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能优化|教你几个大招,轻松解决索引失效的问题

微信搜一搜【AI码师】关注帅气的我,回复【干货领取】,领取2021最新面试资料一份

初始化SQL

CREATE TABLE `student` (
	`id` INT ( 11 ) NOT NULL AUTO_INCREMENT,
	`stu_name` VARCHAR ( 24 ) NOT NULL DEFAULT '' COMMENT '学生姓名',
	`stu_age` INT ( 11 ) NOT NULL DEFAULT '0' COMMENT '学生年龄',
	`stu_addr` VARCHAR ( 20 ) NOT NULL DEFAULT '' COMMENT '地址',
	`birthday` TIMESTAMP NOT NULL DEFAULT CURRENT_TIMESTAMP COMMENT '出生日期',
	PRIMARY KEY ( `id` ),
	KEY `idx_name_age_addr` ( `stu_name`, `stu_age`, `stu_addr` ) USING BTREE 
) ENGINE = INNODB AUTO_INCREMENT = 4 DEFAULT CHARSET = utf8 COMMENT = '学生档案表';
INSERT INTO student ( stu_name, stu_age, stu_addr, birthday )
VALUES
	(
		'刘备',
		100,
		'三国蜀',
	NOW());
INSERT INTO student ( stu_name, stu_age, stu_addr, birthday )
VALUES
	(
		'张飞',
		110,
		'三国蜀',
	NOW());
INSERT INTO student ( stu_name, stu_age, stu_addr, birthday )
VALUES
	(
		'关羽',
		90,
	'三国蜀',
	NOW());

表描述:创建了一个联合索引和一个主键索引

索引优化常见手段

全值匹配

EXPLAIN SELECT * FROM student WHERE stu_name= '关羽';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查看索引长度是74=(3*24+2),可以算出联合索引中只使用了name前缀索引.

EXPLAIN SELECT * FROM student WHERE stu_name= '关羽' and stu_age = 20;

查看索引长度是78=(3*24+2)+4,可以算出联合索引中只使用了stu_name和stu_age前缀索引.

EXPLAIN SELECT * FROM student WHERE stu_name= '关羽' and stu_age = 20 and stu_addr = '三国蜀'

查看索引长度是140=(324+2)+4+(320+2),可以算出联合索引中只使用了完整的联合索引

最左前缀索引

EXPLAIN SELECT * FROM student WHERE stu_name= '关羽'

可以看出使用到了前缀索引。

EXPLAIN SELECT * FROM student WHERE stu_age= 20;

key_len为空,说明没有使用索引,因为违背了最左前缀规则,跳过了name,直接使用age,mysql就直接使用全表扫描了。

EXPLAIN SELECT * FROM student WHERE stu_age= 20 and stu_name = '刘备' and stu_addr ='三国';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看截图,mysql使用了联合索引,但是命名不遵循最左前缀原则啊,这是因为mysql5.7中。在执行器中,mysql会对sql语句进行优化,调整三个字段的顺序,满足最左前原则。

不要在索引列上使用函数计算和类型转换,否则会导致索引失效,使用全表扫描

EXPLAIN SELECT * FROM student WHERE left(stu_name,2) = '张飞'

按照最左前缀法则,上面的语句应该会使用索引的,但是由于在索引字段上面使用了函数,导致索引失效,mysql在使用优化器的时候,发现索引字段上面使用了函数,将会放弃索引查找,因为它觉得全表扫描会更快。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explain select * from student where stu_name =1000

stu_name 发生了隐式类型转换,导致索引失效。

索引字段使用了范围查询,右边索引字段将不会使用索引查询,因为使用范围查询后,索引不能按顺序进行比较,则会直接使用全表扫描

EXPLAIN SELECT * FROM student WHERE stu_name = '张飞' and stu_age > 100 and stu_addr = '吴国';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从索引长度上看,应该只走了name+age的联合索引,addr没用联合索引查询。

select查询中,最好只包括索引字段,不要全字段查询

explain select stu_name from student where stu_name = '刘备'

explain select * from student where stu_name = '刘备'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第二条语句extra字段值为空,但是第一条是using index,说明使用了索引覆盖,第二条语句为空的原因是mysql在索引树上面查询到数据之后,还需要把去主键索引表中提取数据完整记录;而第一条定位到数据后,mysql看到select 里面的字段在索引内,所以就直接能拿到数据。

在where语句中,尽量不要使用不等于、is null,is not null等比较语句,因为mysql只能使用全表扫描 完成查询,非空判断的替换语句可以为字段设置默认值,查询的时候和这个默认值进行比较。

explain select * from student where stu_name != '刘备'

索引失效

不要用范围字段 in、or等,mysql会根据检索数据量、表大小等多个因素决定是否使用索引

以 ‘%’开头的模糊查询语句,会导致索引失效。

explain select * from student where stu_name like '%备%'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因为我们开发过程中模糊查询肯定是必须的怎么优化呢?

使用索引覆盖,select 查询的字段包括在索引中

explain select stu_name from student where stu_name like '%备%'

深入索引优化

我们很好奇,mysql是如何选择合适的索引的?

