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nder与 四大组件工作原理 Service、BroadCastReceiver、ContentProvider

Service 工作原理

Service有两套流程,一套是启动流程,另一套是绑定流程。我们做App开发的同学都应该知道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在新进程启动Service

我们先看Service启动过程,假设要启动的Service是在一个新的进程中,分为5个阶段:

  1. App向AMS发送一个启动Service的消息。
  2. AMS检查启动Service的进程是否存在,如果不存在,先把Service信息存下来,然后创建一个新的进程。
  3. 新进程启动后,通知AMS说我可以啦。
  4. AMS把刚才保存的Service信息发送给新进程
  5. 新进程启动Service
第1阶段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和Activity非常像,仍然是通过AMM/AMP把要启动的Service信息发送给AMS。

第2阶段
  1. AMS检查Service是否在Manifest中声明了,没声明会直接报错。

  2. AMS检查启动Service的进程是否存在,如果不存在,先把Service信息存下来,然后创建一个新的进程。

  3. 在AMS中,每个Service,都使用ServiceRecord对象来保存。

第3阶段

Service所在的新进程启动的过程,就和前面介绍App启动时的过程差不多。

新进程启动后,也会创建新的ActivityThread,然后把ActivityThread对象通过AMP传递给AMS,告诉AMS,新进程启动成功了。

第4阶段

AMS把传进来的ActivityThread对象改造为ApplicationThreadProxy,也就是ATP,通过ATP,把要启动的Service信息发送给新进程。

第5阶段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新进程通过ApplicationThread接收到AMS的信息,和前面介绍的启动Activity的最后一步相同,借助于ActivityThread和H,执行Service的onCreate方法。在此期间,为Service创建了Context上下文对象,并与Service相关联。

需要重点关注的是ActivityThread的handleCreateService方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你会发现,这段代码和前面介绍的handleLaunchActivity差不多,都是从PMS中取出包的信息packageInfo,这是一个LoadedApk对象,然后获取它的classloader,反射出来一个类的对象,在这里反射的是Service。

四大组件的逻辑都是如此,所以我们要做插件化,可以在这里做文章,换成插件的classloader,加载插件中的四大组件。

至此,我们在一个新的进程中启动了一个Service。

2)启动同一进程的Service

如果是在当前进程启动这个Service,那么上面的步骤就简化为:

  1. App向AMS发送一个启动Service的消息。

  2. AMS例行检查,比如Service是否声明了,把Service在AMS这边注册。AMS发现要启动的Service就是App所在的Service,就通知App启动这个Service。

  3. App启动Service。

3)在同一进程绑定Service

如果是在同一进程绑定这个Service,那么过程为:

  1. App向AMS发送一个绑定Service的消息。

  2. AMS例行检查,比如Service是否声明了,把Service在AMS这边注册。AMS发现要启动的Service就是App所在进程的Service,就先通知App启动这个Service,然后再通知App,对Service进行绑定操作。

  3. App收到AMS第1个消息,启动Service,

  4. App收到AMS第2个消息,绑定Service,并把一个Binder对象传给AMS

  5. AMS把接收到的Binder对象,发送给App

  6. App收到Binder对象,就可以使用了。

你也许会问,都在一个进程,App内部直接使用Binder对象不就好了,其实吧,要考虑不在一个进程的场景,代码又不能写两份,两套逻辑,所以就都放在一起了,即使在同一个进程,也要绕着AMS走一圈。

第1阶段:App向AMS发送一个绑定Service的消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第4阶段:处理第2个消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第5阶段和第6阶段:
这一步是要仔细说的,因为AMS把Binder对象传给App,这里没用ATP和APT,而是用到了AIDL来实现,这个AIDL的名字是IServiceConnection。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ServiceDispatcher的connect方法,最终会调用ServiceConneciont的onServiceConnected方法,这个方法我们就很熟悉了。App开发人员在这个方法中拿到connection,就可以做自己的事情了。

BroadCast Receiver 工作原理

Receiver分静态广播和动态广播两种。

在Manifest中声明的Receiver,是静态广播: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程序中手动写注册代码的,是动态广播: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二者具有相同的功能,只是写法不同。既然如此,我们就可以把所有静态广播,都改为动态广播,这就省的在Manifest文件中声明了,避免了AMS检查。接下来你想到什么?对,Receiver的插件化解决方案,就是这个思路。

