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不肯向这个世界投降

林中岔路象极了人生路,有些人会站在路口踌躇一阵,但也立刻要作出舍一就一的选择,不论这一选择是对,是错,而一旦择定,一方面会怀着对未选择的路的深深眷恋,另一方面又只能在自己选择的路上坚定地走下去。

image

谈到鸡汤文,《读者》(更早的时候叫读者文摘)可以算作是这一行的鼻祖了。还记得中学和大学时代,读到《读者》上精选文章时温暖的感觉,那时还没有心灵鸡汤这一说法,只觉得读那些精美的文章是一种享受。所谓物极必反,到了互联网时代,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时代,鸡汤文开始在朋友圈漫天飞舞。鸡汤喝多了,必然反胃,慢慢又开始了一种反鸡汤的潮流。于是乎有的人开始极其反感,以至于你只要给他说要努力要奋斗,他就会说看看鸡汤又来了。到底是鸡汤出了问题,还是人出了问题?诚然鸡汤喝多了,人会发胖,但问题是你整天喝,不消化啊!要是你喝完鸡汤,出去跑个10千米,消化掉,转化为肌肉,而不是肥肉,不是挺好的吗?

image

《如果你不肯向这个世界投降》这本书从书名上怎么看都是一本鸡汤文。看标题,比如“成功的人都忙着做自己喜欢的事,而loser却忙着在吐槽、骂人中浪费生命”,又比如“不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往往越过越糟”,再比如“现实很残酷,你要越来越牛X”,反鸡汤人士可以直接pass了。我注意到这本书,是因为kindle上的推荐,加之作者的经历也比较奇特,历史系毕业,干过多种职业,做过销售,卖过保险,如今是一名不务正业的记者。读这本书都是在上下班的途中,碎片阅读,总体感觉作者的言辞比较激烈,观点也非常鲜明,虽然人生经历有不同,但作者的有些观点还是引起了我的共鸣。

越是成功的人,反而越拼

某个网站做过一次调查,问题是当你实现财务自由之后,你会干什么?大部分人的回答是,周游世界,想什么时候起床就起床之类的。但是你只要仔细观察,绝大多数的成功人士,在赚了几辈子都花不完的钱后,反而还在认真工作。比如前段时间爆出的首富王健林的日程表,IT界劳模雷军的拼命程度也是众所周知的。为什么会这样呢?我想原因有三:

  1. 越是自律的人越容易成功,这些人在成功后,同样保持自律,并不会因为财务自由而放纵自己。而且,成功人士也容易在工作中找到乐趣,反而对我们普通人向往的旅游、娱乐没多大兴趣。而屌丝,通常都是自律能力较差的人,日子在刷微信、微博和吐槽中渡过。这些人特别向往那种自由自在的生活,但由于行动力差,又始终达不到那种高度。

  2. 中国人普遍注重性价比,反映在购买商品行为上,就是东西差不要紧,只要足够便宜,还是有很多人买。这种价值观念,体现在工作中,就是减少努力程度,提高性价比。比如说,做一件工作,他可能需要付出双倍的努力,才能提升20%,心里一合计,性价比还不如不努力,那还不如干脆不努力。以我们都经历过的考试为例来说明,可能更容易懂一些。通常,我们只要智力正常,考个60分还是比较容易的,但如果要考80分,就要付出很多努力,再往上,付出的努力越多,但提升反而有限。如果论性价比(分数与努力程度之比),考60分反而是最高的。人们不知道的是,量变引起质变,一个人的进步累积到一定程度,是会上升一个新台阶的。

  3. 普通人更加害怕失败,害怕自己拼尽了全力,仍然得不到结果。比如有的人对待考研,信心不足,觉得以自己的成绩能考上希望渺茫,即使努力了也是白费,但是又渴望通过考研改变一下自己的处境。就这样在努力和不努力之间反复纠结,结果可想而知。对励志故事和浅层心灵鸡汤的极端厌恶,会使人走向另一个反面,即“你无论怎么努力都没用”,让我们觉得自己的不得志是“天命”,而不该归罪于自己。这样一来,尽管处境并没有改善,但我们的痛感却减轻了。更糟糕的是,由“无论怎么努力都没用”引申出“谁努力谁傻X”,这样一来,我们就让自己的懒惰“合法化”了。

苦难是人生的财富吗

记得中学那会儿,经常念的一句诗是:“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以此来激励自己。孟子亦云: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也,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回复: 1914222 查看本文章

以至于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认为受苦受难才是成功的必经之路。后来才明白,苦难既非成功的必要条件,也非充分条件。如果是充分条件的话,那偏远农村应该涌现出更多的人才。比尔.盖茨出生在富裕的家庭,一直也非常顺利,这并未阻止他成为世界首富,所以苦难和挫折也不是成功的必要条件。现在有些企业喜欢搞些挫折教育,美其名曰是为了提高员工的抗挫折能力。其实每个人成长的路上,必然会遇到一些挫折,根本不需要人为强加。那种打着为了别人的成长,而施加磨难,甚至蓄意伤害的人,纯粹是得了便宜还卖乖。正如文中一针见血的指出:

前后关系并不总是代表因果关系。伤害本身并没有任何正面意义,让它变得有意义的是你的坚强;伤害你的人也从来没想过让你成长,真正让你成长的是你的反思和选择。

现在社会上有一种说法:男孩要穷养。但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能在经历过贫穷之后变得坚强的人,只是极少数,绝大多数人则会产生穷怕了的心态。穷养会给孩子造成匮乏感,进而形成一种“稀缺头脑模式”,并影响到人生观,导致以后即便以后经济条件改善了,他们仍然不能正确对待财富。同样是在童年经历过某种匮乏的人,在长大后,有的人会很容易知足,而有的人则会欲壑难填、索取无度。同样是曾经饱受欺凌的人,在强大以后,有的人会喜欢保护弱小,而有的人则会心理变态,从欺压更弱小者的过程中找到“尊严感”。

