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偶论》

​​摘要:

        每个人内心都有潜在的择偶对象的标准,本文研究的是人们依据什么来决定另一个人是否能够成为自己的合格伴侣,以及成为自己合格伴侣的临界点是什么,以及对择偶标准的动态变化的原因,以及当对方已经不具备合格伴侣的条件时,为什么不会分手的社会常态化现象。

第一节、背景

在我们的社会中,人天生会对某一些人有好感,也天生对某一些人反感。比如,在一个陌生交友活动中,假设参加活动的人,全部都是你从未见过、并且毫不了解的人,在这样的情况下,其实只要一分钟,你会知道哪些人你感觉很亲近,有一种莫名的吸引力,同样你知道哪些人你感觉很反感,并且你不想与他们有接触,想象如果他们敢和你有肢体接触,你一定会很抗拒。

在《亲密关系》一书中的解释,这是因为跟每个人从小到大成长的过程中不断的经历的价值观和审美的总的反应。比如对于女孩子来说,如果小时候父亲树立了一个高大伟岸并慈祥的形象,身处在这样的环境下,这部分的经历就会印这个女孩子的大脑中,长大后她们也会想找一个具有这些特质的男生做男朋友。这很有几率成为她的择偶的审美和价值观的一部分,再后来,她经历了第一个男朋友,她又得到了一些改变,第二个男朋友又让她得到一些改变,不仅如此,她的改变还来自于她的闺蜜的,她的邻居,等等等等。所以每个人在择偶的时候的审美和追求,都是她过去的所有的经历总的结果,当然还有先天基因的赋予的审美选择,比如有的人基因决定喜欢某些气味、甚至决定喜欢哪种性别。同性恋者往往都是先天基因决定的。

这也就不难理解,在恋爱过程中,有的人明明大家一致性评价是个好人,可是我就是很讨厌他。而有的人明明不怎么样,对待爱情也并不真诚,很花心,可是就是控制不住的想接近他,这就是来自所有过去经历的审美和价值观的结果。再遇到一个品行不好的人的时候,由于其他很多方面的特质都非常符合自己的审美,于是这种心引力就让自己陷入了无法自拔的地步,即使知道没有可能,想要作出决断也是一个很艰难的抉择,这样的事在我们生活中无数次的上演,无数的人经历了这样的痛苦,最后的结果也都不会有好下场。

第二节、

有时候有一些朋友会问我,男生到底喜欢什么样的女孩子、是不是双眼皮比单眼皮好看、是不是大长腿比小短腿看看等等之类的问题。

其实,这些真的是没有标准的。一个长腿的美女,在一些人眼里美到仙女一般的存在,在另一些人眼里,就不太有什么吸引力。一些大家公认不那么好看的人,有时候反而能找到大家比较惊讶的伴侣,这并不是一件神奇的事情。就像我们身边总会遇到一些非常奇葩,看上去不可思议的人,比如非常抠门的人,胡搅蛮缠、蛮不讲理的人、不讲卫生,非常邋遢的人。但你会发现,无论一个什么样的人,最后大多都能找到属于他们的伴侣,这个时候你心里可能会很纳闷的默想:“我也是服了,这年头真是什么人都能找到对象”。

所以接下来,我们来剖析,人们在择偶方面究竟取决于哪些条件。

我们知道,每个人因为自己不同的经历和生活环境,所以会形成自己不同的审美和择偶标准。但对于美的感知,其实是有偏好的。举个例子,一个男生抽烟喝酒,不务正业,整天游手好闲,但由于他冷酷的外形,竟可以吸引一些女孩子,并且把女孩子的心抓的死死的。可能有人说,那是那些女生愚昧无知。显然这个答案没有说服力。我们需要理性的来分析这是为什么?

