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实际电路的原理图是怎样设计出来的?

大家好,我是记得诚。

老板谈了一个大项目。

回来后,召集研发负责人开会,评估硬件需求,评估软件需求等等。

确定这个项目可以做之后,将客户的需求转化成可执行的技术点(这个一般由项目负责人或者部门领导搞定),细分细化,形成一个功能list文档,每个公司文档形式可能是不同的。

项目组成立,研发人员收到项目相关的文件,产品定义、功能list、项目背景等等。

硬件工程师熟悉这些材料之后,开始着手画项目的硬件框图,这个硬件架构画好之后,公司内部进行评审。

硬件架构确定之后,工程师开始着手画硬件原理图。

那么下面就是正文,能回答楼主提问的问题,记得往下看

可以看出楼主是一个新手,对基本的流程还不熟悉,加上硬件的知识这么繁杂,所以出现疑问,这是很正常的。

刚入职的硬件新人,是没有能力做项目的,因为硬件的风险很大。

很多新人焦虑的点在于:硬件的知识点太多了,各种电阻元器件,特性、选型我都还不懂,绘图软件还没学会,PCB也不会画,什么时候才能做项目。

焦虑是因为学习方法不对,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识点都学好,都准备好,然后才去做项目,这也是不可能的,罗马也不是一天建成的。

1、在公司里面,自上而下的工作,以做好项目/产品为目标

用自上而下的方法对项目进行分解,从硬件架构,到各功能模块,再到各功能模块下的电子元器件,再熟悉电子元器件,学会选型。

举个例子,电路里面有DC-DC,那我们就学习输入输出电容如何选择?电感如何计算?输出电压如何配置?DC-DC的PCB走线要注意哪些?确保项目中,DC-DC电路是设计正确的。

分清主次,抓重点,更深的知识点,可以留到项目不急或者业余时间去学习。

2、在业余时间,我们自下而上的学习,以完善知识体系为目标,夯实基础

第二点就是打地基,到建筑堡垒的过程,知识体系越完善,基础越牢,堡垒越稳定,出错概率越小。

说了两个方法之后,再补充一点如何降低绘制原理图的错误率

绘制原理图其实就是一个搭积木的过程,为了防止出错,这中间要插入很多的人为工作和流程来降低错误率。

1、相同的功能电路,优先使用公司内部成熟的电路方案,风险小,新方案意味着风险极大,调试麻烦

2、多添加兼容电路方案

兼容电路,通俗讲就是A兼容B,既可以用A电路方案,也可以用B电路方案,预留PCB贴片位置,后续通过更改BOM即可,好处是什么呢?

  1. 实现不同功能,如电源常电和控制供电等,以实现低功耗。
  2. 兼容不同芯片,避免某些芯片出现缺货、涨价和交期长等情况,通过兼容芯片设计,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这种问题。
  3. 方便调试参数,某些不确定的电路方案,可以做兼容电路,等打板回来后进行测试,最后决定选择何种方案。

3、提前测试验证新电路

某些新的电路,除了可以添加兼容电路,有条件的可以提前搭建电路进行测试,确定好电路方案和参数。一方面避免错误设计,另一方面确定好参数之后,试产回来之后可以避免手动更换物料。

4、请原厂Check原理图和PCB

现在平台的技术支持都很给力,绘制完原理图之后,最好请原厂check,主要是芯片类,发给原厂最好是芯片相关的完整电路,包括供电、天线通路等等。

PCB一般是PDN仿真,公司不具备PDN仿真条件的,要将PCB文件发给CPU原厂,最好是选择快要归档的版本进行仿真,以减少来回仿真耽误的时间。

5、遵守公司的设计规范

在一些大的公司,都会有自己的设计规范,一些新手工程师,喜欢按照自己的节奏来,不严格按照规范或者设计要求来,偷懒想当然,如果公司有第二个人check还好,否则可能就是不必要的改版,耽误项目进度。

硬件设计是很吃经验的,在你没有能力或者经验时,拿出自己的认真仔细,不要怕麻烦,遵守规范,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问题。

有技术问题,可以点击下方名片联系我。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Albert992/article/details/1275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