少而精,反正无论满足多少需求,客户总是觉得不够。

2. 客户的惊喜和满足感会越来越低,不管产品特性多么耀眼,他们终将视为正常。

少即是多

芝加哥大学的奚恺元(Christopher Hsee)做过一个有意思的试验。他让受试者在当地一家商店清仓大甩卖时为两套餐具报价(见表1),当地餐具的价位一般在30~60美元。

表1 两套餐具

他将受试者分成三个小组,其中的两组只看了两套中的一套,就给出了相应的报价,这被称为“单一评估”;另外一个组则被完整地展示了A、B两套,再给出相应的报价,此所谓“综合评估”。

很显然,A套包括B套所有的餐具,另外还多出7件完好无损的餐具,所以A套“必然”更值钱。的确,综合评估组的受试者宁愿多花点钱买A套餐具也不愿买B套,A 套报价为32美元,B套报价为30美元。

在另外两个单一评估组中则出现了令人吃惊的结果,对B套的报价(33美元)竟然比A套(23美元)高很多!

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结果?当A套餐具作为一个整体出现在人们面前时,你会立即感觉到它的价值较低,因为没有人想买破损的餐具。

也就是说,如果以平均价值引导估测,人们会认为B 套更值钱。奚恺元将这个结果称为“少即是多”——从A套中拿走 16件餐具(有7件是完好无损的),它的价值反而提升了。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一套餐具的经济价值是一种总体变量,给任何一套添加一个有价值的物件都能提升它的价值。既然如此,这个结果就有些令人烦恼了。

附赠更多功能、提高性价比本是为客户着想的,但一不小心,增加的功能不尽完美或有些许缺陷就很糟糕。人们不会因为你增加了部分功能而满意,这些不完美的部分反而降低了产品的整体价值感。

所以,在做项目的过程中,不要追求多,而要追求少而精,反正无论满足多少需求,客户总是觉得不够。

人们终将会习惯的

想象一下下述场景:

一天,老公起了个大早,给太太做了一顿丰盛的早餐,太太非常惊喜。

第二天,老公又起了个大早,又给太太做了同样丰盛的早餐,太太感觉算是一个小惊喜。

第三天,一如前两天,太太开始习惯于老公的早餐。

一周下来,太太开始感觉老公做早餐是应该的了!

……

一个月后,老公突然不做早餐了。太太质问老公:“你外面是不是有人了?”

向往某事物时,情绪投入越多,第一次接触此事物时,情感体验也越为强烈。但是,第二次接触时会淡一些,第三次会更淡……以此发展,我们接触该事物的次数越多,我们的情感体验也越为淡漠,一步步趋向乏味。

这就是边际效益递减效应,在经济学和社会学中同样有效。边际效益递减效应意味着,某人在近期内重复获得相同报酬的次数越多,那么这一报酬的追加部分对他的价值就越小。

在项目中,人们经常会增加一些额外的功能。这些功能虽然与项目成果的特性无太大关系,但会使客户更愉快、更满意,从而赢得客户(即提高性价比)。现在看来,这是一个误区!

作为项目经理,你不得不面临的骨感现实是,大多数客户总是对项目的结果不满 。为什么?因为人的欲望是无穷的,不管你的项目增加多少功能,客户总是会提出更多的需求。而且,当面对这些新增的功能时,客户的惊喜和满足感会越来越低,不管产品特性多么耀眼,他们终将视为正常。

客户的需求变更和上面的情景完全相似,满足“客户需求”的效果越来越差,请无论如何千万不要随意答应。客户的第一次变更被同意,他们往往还比较满意;接下来的每一次变更需求被满足,边际效益递减,甚至一些可做可不做的工作也成了你该做的了!

另一方面,增加功能还时常会造成工期拖延、成本超支。真如此的话,届时不仅公司高层对项目不满意,客户同样会对项目不满意。客户不会因为你所做的额外工作而抵消对整个项目延期的不满。

特别是你一定要“较真第一次”,能否用一个正式的理由拒绝第一次需求变更至关重要。需要说明的是,这个正式的理由必须是在项目开始前就制定好的规则。一个临时搬出来规则往往会被视为一种强词夺理,极可能会激怒对方。

项目经理如果想改变在需求变更中的被动局面,必须改变一下自己过去那种小心维护客户关系(简直是讨好)的行为,营造一切按照规则(务必事先制定好)办事的文化。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eixin_42400743/article/details/107379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