人们对于美的感知是有不同的偏好程度。比如上面说到被吸引到的女生。很显然,他们之所以被吸引,分为两个方面。

第一先从男生的缺点方面分析:在女生们过去的生活中,没有或很少接触过抽烟喝酒、不务正业这样人的,或者即使接触过也并没有给他们带来什么坏的影响,所以不足以使她们留下不好的印象。所以在这种背景下,这些看似不好的事情对于他们来说,并没有那么重要。这些对于大多数人的缺点、陋习,对于她们来说却是可以视而不见的,而且并没有什么不好的感觉,即使别人告诉她这是非常不好的行为,他们可能也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由此可见她们对于这种习性的偏好程度是非常低的。

相反,如果是在这方面遭受过诘难,甚至在相关事情上遭受折磨,比如前男友经常这样,在劝解前男友的过程中还收到过冷暴力甚至家庭暴力。那对于有过这样经历的人来说,那这些缺点的偏好程度就会很大,大到直接pass掉这个人而不会再去考虑他身上还有一些优点。所以这些人是一定不会接受具有这些缺点的男人。

当然在这里只是用一些极端、夸张的案例来说明。事实上在我们真实生活里,可能会有许许多多的事情来决定一个人的审美和价值观的偏好。

第二、再从男生的优点看:冷酷的外形对于被吸引住的这些女生来说,偏好程度是很高。所以在高偏好程度上取胜,才能够真正的俘虏伴侣的心。为什么高,在这里就不做解释了。其实和上面一样,是由于不断的经历和生活环境,不同程度的生活经历加上不同的生活环境,再加上自己的一些其他原因,形成了对待不同的对象相对应的不同的偏好程度。不过在基因学说中,人的基因对此也会有一定的影响。比如基因序列的不同,而具有对应的不同的表现。有的人因为基因的关系,天生就喜欢什么样的味道、音色等等。这在异性身上如果有相应的体现,根据基因表现的强弱程度必定也会体现出相应的偏好程度。

通过这个解释,我们可以得出,人对于审美是有偏好程度的。而偏好程度可以作用在任何一个地方。比如脸型的偏好、嘴唇的偏好、眼睛、眉毛、肤色、肤质、头发的长短、腿的长短、声音、身上的味道、穿衣服的品味、知识渊博、才华、性格、习惯等等等等。每一个具体的细节、局部的、整体的,都有着不同的偏好。

所以我们可以的到一个结论,就是当一个人看到另一个异性的时候,其实大脑就开始并非刻意的去审视着对方,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的在异性的身上不同偏好种类得到结论。就在那一瞬间,其实就已经可以知道有没有可能和对方有下文。在这里我要说明一下。我们在电视剧中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故事。A喜欢B,可是B不喜欢A,但是在A的强烈的付出,各种无私、伟大的爱,甚至为了爱情愿意付出生命的。经过无数的努力之后,最终获得了B的倾慕,两个人最终获得了真爱,幸福的生活在了一起。

在这里的,我想告诉大家,这种的事情只是存在于故事中,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太可能的。为什么这么说,我们可以来试着推理一下。

我们来假设,比如我们的假设对象是一个甜美的女生,她具有以下几种高偏好审美,身高高大、声音冷酷、幽默。她觉得身高高大会给她一种安全感,声音冷酷可以让她感受到自己男朋友有男人味,幽默可以让她感觉生活丰有滋味。在这里只是举个例子,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欢。具体喜欢哪一种,喜欢的偏好程度都取决于他们自己。我们已经说明,我们的假设对象喜欢身材高大、声音冷酷且幽默的男生,这时候喜欢她的刚好是一个身高一般、声音稍微有点难听,并且不幽默的人。在生活中这种事情反而是很常见的。所以不出意外的,追求者会遭到了拒绝,可是经过不懈的努力,比如送礼物、送花、制造各种小惊喜,是不是就可以感动假设对象,并且从此获取真爱,两个人永远幸福的生活下去了呢?我想,对于假设对象来说,即使受到了非常大的感动,但是想象一下,从此要长久的面对一个身高不高大的人,声音还难听,并且也不幽默,为什么想到如果在一起了,从此就要长久的在一起生活下去,反而是一种痛苦和折磨呢。生活也索然无味。和满足自己审美的人在一起相处是一种快乐和满足,和不满足自己审美的人在一起,生活就失去了这种人生喜悦。

