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8】2020大社交趋势观察报告

今天社交类型边界在不断模糊,每一类关系可能都或多或少地掺杂着“趣缘”的影子。但为方便读者理解,在报告中我们仍然按照社交关系发生的主要场域,从趣缘、地缘、业缘、情缘四个角度加以呈现。

本次报告呈现的10个趋势,当然无法完全涵盖社交领域的所有变化。

1、亲密有“间”

“亲密无间”常被用来形容关系要好、不分彼此,但如今在人人信息过载的当下,人们渴望通过主动设置“间隔”来筛选、沉淀社交信息,以获得更高质量的社交体验。

主动设置社交间隔和延迟

持续不断的信息流让我们找不到任何独处瞬间,人们开始主动设置间隔以获得喘息空间。例如和朋友互道“晚安”却不睡,因为“那段时间是属于自己的”。此外,也有越来越多的产品机制开始为用户设置“间隔”,如有6小时延时的回信功能、不能对话的社交游戏、线上默剧等。

巧妙的“间隔”设计带来良好的社交体验

“间隔”带来良好社交体验大多源于以下两个方面: 

  1. 不能即时回复,营造了梳理自我的空间,从而沉淀高质量的表达; 

  2. 无法通过语言实时交流,通过其他感官形式理解彼此或获得善意回应后带来的惊喜感。

3、秒抛关系

秒抛关系,指兴趣社交中越来越快的人际交互,彼此停留的时间越来越短,甚至以秒计算,一段关系好似一件物品,可以随时抛弃,了无牵挂。社交媒体让人们联系更加方便,我们不断快速出现又迅速消失在不同陌生人的生活里。

无需负责的短时社交

秒抛关系大多是共同兴趣场景中的萍水相逢。人们出于同一个兴趣目的而聚集,一开始对待彼此十分热情,关系迅速熟络,一旦聚会结束关系便快速冷却戛然而止。所有互动游戏没有现实世界的后果,无需承担现实世界的责任。解约关系十分容易,对于这种“随时可抛”性,双方也已形成了某种共识和默契。

将关系看作“物品”,突出功能性

在秒抛关系中,社交关系可以像物品一样被快速消费和抛弃。人们满足于用“物化”的方式看待彼此,放大关系中核心功能的体验,弱化或屏蔽其他非核心信息(如身份、职业等)。而“核心功能”往往由兴趣场景提 供,人们根据自己的审美风格选择各类兴趣场景,在此基础上构筑人际关系。但这样的集聚也具有相当的随意性,热闹过后,个体也更容易感受到关系的脆弱,体会到缺乏意义的绝望。

9、皮肤饥渴

在线下交流和面对面互动越来越少的当下,人们越发缺乏真实触碰,获得非性的肢体接触的需求,通过不同方式向外部溢出。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把对触摸的剥夺命名为“皮肤饥渴”。

线下生活方式和疫情催化皮肤饥渴

科技让生活和沟通更方便,却也减少了人们在线下接触的机会。吃饭有外卖,购物有电商;连和同一个办公室的同事说话,可能都通过发微信而不是面对面开腔。现代人与其他人产生“触觉交流”的机会,正变得越来越稀缺。新冠疫情期间,疫情加剧了社交隔离,人们越发缺乏真实触碰。

亲密支持匮乏,向陌生人索取

“皮肤饥渴”本质上不是“性饥渴”,而是对亲密抚触、心理关怀和支持的渴求。当没有亲近的人可以满足时,向陌生人索取成为新的途径,双方通过事前约定规则,消除抚触陌生人的隔阂与尴尬。

10、拟人“性”“恋”

实体娃娃、性爱机器人、二次 元虚拟歌手和“兽娘”角色......物体以及虚拟数据,被越来越多地赋予人格特质,人们通过想象的情感与之发展依恋关系。

赋予物体人格特质,发展依恋关系

通过想象和科技的手段,物体或数据被赋予人格特征:性爱机器人可以定制“个性”;普通玩偶娃娃具有明星性格;二次元拟人角色在表达、性格等方面与人类无异。人们通过这些并无生机的物件来让自己相信,即便我们茕茕孑立的时候,我们依然有“人”陪伴。

借助科技形态的高度拟人化

在“性”与“恋”的维度,形态的拟人化是显著且备欢迎的趋势之一。借助语音合成系统、全息影像、ASMR等高科技,拟人类实体及虚拟产品,都在向越来越“逼真”的方向发展。

本文节选了报告的很少一部分内容,更多丰富内容,请关注公众号:行业报告优选,回复:0920q,免费获取本文pdf文档

2019-2020最全的行业报告、人群洞察,近1000篇专业文档,欢迎阅读:2019-2020年最全行业报告以及人群洞察分析

本文材料来自于 袤则,若有侵权嫌疑,请及时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qianchou2/article/details/109436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