人们可以从苦难中获得财富,但真正让你获得财富的是你的反省能力,而不是苦难本身

专业对口,并不那么重要

我毕业的那会儿,特别强调专业对口。你去应聘一个岗位,可能别人看了一眼你的专业,立即就以专业不对口pass掉了你。然而十几年过去了,再看班上的同学,只有10%的同学还在从事专业相关工作,剩下的90%的同学,有些可能还与专业有点沾边,更多的人是完全抛弃了大学的专业。读研究生的时候,班上同学本科时的专业也是五花八门,有学教育的,有学化学的,更奇葩的是有个同学原来是学畜牧专业的,在奶牛场呆了5年,不知怎么某天突然顿悟,要用计算机改变人生。

到了现在,人们对专业对口不再看的那么重,但某些国企、研究所还是非常看重专业对口。我周围的有些人,到现在还在痛惜我:“大学4年不是白上了,你现在从事的工作和本科专业毫不相关”。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想原因大致有二:

  1. 就中国目前的高考制度而言,在中学阶段,目标只盯着高考,完全没有考虑今后该干些什么。高考过后,也是匆匆忙忙填了一个志愿。对于填志愿,父母也帮不上忙,因为他们也没上过大学,根本无法给出建议。我们自己呢,根本没认识到自己喜欢干什么、适合干什么。所以志愿都填的比较盲目,基本上都是选择热门专业。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很多人到大学后发现自己所学的根本就不是自己所喜欢的,那时大学要调换一个专业非常难,所以很多人都是忍痛读完大学。毕业之后,发现有自己喜欢的工作,也不管专业对口不对口,就跳过去了。还有一种情况是,填报志愿时的热门专业,到毕业时变成冷门专业了,无法就业。记得我当年高考时,国际贸易是一个炙手可热的专业,但等我大学毕业时,却成了最难就业的专业之一。

  2. 大学和职业教育不同,更多的是教学生基础知识,以及学习的能力。大学一、二年级,都是学的英语、高等数学、大学物理之类的基础课,到大学三年级,才开始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其实总体而言,真正的专业知识在大学并没有学多少。这种教育的结果是,学生毕业之后,即使从事专业不相关的工作,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后,立马就可以干的得心应手。

有的人会问,既然大学学的知识以后可能会用不上,那我大学岂不是不用学习了?如果你希望学到了什么东西,就期望它能立即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那你应该去职业培训所。大学的英文名称是university,强调的基础学科教育,而基础学科教育的关键在于培养思维能力。大学生需要明白的是:比学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习的能力和兴趣,在离开学校之后仍然能够学习新的技能

我们活在最好的时代

有次和同事在一起吃午饭,午餐的话题通常是围着房价展开。一位80后同事就对我说:“80后真是苦逼,你看你们70后多幸福,大学毕业包分配,毕业工作好找,买房时房价也低,什么好事都被你们赶上了”。我是这样回答的:

中国在不停向前发展,每个人都享受到社会发展带来的红利,并不是只有70后才享受到。你只看到了自己生活苦的一面,别人生活好的一面。

第一、你没有体会到,在高校扩招之前考上大学是多么难的一件事情,在我上学那会,算上专科,总体升学率才20%。因为高考升学率实在太低,还有很多人看到升学无望,还没走到高考这一步,就已经走入社会了,整体的升学率其实更低。我从小学一路读上来,到高三时发现,曾经的小学同学,参加高考的不到1/3。你要是早生几年,大学都不见得有的上(我那位同事上的一个二本院校,这里并没有瞧不起的意思,只是说明大学扩招,原来很多上不了大学的人也可以上了,多了一个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

第二、我大学毕业时已经取消了工作包分配,但我觉得很高兴,因为我多了选择的机会,而不是将未来寄托在别人的身上。在工作包分配的年代,权利的作用更大,对于我们这样的无权无势的家庭而言,能分配到一个好单位,只能祈祷老天开眼了。

第三、你现在觉得动辄几百万的房价是一个天文数字,但当年我们买房的时候,几十万对我而言也是天文数字啊。我们毕业时,普遍的工资水平是每个月几百元,年收入万元是一个不得了的数字,现在的毕业生呢?你们这代人基本都是独生子女,买房有双方的父母支持,而我们首付、月供都需要靠自己。你现在觉得我过的好,那也是积累到一定时候的结果,你要是拿十年后与现在比,肯定也会觉得好啊。

社会发展还带来一个好处,城市提供越来越多的就业机会,让更多的毕业生能够进入城市生活。而在上个世纪,城市提供的就业机会有限,能留在城市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梁晓声在《表弟》一文中就描写了一个悲剧:

“表弟”来自相当偏远的农村,大学毕业之后没有关系,无法留在城市,而他所学的专业比较冷僻,也无法在当地分配到工作,最后在重压之下,上吊自杀。

本书还有一些其它的观点,比如第二章有许多关于情商的观点,就没有引起我的兴趣。个人经历的不同,有不同的观点和兴趣也是正常,不必强求,但至少我从中学到了别人是如何表达并引用例子支持自己的观点的。

题图摄影:Sasin Tipchai

其它读书笔记

  1. 每周读书#14 - 彷徨之刃
  2. 每周读书#13 - 我的职业是小说家
  3. 每周读书#12 - 秘密
  4. 每周读书#11 - 等一朵花开

image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mogoweb/article/details/80797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