你可以设身处地的想一下,如果一个并不符合你的审美的人追求你,即使让你感动,你会从此以后,就义无反顾的永远陪着它一起共度余生了吗,显然不是的。这个追求者可以让我们的假设对象有一时的感动,但是要知道,长久的跟一个让自己内心得不到喜悦和满足的人,是一定不会开心和幸福的。所以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无论这个追求者付出多少努力,多少艰辛,无论它多么的爱着我们的假设对象,他们都不会有结果,即使我们的假设对象被感动的一时头晕脑热,答应了在一起,但这一定只是暂时的,等她恢复了理智一定会寻找机会让自己抽身而退。所以我们的结论是,电视剧里的这种追求者付出无数真心终于让被追求者回心转意的故事是不存在的。如果你喜欢一个人,你明明知道自己不是对方高偏好的审美范围内,那就一定不要让自己犯傻。及时止损,全身而退。

我们还是不要说的太绝对,这种情况在大多数的情况下不存在,但是也是可以存在的。下面我们会讲到。

第三节、

在择偶中,我们已经知道在高权重偏好中占据的优势,是大优势,低权重的偏好的优势,就变得没那么有力,这是必然的。但是在这里我们想得到一个答案,就是在众多不同偏好程度的偏好中,它的综合的临界点是什么?当什么时候差那么一点点就没有可能,当什么时候高那么一点点就可以,

我把无数的偏好分为两种,一种是外在的,比如长相、声音、身材,身高等等,把这一类的偏好称之为人的外在偏好;另一种内在的或因人而异的的,比如性格是否温柔、对我好的程度、价值观、生活习惯等等,称之为内在偏好。

我们在择偶的过程中可以发现,有些人是漫无目的的、随机的遇到自己喜欢的并且心动了,也有一些人在择偶前会给自己定下一个目标对象的标准,比如某人在择偶之前说:“我一定要找一个性格要温柔、身高必须要在多高的身高范围、必须声音好听等等的人”,可能有一些人在择偶过后真的找到了这样的人,但更加通常的现象是择偶的对象通常和在此之前所描述的不太符合。我们可以说在定义目标择偶对象标准的时候,所定义的是高权重的偏好,但为什么明明择偶对象并没有符合这些高权重的偏好,反而也能够成功呢?还有些时候,明明择偶对象明明符合这些高权重偏好,但最后反而不能够成功。

在这里,我们其实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就是并不是符合高权重偏好就一定能够成功,也不是不符合高权重偏好就一定不能成功。那究竟成功不成功取决于什么?其实是取决于很多的不同权重的偏好汇总出来的综合值。

综合值,可以理解为是 (N个内在条件 * 对应权重值)+ (N个外在条件 * 对应权重值),这样理解就简单了,就是人不可能仅仅根据一两个偏好对象就作出决策,这是不理性的,而人在真正选择自己的择偶对象的时候,是理性的,因为其中包含了选择的机会成本,以及选择一个是否能满足自己内心的相伴很久的人是需要非常谨慎的。所以根据N个内在偏好和多个外在偏好以及他们相对应的偏好程度(权重值),进行归纳汇总出一个综合值。

除了综合值,在择偶的过程中,人们还会不自觉地有一个预期的值,假设A择偶的预期值是80分以上,当他遇到一个B的时候,对B的内在、外在进行汇总出一个综合值为85,由于综合值85大于预期值80,那么B就成功的成为了A的潜在发展对象。如果B愿意,A随时准备接纳B为自己的伴侣。于此同时,B也会以相同的方式来观察A,如果两人的综合值相互满足对方的预期值,则在无外界干扰的情况下(多指没有更高的潜在对象出现),两人一定会成为伴侣。

我们知道综合值是相对的,因为每个人的偏好程度是不一样的。就像前面说过的,有的人喜欢身高高一点的,有的人喜欢身高矮一点的。所以不同的偏好程度绝对不同的权重值。也就意味着无数的人面对相同的一个人的时候,都会得出不同的综合值。所以当你遇到一个不喜欢你的人的时候,千万不要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这只是运气不好,暂时还没有遇到那个真正欣赏你的人出现。而这个世界上一定会有那个人,因为世界上有60亿人,概率是很大的。

