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越界访问的思考 (1)

#include<stdio.h>
int main()
{
    int i = 0;
    int arr[10] = {1,2,3,4,5,6,7,8,9,10};
    for(i=0;i<=12;i++)
        {
            arr[i] = 0;
            printf("haha");
        }
}

for循环中i <= 12,会遍历12次,但是因为数组中只有10个数据,但for循环依旧会遍历

在编译器中调试会发现当我们没有调试时,都为随机值,我们打印一下会发现死循环

 

 当我们调试12次时,会发现arr[10] arr[11] arr[12]都变为了0,而不会报错,这就涉及到了越界访问,这是为什么呢?

i和arr都是局部变量,我们知道局部变量和函数形参都放在内存中的栈区,而栈区存储数据的习惯为先用高地址空间后用地地址空间

因为 i  是先被定义的,所以 i 先放在栈区,arr数组后放在栈区,按照栈区的存储数据方式便可得出如图的存储方式,随着下标的增长,arr数组适当往后越界可能会碰到 i ,这里补充一个知识,VS2013----VS2022栈区不同数据地址与地址间会间隔2个整型地址位的数据,gcc会间隔一个,VC6.0不会间隔,比如在上面的代码中arr[10], arr[11]存储0是因为arr[12]恰好越界触碰到了 i 在栈区的位置, 而i 和arr[12]同一个地址,地址相同,指针所以指向的内容也相同,因为 i 为0,所以 arr[12]也理所应当的为0,打印也是会一直死循环

若将代码中的 i<=12 改为 i<=11,就会报错 ,由此可得出死循环和报错在越界访问时只会有一个,不会同时出现。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m0_74756975/article/details/12919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