接下来我们看Receiver是怎么和AMS打交道的,分为两部分,一是注册,二是发送广播。

你只有注册了这个广播,发送这个广播时,才能通知到你,执行onReceive方法。

我们就拿音乐播放器来举例,在Activity注册Receiver,在Service发送广播。Service播放下一首音乐时,会通知Activity修改当前正在播放的音乐名称。

注册过程如下所示:

  1. 在Activity中,注册Receiver,并通知AMS。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里Activity使用了Context提供的registerReceiver方法,然后通过AMN/AMP,把一个receiver传给AMS。

在创建这个Receiver对象的时候,需要为receiver指定IntentFilter,这个filter就是Receiver的身份证,用来描述receiver。

在Context的registerReceiver方法中,它会使用PMS获取到包的信息,也就是LoadedApk对象。

就是这个LoadedApk对象,它的getReceiverDispatcher方法,将Receiver封装成一个实现了IIntentReceiver接口的Binder对象。

我们就是将这个Binder对象和filter传递给AMS。

只传递Receiver给AMS是不够的,当发送广播时,AMS不知道该发给谁啊?所以Activity所在的进程还要把自身对象也发送给AMS。

  1. AMS收到消息后,就会把上面这些信息,存在一个列表中,这个列表中保存了所有的Receiver。

注意了,这里忙活半天,都是在注册动态receiver。
静态receiver什么时候注册到AMS的呢?是在App安装的时候。PMS会解析Manifest中的四大组件信息,把其中的receiver存起来。
动态receiver和静态receiver分别存在AMS不同的变量中,在发送广播的时候,会把两种receiver合并到一起,然后以此发送。其中动态的排在静态的前面,所以动态receiver永远优先于静态receiver收到消息。

此外,Android系统每次启动的时候,也会把静态广播接收者注册到AMS。因为Android系统每次启动时,都会重新安装所有的apk。

发送广播的流程如下:
  1. 在Service中,通过AMM/AMP,发送广播给AMS,广播中携带着Filter。

  2. AMS收到这个广播后,在receiver列表中,根据filter找到对应的receiver,可能是多个,把它们都放到一个广播队列中。最后向AMS的消息队列发送一个消息。

    当消息队列中的这个消息被处理时,AMS就从广播队列中找到合适的receiver,向广播接收者所在的进程发送广播。

  3. receiver所在的进程收到广播,并没有把广播直接发给receiver,而是将广播封装成一个消息,发送到主线程的消息队列中,当这个消息被处理时,才会把这个消息中的广播发送给receiver。

我们下面通过图,仔细看一下这3个阶段:

第1步,Service发送广播给AMS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发送广播,是通过Intent这个参数,携带了Filter,从而告诉AMS,什么样的receiver能接受这个广播。

第2步,AMS接收广播,发送广播。

收广播和发送广播是不同步的。AMS每接收到一个广播,就把它扔到广播发送队列中,至于发送是否成功,它就不管了。

因为receiver分为无序receiver和有序receiver,所以广播发送队列也分为两个,分别发送这两种广播。

AMS发送广播给客户端,这又是一个跨进程通信,还是通过ATP,把消息发给APT。因为要传递Receiver这个对象,所以它也是一个Binder对象,才可以传过去。我们前面说过,在把Receiver注册到AMS的时候,会把Receiver封装为一个IIntentReceiver接口的Binder对象。那么接下来,AMS就是把这个IIntentReceiver接口对象传回来。

第3步,App处理广播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个流程描述如下:

  1. 消息从AMS传到客户端,把AMS中的IIntentReceiver接口对象转为InnerReceiver对象,这就是receiver,这是一个AIDL跨进程通信。

  2. 然后在ReceiverDispatcher中封装一个Args对象(这是一个Runnable对象,要实现run方法),包括广播接收者所需要的所有信息,交给ActivtyThread来发送

  3. 接下来要走的路就是我们所熟悉的了,ActivtyThread把Args消息扔到H这个Hanlder中,向主线程消息队列发送消息。等到执行Args消息的时候,自然是执行Args的run方法。

  4. 在Args的run方法中,实例化一个Receiver对象,调用它的onReceiver方法。

  5. 最后,在Args的run方法中,随着Receiver的onReceiver方法调用结束,会通过AMN/AMP发送一个消息给AMS,告诉AMS,广播发送成功了。AMS得到通知后,就发送广播给下一个Receiver。

