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瓜+AI混合工作流试验 8:周末瞎想…… 如何跨界学习/知识迁移

试着对比人类和AI,来增进对彼此的理解。

这波大模型的根基——Transformer,有个很大的特点,就是“串行到并行”,更像人类大脑的运作模式了。

AI的能力来源,从最底层的大模型,到最上层的prompt,有很多层,比如中间某一层是fine-tune。类比人类能力来源,最底层是先天的大脑,然后是后天的环境,小中大学硕博,越来越从通用能力到专项能力,最后解决实际问题,还可以临时抱一下佛脚,这就是prompt。

于是,每训练一个大模型,就有点像创造了一个AI宝宝?加之后期的教育方向不同,将来的AI也会百花齐放,有文科AI、理科AI、各种岗位的AI等等。

449aba135183658ac6929e561b06cf4e.png

插图为AI模仿我儿子画的画

人类智慧的产生,是先有思想,然后才出现语言(实现了个体间互动,跨越了空间),最后出现文字(实现了代际间沟通,跨越了时间)。思想-语言-文字,而AI智慧的诞生,一上来就呈现出文字,有了文字之后,语言几乎是同步产生的,而思想,大家都认为会最后诞生。AI智慧的产生,是顺序反了,还是人类理解错了?

接上,对人类来说,能想的比能说的多,能说的比能写的多,而现在是靠写出来的信息训练AI。将来可以想象的,写的信息直接通过输入法从源头上截取,或者说微信直接出个小模型,把我的对话+公众号+朋友圈等等内容直接接入;说的阶段是随身的收音设备、类似Siri之类的;再到脑机接口直接和人类思想互动……似乎是一条升级之路。

思维链(chain of thought)真的很迷,你让AI直接给答案,是错的,但让它一步步思考,结果就对了。类比人类,好像从“快思考”到了“慢思考”,当然,也需要额外的计算资源被分配给更多的推理步骤。

注:参考《思考:快与慢》,动物的直觉 vs 人类的理性。

通过例子(few shot learning/prompt)来学习也很像人类,我们在日常交流中,听不懂对方说的事情,也经常会说——你能不能给我个例子、或者打个比方?

3e162cf5d3833a64f4eea4c6fb45c22e.png

以上的类比,其实是一种很典型的思维模式,即跨界学习、知识迁移。人类很难做到同时熟悉多个领域,于是经常借用自己熟悉的领域来迁移理解别的领域。AI可以同时熟悉多个领域,是不是在跨界启发上会做得更好?

我们试一下,比如用户运营和人力资源管理,这两个领域我都略有了解,都有很多和特定群体互动的方法、框架、理论,应该有不少可以互相启发的点。

以下截图为AI回答的示意。

04d966a7ad44139daa706a121057d1ed.png

ab8bdedd5a049cd21af41782af9df825.png

_________

苏杰(iamsujie),产品创新顾问,《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系列4本书的作者,前阿里8年产品经理,集团产品大学负责人,良仓孵化器创始合伙人。

如需产品经理/产品思维/产品创新相关领域的培训咨询服务,欢迎联系这个微信(13758212411)。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iamsujie/article/details/130050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