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函数总结

1 Sigmoid

将输出值压缩到0,1之间。(逻辑回归问题用到)

2 Relu

在全连接网络中,一般的SGD的模型只有一层WX+b,现在需要使用一个RELU作为中间的隐藏层,连接两个WX+b,仍然只需要修改Graph计算单元为:

不同relu函数的区分主要在负数段:

3 Softmax

softmax一般用于多分类问题,其公式如下:

假设我们有一个数组,V,Vi表示V中的第i个元素,那么这个元素的Softmax值就是

S_i = \frac{e^{V_i}}{\sum_j{e^{V_j}}}

作者:Begin Again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9021768/answer/4348815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一个问题:为什么引入非线性激励函数?
如果不用激励函数(其实相当于激励函数是f(x) = x),在这种情况下你每一层输出都是上层输入的线性函数,很容易验证,无论你神经网络有多少层,输出都是输入的线性组合,与没有隐藏层效果相当,这种情况就是最原始的感知机(Perceptron)了。
正因为上面的原因,我们决定引入非线性函数作为激励函数,这样深层神经网络就有意义了(不再是输入的线性组合,可以逼近任意函数)。最早的想法是sigmoid函数或者tanh函数,输出有界,很容易充当下一层输入(以及一些人的生物解释balabala)。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引入Relu呢?
第一,采用sigmoid等函数,算激活函数时(指数运算),计算量大,反向传播求误差梯度时,求导涉及除法,计算量相对大,而采用Relu激活函数,整个过程的计算量节省很多。
第二,对于深层网络,sigmoid函数反向传播时,很容易就会出现梯度消失的情况(在sigmoid接近饱和区时,变换太缓慢,导数趋于0,这种情况会造成信息丢失,参见

@Haofeng Li

答案的第三点),从而无法完成深层网络的训练。
第三,Relu会使一部分神经元的输出为0,这样就造成了网络的稀疏性,并且减少了参数的相互依存关系,缓解了过拟合问题的发生(以及一些人的生物解释balabala)。

当然现在也有一些对relu的改进,比如prelu,random relu等,在不同的数据集上会有一些训练速度上或者准确率上的改进,具体的大家可以找相关的paper看。
多加一句,现在主流的做法,会多做一步batch normalization,尽可能保证每一层网络的输入具有相同的分布[1]。而最新的paper[2],他们在加入bypass connection之后,发现改变batch normalization的位置会有更好的效果。大家有兴趣可以看下。


[1] Ioffe S, Szegedy C. Batch normalization: Accelerating deep network training by reducing internal covariate shift[J]. arXiv preprint arXiv:1502.03167, 2015.
[2] He, Kaiming, et al. "Identity Mappings in Deep Residual Networks." arXiv preprint arXiv:1603.05027 (2016).

编辑于 2016-09-20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m0_37622530/article/details/81749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