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服务协议原理

网站页面访问流程
  • 客户端:浏览器输入网址信恳点击回车
  • 客户端:完成域名的解析过程(DNS)
  • 客户端:直接访问相应网站服务器(建立TcP三次握手过程)
  • 客户端:访问网站服务器(发送HTTP请求报文多次)
  • 服务端:响应客户端请求(回复HTTP响应报文多次)
  • 客户端:浏览器看到网站页面
  • 客户端:结束访问网站过程(完成TCP四次挥手过程)

HTTTP协议请求和响应过程

HTTP请求报文
  • 请求行
    • 请求方法:
      • get:读/看——获取数据
      • post:写/提交
    • 请求信息:index.html(首页文件)
    • 请求协议:
      • HTTP 1.0:TCP短连接
      • HTTP 1.1:TCP长连接
      • HTTP 2.0:TCP长连接优化,提高用户并发访问的效率
  • 请求头
    • 请求主机信息:www/bbs/blog
    • 请求端:User-Agent:firefox IE chrome
    • 。。。
  • 空行:N/A(空行以上是请求头,以下是请求主体)
  • 请求主体
    • get没有请求主体信息
    • post有请求主体信息
HTTP响应报文
  • 起始行
    • 响应状态码:
      • 200:成功
      • 301/302:重定向
      • 403:外网禁止访问(内网人员可以访问)
      • 404:服务器找不到客户要找的页面,但是可以指定找不到的时候显示哪个页面
      • 500:内部服务器错误,服务器设置或内部程序问题所导致
  • 响应头部
  • 空行
  • 响应主体:前端页面代码
HTTP协议资源信息
  • URL:统一资源定位符(域名)

  • URI:统一资源标识符(域名后面的内容)

  • 网页页面静态资源:要什么给什么

    • 内容是固定不变的。容易被搜索引擎收录(容易被客户找到)-优点
    • 没有数据库的支持,所以在网站制作和维护方面的工作量较大,当网站信息量很大时,完全依靠静态网页比较困难(缺点)
    • 网页的交互性较差,在程序的功能实现方面有较大的限制(缺点)
    • 当客户端向服务器请求数据时,服务器会直接从磁盘文件系统上返回数据(不做任何解析)
  • 网页页面动态资源:要什么信息,需要进行查询数据库进行解析后发送给客户端

    • 可以实现更多的功能,如用户注册、登录
    • 页面会出现“?”、“&”不便于搜索引擎收录
    • 接受用户请求,需要与数据库进行服务进行处理
  • 伪静态页面(动态页面)

    • 可以便于搜索引擎进行收录
    • 有数据库服务支持,实现网页交互功能
评测网站好坏的指标
  • IP:根据用户IP地址数量进行统计
    • 局域网多个用户访问:网站服务器只记录一个ip访问(NAT技术)
      • 一个局域网内的网络去访问外网的时候统一转换为一个外网地址
      • 断电了家用电脑会重新拨号:公网地址会重新获取
  • PV:页面访问量(参考值)
  • UV:记录独立访客数量
    • cookie:标识用户身份信息,会保存在用户客户端本地——内存中
    • session:记录用户的一些会话操作,记录用户登录信息,记录在服务端。——内存中
  • 网站的并发
    • 网站服务器每秒能够响应的最大用户请求数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s_frozen/article/details/128916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