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模式解析:适配器模式

什么是适配器模式:

将一个类的接口转换成客户希望的另外一个接口,适配器模式使得原来由于接口不兼容而不能一起工作的那些类可以一起工作。

模式中的角色:

-目标接口(Target):客户所期待的接口,目标可以是具体的或抽象的类,也可以是接口。

-需要适配的类(Adaptee):需要适配的类或适配者类。

-适配器(Adapter):通过包装一个需要适配的对象,把原接口转换成目标接口。


代码示例:

在这里,为了达到通俗易懂的演示效果,将采用生活的案例作为演示。比如日常生活中,我们的电脑需要接入键盘进行使用,但有时会存在电脑的插口和键盘的插口不适配的问题,这时我们需要一个转接线将两者进行连接。在此案例中,电脑的插口是目标接口,键盘插口是需要适配的类,而转接线则是适配器。

首先写一个被适配需要适配的类(Adaptee):

/**
 * 被适配的类
 * (相当于例子中的,PS/2键盘)
 * @author Administrator
 *
 */
public class Adaptee {
	
	public void request(){
		System.out.println("可以完成客户请求的需要的功能!");
	}
}

适配器接口:

public interface Target {
	void handleReq();
}

适配器代码:

/**
 * 适配器 (对象适配器方式,使用了组合的方式跟被适配对象整合)
 * (相当于usb和ps/2的转接器)
 * @author Administrator
 *
 */
public class Adapter2  implements Target {
	
	private Adaptee adaptee;
	
	@Override
	public void handleReq() {
		adaptee.request();
	}

	public Adapter2(Adaptee adaptee) {
		super();
		this.adaptee = adaptee;
	}
}

客户端类代码:

/**
 * 客户端类
 * (相当于例子中的笔记本,只有USB接口)
 * @author Administrator
 *
 */
public class Client {
	
	public void test1(Target t){
		t.handleReq();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lient  c = new Client();
		
		Adaptee a = new Adaptee();
		
		Target t = new Adapter2(a);
		
		c.test1(t);
	}	
}

运行结果:

可以完成客户请求的需要的功能!

适配器模式应用实例:

-java.io.InputStreamReader(InputStream)

-java.io.OutputStreamWriter(OutputStream)

通过适配器模式,将字节流转化成字符流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qq9808/article/details/80903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