注意:InnerReceiver是IIntentReceiver的stub,是Binder对象的接收端。

广播的种类

Android广播按发送方式分类有三种:无序广播、有序广播(OrderedBroadcast)和粘性广播(StickyBroadcast)。

  1. 无序广播是最普通的广播。

  2. 有序广播区别于无序广播,就在于它可以指定优先级。

这两种receiver存在AMS不同的变量中,可以认为是两个receiver集合,发送不同类别的广播。

  1. 粘性广播是无序广播的一种。

粘性广播,我们平常见的不多,但我说一个场景你就明白了,那就是电池电量。当电量小于20%的时候,就会提示用户。
而获取电池的电量信息,就是通过广播来实现的。
但是一般的广播,发完就完了。我们需要有这样一种广播,发出后,还能一直存在,未来的注册者也能收到这个广播,这种广播就是粘性广播。

由于动态receiver只能在Activity的onCreate()方法调用时才能注册再接收广播,所以当程序没有运行就不能接受到广播;但是静态注册的则不依赖于程序是否处于运行状态。

ContentProvider 工作原理

1.CP怎么用

我们快速回顾一下在App中怎么使用CP。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 定义CP的App1
    在App1中定义一个CP的子类MyContentProvider,并在Manifest中声明,为此要在MyContentProvider中实现CP的增删改查四个方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 使用CP的App2:
    在App2访问App1中定义的CP,为此,要使用到ContentResolver,它也提供了增删改查4个方法,用于访问App1中定义的CP: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首先我们看一下ContentResolver的增删改查这4个方法的底层实现,其实都是和AMS通信,最终调用App1的CP的增删改查4个方法,后面我们会讲到这个流程是怎么样的。

其次,URI是CP的身份证,唯一标识。

我们在App1中为CP声明URI,也就是authorities的值为baobao,那么在App2中想使用它,就在ContentResolver的增删改查4个方法中指定URI,格式为:

uri = Uri.parse("content://baobao/");

接下来把两个App都进入debug模式,就可以从App2调试进入App1了,比如说,query操作。

2.CP的本质

各种数据源,有各种格式,比如短信、通信录,它们在SQLite中就是不同的数据表,但是对外界的使用者而言,就需要封装成统一的访问方式,比如说对于数据集合而言,必须要提供增删改查四个方法,于是我们在SQLite之上封装了一层,也就是CP。

3.匿名共享内存(ASM)

CP读取数据使用到了匿名共享内存,英文简称ASM,所以你看上面CP和AMS通信忙的不亦乐乎,其实下面别有一番风景。

关于ASM的概念,它其实也是个Binder通信,我画个图哦,你们就明白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里的CursorWindow就是匿名共享内存。

这个流程,简单来说是这样的:

1)Client内部有一个CursorWindow对象,发送请求的时候,把这个CursorWindow类型的对象传过去,这个对象暂时为空。

2)Server收到请求,搜集数据,填充到这个CursorWindow对象。

3)Client读取内部的这个CursorWindow对象,获取到数据。

由此可见,这个CursorWindow对象,就是匿名共享内存,这是同一块匿名内存。

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就是,你定牛奶,在你家门口放个箱子,送牛奶的人每天早上往这个箱子放一袋牛奶,你睡醒了去箱子里取牛奶。这个牛奶箱就是匿名共享内存。

4.CP与AMS的通信流程

还是拿App2想访问App1中定义的CP为例子。我们就看CP的insert方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上面这5行代码,包括了启动CP和执行CP方法两部分,分水岭在insert方法,insert方法的实现,前半部分仍然是在启动CP,当CP启动后获取到CP的代理对象,后半部分是通过代理对象,调用insert方法。

整体的流程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App2发送消息给AMS,想要访问App1中的CP。

2)AMS检查发现,App1中的CP没启动过,为此新开一个进程,启动App1,然后获取到App1启动的CP,把CP的代理对象返回给App2。

3)App2拿到CP的代理对象,也就是IContentProvider,就调用它的增删改查4个方法了,接下来就是使用ASM来传输数据或者修改数据了,也就是上面提到的CursorWindow这个类,取得数据或者操作结果即可,作为App的开发人员,不需要知道太多底层的详细信息,用不上。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jxq1994/article/details/130410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