由此,上面两类人,一类在择偶过程中漫无目的的随机遇到自己喜欢的人,一类是在择偶前有明确目标的人。无论是哪种,他们都会经历这样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选择到了自己心仪的择偶对象。漫无目的的人遇到异性时,虽然他们心中并没有高度重视的、明确的偏好,但是他们也会审视对方,在很多比较关注的、或者自己并不明确但实际上存在的偏好上进行综合计算(N个内在条件 * 对应权重值)+ (N个外在条件 * 对应权重值),他们内心也一定有一个预期值,如果没有的话,他们遇到所有的人都会符合期望,这是不现实的。所以他们一定有一个预期值(有可能自己没有发现),当择偶对象的综合值大于预期值的时候,他们就会往前走一步,但当预期值远远大于预期值的时候,他们就会非常心动。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无数的男人女人都会有一个男神、女神的角色在自己的心里,那正是择偶对象的综合值远远大于预期值所导致的。

第四节、

每个人都希望找到一个高综合值的择偶对象,综合值和预期值并不是一回事。我们来看预期值的范围是怎么形成的,一个人是怎么潜在的给自己的预期值设定范围的。

在这里我们首先来做一个假设,假设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都变丑了10万倍,按照现在人的审美,所有人丑的没法看,但是由于大家都同等比例变丑了,其实就相当于没有丑,所以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就是人们对于美和丑的认知并不是绝对的,而是通过对比相对得出的。同理,如果世界上所有的人都变得暴躁,那相对不暴躁的人别人就会认为它很温柔。所以如果用这个结论来看待预期值是如何形成的,我认为是通过对比。人们无法凭空自然的形成预期值,我认为预期值的形成通常来自于这三方面的对比。

第一方面:环境

当一个人长期的处于一定的环境,比如一个舞蹈系班级里有1名男生,99名美女。在这样的环境下长期生活。对于那1名男生来说,它对于择偶的预期值的锚点就会提升到了平均或中上水平。

第二方面:身边的人

不可否认的是,人和人之间存在着无声的对比。你会和你的室友、朋友、闺蜜无声的去对比你的地位、财富等等,自己的男女朋友也会默默的在心里会产生对比。所以如果在你心里不太如你的朋友、室友或闺蜜找到一个还不错的男女朋友的时候,这时候会对你的择偶预期值产生影响,从而建立锚点。

第三方面:追求者|前任

在追求者中,会以最优秀的那个作为预期值的锚点,如果前任足够优秀的话,也会以前任作为择偶预期的锚点。

以追求者为预期值锚点的:在追求者中,自己是决策者,所以可以选择就是它或者以它为起点就博一个更好的。

以前任为预期值锚点的:自己已经拥有有这样一个优秀的择偶对象,所以人默认都是想找一个更好的,而不是找一个更差的。所以会以优秀的前任为锚点。

预期值的范围形成以后,通常不是就一直固定于此,而是在不断的择偶过程中不断动态的改变。动态的改变无非向上改变或向下改变,我们来分别看一下预期值改变的原因:

第一、降低预期值:比如一个高预期值的人怀揣着憧憬走向了社会,兜兜转转它发现符合自己预期值的择偶对象都有着高于自己很多的预期值,在这种情况下,长期的无法匹配符合自己预期值的对象时,会打击自己的自信心。因为择偶是双向的,肯定别人的综合值的时候,也是别人肯定自己的综合值的时候。如果遭受到了打击,有时候可能会对自己不肯定,从而降低自己的预期值来增加匹配几率,这有点像经济学中说的市场有一双看不见的手,使得供给和需求达到均衡的状态;当然也存在一些人宁愿永远单身也不愿意屈服这样的安排。其实这也是概率的问题,如果降低预期值会有更多人符合自己的预期,更多的人里就会有更大的概率是我也符合他们的预期值,所以降低自己的预期值可以获得更大匹配到对象的概率。但是别忘了,每个人对于别人的综合值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对于相对综合值比较低的人来说,你也是有可能会有一个人可以看你浑身都是优点,你可以超预期的姿态走到它的世界里。但是这种概率非常的小。因为大多数人的审美是比较趋同的,比如某些时代社会普遍认为胖一点的女人很美,现在社会又普遍认为瘦一点的女人很美。

