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译作“不爱劳作,不能分辨五穀”吗?大错!

《论语》是千年名著,但历史悠久,舛错多多。有一些原因使得这些错误以讹传讹,不断传承,实为憾事。

(1)因尊崇而木然:基于对“万世帝王”孔子的尊敬,后世学者即便看出了文章的错误,也不敢加以纠正,毕竟这个几乎就是“杀头之罪”啊。

(2)因学识而木然:古文的注疏,历来有一个很不好的传统。那就是“以字论字”,”以文论文“。后人学者,大多专注于文史而偏离理科,学识非常有限,对于文章的理解既没有高度,也没有广度。这种在宋朝、明朝尤为突出,到了清朝中期取得了一些突破。解放后至1980年,是不错的。而改革开放之后,又回到了宋朝、明朝的老路。文史的发展被细枝末节、华丽词藻、奇谈怪论、神仙传奇所羁绊,未有丝毫进步。

本文以《论语·微子篇》“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一段为例,加以简要的说明。你以前读的《论语》版本,都是有缺陷的!

先解释一句:笔者程序员出身,学习古文不太关心字、词的性质、用法等细节。语法与修辞一窍不通。只关心一个字或者一个词的解释是否符合整段或整篇文章的逻辑。看注疏本,也不管什么朱家、马家、牛家,怀疑一切!

原文(笔者认为本段【子路曰】有明显的错文,加以调整!):

子路从而後。

遇丈人,以杖荷(hè)蓧(diào,农具)。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

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通“耘”),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sì)之,见(xiàn)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

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通“返”)见之。至,则行矣。

子路曰:”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不仕无义。子之仕也,行其义也。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翻译与解释:

子路跟随先生(孔子)出行,落在後面了。(“后”字仅用于“皇后”等。)

遇到一位老者,正用木杖挑着农具(迎面而来)。子路问道:“请问老丈见过一位老师模样的人吗?”

老者说:“我正忙于劳作呢(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勤四体分五谷,“不”是虚词,无实际意义。本句倒装。)。没见过什么老师(模样的人)啊?”说着便将木杖插入土地,开始除草。(不再搭理)。子路(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应对)便拱手立于一侧。(此时天色已晚)老者奉劝子路不要再走了,邀请子路住下,还杀鸡煮饭招待子路,并将两个儿子引见给子路。第二天,子路才告辞而去。

(等子路追上孔子后)将此事相告,孔子说:“(老者)敢情是一位隐士。(我想见见)”(遂)指派子路回去寻访。(可惜)等子路到了(原地),老者已经不见了。

子路观点:长幼之间的礼节是绝不能没有的,臣子对国君的责任更不可少。

子路观点:如果不做官,就不用讨论责任了。先生想去做官,也是为了责任吧。(但如果做了官,却)想要洁身自好,这不符合常理。(所以,子路就事论事地说)先生您该知道为什么您的“道”常常行不通了吧。

又:

有一段期间,知识分子(臭老九)常常被讥笑“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哪儿跟哪儿啊?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beijinghorn/article/details/112648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