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影子知道一切——《偷影子的人》

“小心偷影子的人,他会带走你的心”。这是《偷影子的人》里面的一句话,由法国作家马克·李维著写。可能很多朋友也都早已看过或者听过这本畅销书。今天我就跟大家聊聊这本书,内容可能记不太清楚了,但书本给我的感觉还是在的。

那年夏天,大三的夏天,学业都“尘埃落定”,考研、求职、出国,一切貌似都来得及,又似乎像是来不及。终于想着不会再受到考试的折磨(后来证明错了);又有点迷茫,仿佛突然间变成了哲学家“我是谁?我来自哪里?我又要去往何处?”,迷茫到不知所措又不自觉的掩饰。心里不安的时候,往往更想看点东西。就选了这本“令整个法国为之动容的温情疗愈小说”。

在我看来,《偷影子的人》包含了当时大三的我想要了解的一切。人生、亲情、梦想、友谊与爱情。小说的主人公就叫“我”,“我”有一个小秘密就是能偷走别人的影子,而影子知道一切。

“当我还是个小男孩时,我总觉得自己与众不同”,小时候很自信,小时候的自信,总是不需要理由的。可慢慢长大才发现,自信是很需要勇气和毅力的。成长的过程总是磕磕绊绊的,愉快和悲伤相比,我还是觉得悲伤要稍微多一点。

“我”以为,是自己的不好,爸爸才会离开“我”和妈妈。“我”的世界里,总会有一个爱欺负人的小孩,总会有一个好看的伊丽莎白;母亲会给我爱也会给我难堪,老师并不总是喜欢“我”,仿佛每天都有事情需要担心。但也总会有其他的人出现,给我们温暖、弥补我们缺失的爱,以另外的一种方式而已。

 “我”身边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困扰,但生活依然闪烁着温暖的光芒。老警卫伊凡,仿佛把他的整个人生都装进了他的旧笔记本里。照片、妈妈唯一给他写过的一封信,和其他关于妈妈的回忆都贴在了旧笔记本里。却在一场意外中,只剩下灰烬。虽然故事里的故事还要悲惨,“伊凡妈妈的信从来不曾存在,工具间里的那本被火烧毁的纪念簿中,只有他写给她的信。伊凡的妈妈在生他时过世了,早在他会写字前就死了。”虽然如此,但伊凡还是依靠他的回忆,他编织的回忆,重新去誊写妈妈给他的信。

“我”问他,你妈妈在信里说了什么?

“伊凡停顿了几秒钟才回答我,他喃喃地说:‘她说她爱我。’”

当时看到这句话时,不自觉的眼睛一酸,想到了自己的妈妈。读书这么多年,不耐烦的少年,总是很少去体会妈妈的爱… 好的书籍总是能勾起自己的回忆,或者将自己带入到书里,与书中的人物一起悲伤、一起欢乐。

“我”也有一个好朋友吕克,吕克有一个梦想,那就是成为医生。可是他的父亲,一个面包师,执意让他继承他的职业,哪怕工厂生产的面包越来越多也越来越便宜;哪怕这份职业需要起的很早,需要付出一切,包括梦想。但吕克的父亲认为,虽然这样、虽然那样,但它能让吕克好好的照顾这个家庭,就像他一样。“我”执意要改变好朋友的命运,帮助他到医学院实习、学习。虽然这也是吕克最初的梦想,但到后来,吕克也慢慢的发现他想要的是什么。他想要面包给人的温暖,他想要出炉瞬间的感动和面包制作过程中慢慢地往面包里注入的满满的爱。虽说最后又回到原点,但“我”让他有机会去实现他曾经的梦想。

如果他从不曾逃离面包房,他可能永永远远都带着遗憾,带着本想做医生的梦想,满腹牢骚的揉制面团。正如从“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到“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再到“看山是山,看水是水”。需要经历过,才知道值不值得。梦想都值得去尝试,这很需要勇气。正如一句话说:人们后悔的往往不是自己做过什么,而是没做过什么

除了这些,我的生命中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一个很重要的人。“我”喜欢上了克蕾儿,海滩上的克蕾儿。“我从第一次邂逅的头几秒钟,就梦想着牵她的手”。 克蕾儿因为自闭症导致聋哑,但这并不妨碍“我”喜欢她,身体残缺的人心灵往往更加饱满。或者有人不相信一见钟情、不相信命中注定,甚至连异地恋也都不相信。我们可以不信他们会发生在我们身上,但不能否定它们的存在。虽然后来与克蕾儿失去联系,长大的“我”也与苏菲相爱。但内心的记忆一直在默默休眠,直到某次旅行被唤醒。历尽波折,苏菲也找到自己的归属,“我”也终于找到了像大提琴音色一样的克蕾儿。我们终于相逢,重识,在阳光下拥吻。

“你偷走了我的影子,不论你在哪里,我都会一直想你”。

“一个会用风筝向你写出‘我想你’的女孩啊,真让人永远都忘不了她”。 

影子知道一切,其实我们也知道,只是我们故意忘记罢了。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qq_39883358/article/details/86134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