第二、提高预期值:有的人可能认为提高预期值是人身份的提高,比如一个底层人员突然做了CEO,这时候综合值在很多人那里提升了很多,这时候追求他的人变多了导致上面说的由于“追求者|前任”使得产生了高预期值的锚点。当然也可以是随着自己身份的提高,由于身份的提高,对比的对象也就变成了一批综合值更高的人,这时候看到相同身份或比自己低的身份的人的对比,比如自己的朋友们都找到了综合值较高的择偶对象,这也就会使得通过对比从而提高了自己的预期值。人会和自己相差不大或比自己低的人去对比。这种情况也并非一定是需要身份的提升,即使身份没有提升,身边的朋友或者追求者也是可能完成这些事情的发生。

在这里需要说明,有的人可能认为,男女择偶就像商品供求关系一样,最终需要达到均衡的状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然后选择和自己位置对立的另一半。但事实上是人并没有能力去看到这样宏观的世界,人也是不会通过大数据分析来给自己的综合值以及预期值定位。要不然这个社会上怎么还存在着那么多的剩男剩女。所以我认为人们择偶的标准就是根据对比来建立的。通过上面所述的两种情况进行动态的变化。

由于预期值就是这么的可以动态变化,所以也就不难推测,感情是可以有分有和的,所以也就有很多人都有了理性的分手,这里说的理性分手,并不是只情侣间吵闹式的分分合合,而是真正意义上的理性分手,是一方或两方明明确确看到自己的期望值和对方综合值的差异,明确的告诉自己,这决不是我想要的提出理性的分手。但有一种现象,就是当这种差异并没有达到相当大的时候,并不会真的去分手。

​第五节、为什么预期和综合产生差异不会导致分手

我遇到了现实问题,有的案例是明明综合值小于了预期值,但是并没有提出分手。第一次遇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使我对我的上述的观点产生了巨大的怀疑,我甚至怀疑上面所说的一切都是不成立的。比如采访一个女人,她对现在的生活很不满意,按照上述逻辑,很明显预期和综合值产生了差异,但让她提出分手竟还是有些困难的,这使我无法理解。但后来我又发现了另外一种现象,应该就可以解释为什么综合值小于了预期值并不会分手。

比如在一家公司工作久了,工作强度略高于市场平均水平、收入略低于市场平均水平,但大部分人并不会提出离职,他们依然会好好工作,即使颇有怨言,也并不会提出离职。根据这个现象总结,我认为人对于一个稳定熟悉的环境或者状态具有依赖性。比如即使在这家公司颇有怨言,但是对于在这家公司的工作环境、流程、领导同事都已经无比清晰,贸然换一个完全不了解的环境从头开始是有抵触的,而且面对未知也是需要勇气的,换下一个就会更好吗?其实有比较大的可能会更好,比较小的可能更不好。

用这个”人对于稳定状态具有依赖性“的结论来解释为什么预期和综合值产生差异的时候不会导致分手就可以解释的通了。当这种情况发生的时候会发现,虽然我对你略有怨言,但让我再换一个更好的来打破这种当前已经存在很久的稳定状态是不太有勇气的。因为机会成本比较高,一是可能会找到更好的,二是可能会找个更差的,三是可能找不到,毕竟找到合适的配偶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可以看出,得益于这种’稳定状态的依赖性‘以及损失厌恶,维护了多少感情不是那么好的情侣的感情。

像公司工作一样,工作强度略高于市场平均水平、收入略低于市场平均水平并不是导致离职潮,但工作强度远高于市场平均水平、收入远低于市场平均水平的时候,就足以打破了人们稳定状态依赖性,使得离职潮的出现。在感情中也是一样,如果预期和综合值出现的大幅的差异,使得积蓄的量能足以打破当前的稳定依赖,感情就散了。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eixin_38256311/article/details/123024818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