其实在mysql底层,使用了一个trace的工具,帮助你分析每条SQL语句,它会按照索引去查询语句,预估消耗的时间,然后再按照全表扫描,预估消耗的时间,最后比较两者消耗时间,选择是否走索引还是全表扫描,执行如下sql,查看结果2,分析trace字段的结果:


SET SESSION optimizer_trace = "enabled=on",
end_markers_in_json = ON;

SELECT
* 
FROM
	student 
WHERE
	stu_age > 10 
ORDER BY
	stu_age;
SELECT
* 
FROM
	information_schema.OPTIMIZER_TRACE;

预估表的访问成本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使用索引预估的访问成本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比较成本大小,则决定使用索引查询。

order by优化

  • SQL1
explain 
SELECT
*
FROM
	student 
WHERE
	stu_name = '刘备' 
ORDER BY
	stu_addr;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执行计划发现使用了文件排序 using filesort,原因是由于where 后面的语句过滤字段和排序字段中间跳过了age字段,索引排序是在文件中排序。

  • SQL2
explain 
SELECT
*
FROM
	student 
WHERE
	stu_name = '刘备' and stu_age =  16
ORDER BY
	stu_addr;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分析执行计划,发现using filesort没有了,因为满足了最左前缀原则了。加上了stu_age字段,直接可以在索引中完成排序。

  • SQL3
explain 
SELECT
*
FROM
	student 
WHERE
	stu_name = '刘备'
ORDER BY
	stu_addr,stu_age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执行计划中出现了filesort,原因是排序字段与索引建立的顺序不一致,不满足最左前缀法则,mysql没有使用索引进行排序。

  • SQL4
explain 
SELECT
*
FROM
	student 
WHERE
	stu_name = '刘备'
ORDER BY
	stu_age, stu_addr desc

分析执行计划,发现又出现了using filesort,使用了文件排序,按照排序确实按照最左前缀了啊,不应该啊。仔细观察发现。两个字段的排序方向不一致,这会导致索引无法进行排序,在索引树中:只能使用排序方向一致的索引,否则就需要使用文件排序了。

  • SQL5
explain 
SELECT
*
FROM
	student 
WHERE
	stu_name in('刘备','张飞')
ORDER BY
	stu_age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P8CAbS5j-1603062000913)(media/16030236994724/16030326775297.jpg)]
执行计划发现明明按照最左前缀的顺序查询和排序的,为什么又出现了文件排序呢?
因为in查询属于范围查询,会导致右侧所有索引失效。

  • order by 总结:
    • 排序字段尽量是索引字段
    • 尽量使用索引覆盖
    • where字段和排序字段遵循最左前缀
    • 出现filesort ,尽量优化成 using index,在索引中排序肯定比使用文件排序要快得多。
    • group by 和order by 优化点是一样的,默认会按照字段排序的,如果不需要排序 则可以在group by 之后加上order by null,省去排序的消耗。

文件排序 using filesort

在上面优化中,发现在mysql中排序分为文件排序和索引排序,在无法使用索引排序的情况下,我们就得考虑如何优化文件排序了。
文件排序分为两种:

  • 单路排序
    单路排序是一次性取出所有满足条件的数据的所有字段,保存在sort buffer中,然后在sort buffer排序完成之后,直接返回结果。
  • 双路排序
    双路排序是取出排序的字段和能够定位数据的行标识,保存在sort_buffer中,完成排序后,再按照行标识按顺序从文件中取出需要查询的字段,这个比单路排序多了一步操作。

单路排序和双路排序分别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呢?

  • 如果查询的字段比sort buffer 空间要大(大小由系统变量max_length_for_sort_data来决定的,默认为1024字节),则使用双路排序,因为一次性无法从文件中取出所有字段放在sort buffer中。
  • 相反,如果查询的字段总长度比sort buffer 空间小,则使用单路排序。

如何区分执行器使用的是单路排序还是双路排序呢?

我们可以使用上面提到的trace工具来分析:


SET SESSION optimizer_trace = "enabled=on",
end_markers_in_json = ON;

SELECT
*
FROM
	student 
WHERE
	stu_name ='a'
ORDER BY
	stu_addr,stu_age;
SELECT
* 
FROM
	information_schema.OPTIMIZER_TRACE;
   {
    
    
      "join_execution": {
    
    
        "select#": 1,
        "steps": [
          {
    
    
            "filesort_information": [
              {
    
    
                "direction": "asc",
                "table": "`student`",
                "field": "stu_addr"
              },
              {
    
    
                "direction": "asc",
                "table": "`student`",
                "field": "stu_age"
              }
            ] /* filesort_information */,
            "filesort_priority_queue_optimization": {
    
    
              "usable": false,
              "cause": "not applicable (no LIMIT)"
            } /* filesort_priority_queue_optimization */,
            "filesort_execution": [
            ] /* filesort_execution */,
            "filesort_summary": {
    
    
              "rows": 0,
              "examined_rows": 0,
              "number_of_tmp_files": 0,
              "sort_buffer_size": 204800 // sort buffer大小
              "sort_mode": "<sort_key, packed_additional_fields>" // 单路排序
            } /* filesort_summary */
          }
        ] /* steps */
      } /* join_execution */
    }

分析trace结果中主要的字段:
sort_buffer_size:204800 mysql设置的默认值为1m
“sort_mode”: “<sort_key, packed_additional_fields>” 单路排序
因为我们查询的字段长度肯定是小于1m的,我们现在设置下sort_buffer_size大小,然后再trace下结果:

// 修改默认值,记得测试完之后修改回默认值(1m)
 set max_length_for_sort_data = 10;

再执行上面的语句,查看结果为:

       "filesort_summary": {
    
    
              "rows": 0,
              "examined_rows": 0,
              "number_of_tmp_files": 0,
              "sort_buffer_size": 57344,
              "sort_mode": "<sort_key, rowid>" // 双路排序 因为包含了rowid,需要根据rowid再去提取查询的字段。
            } /* filesort_summary */

sort_mode 字段中包含了rowid,所以排序模式已经更改为双路排序了。
// 设置回原来的值
set max_length_for_sort_data = 1024;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eixin_34311210/article/details/109153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