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22】Release Manager阶段总结

2018年8月22日,作为Release Manager加入三星物联网团队已经有8个月,感触良多。今日老婆临盘在即,人生即将迎来全新阶段,所以抓紧时间对这一阶段的工作做一下思考和总结。

三星物联网团队专注于物联网芯片ARTIK及配套软件SDK/IDE等的开发,交付物包含多个类型的多个软件模块,研发团队涉及韩国&法国&中国&美国四地,可惜的是其芯片业务在当今物联网世界中占比不高,商用客户数量有限。这也使得来自三星公司内部的资源投入以及来自外部的商用压力均有限,整个研发团队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在这个阶段开展Release Manager工作有利有弊,利在有更多的机会点去把握,弊在有较多的掣肘之处。

我目前主要负责ARTIK IDE集成开发环境软件的release管理,相较于ARTIK软件的其他模块如OS、SDK、ENM等,IDE更贴近用户感知,发布模式更为多样,包括用户客户端模式、服务器端模式等。这也让ReleaseManager的工作更加有趣。

这8个月下来,我对ReleaseManager的认知主要有两点:

1.ReleaseManager相较传统IT角色,工作涵盖领域更多(产品经理、需求架构、质量、开发、测试、运维、IT架构...),相应的其工作界面也难以确定;

2.ReleaseManager作为一个高度灵活性的IT角色,它的工作交付成果没有约定俗成的要求,也使得其岗位职责更加难以定性。

基于这两点,如果自身不能形成对ReleaseManager工作的良好认知体系和目标方向,在长时间缺乏自我定位的情况下最终难免泯然于众人。因此我基于在华为手机软件领域的配置管理/项目管理/自动化工具经验,使用思维导图将个人对ReleaseManager工作的认知整理如下图:

简单归纳Release Manager的核心要素为三点:团队,工具,方法论。

团队即为对人的管理,Release Manager在有高层支持的前提下应能参与对研发团队各角色的定义和人员组建,并在其中践行敏捷和Devops的理念,为将来持续交付相关工具和方法论的实施铺垫基础。

工具即为对技术的管理,Release Manager由于需要前后贯通研发各领域从而对release整体负责,因此在技术方面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基本的合格线是对如下几个领域的业界常用工具能熟练掌握,包括:需求管理-IBM Rational RequisitePro、变更管理-Jira、代码版本管理-git&gerrit、持续集成-Jenkins&Maven、持续部署-Pipeline、环境管理-Ansible&Docker&k8s、IT设施-IAAS&PAAS&SAAS等,另外对工具运维领域的常用语言-Python以及业界常见的持续交付解决方案-AWS CodePipeline & Azure Pipeline & Aliyun Pipeline等均应非常熟悉。

方法论即为对流程的管理,以持续交付为核心,包括持续集成、持续部署、配置管理、环境管理等常见领域,辅以需求管理、项目管理、质量管理等方面,能够覆盖一个IT产品全生命周期内的各关键流程。

在这三点之外,Release Manager对常见IT软件产品的理论和业务知识均应有一定了解,确保能够在“知其所以然”的前提下开展相关工作,避免“外行看热闹”的尴尬。

写时很high,写下来发现任重而道远,需要学习的太多太多。没什么好多说的,制定工作计划,做好心理准备,拿出当年学习git的那股劲儿来,披荆斩棘,上路而已。

借用发哥的一句话: “成功?我才刚上路呢。”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kefeiliu/article/details/81941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