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火车记

20~25岁期间,没少挤火车。

9年前,从北京来回广州,去挤T15/16,两个月一趟,那时候买不起四百多块钱的硬卧,一趟列车只有三节是硬座区,不但挤得很,而且总是只能买到站票,一路要站28个小时。运气好点时候,能挤到餐车和卧铺区的交界处,那里不会那么频繁被车厢走道的人打扰,交界处和卧铺区只是一门玻璃相隔,站在那里眼巴巴看着当时觉得宽敞无比的卧铺区零零散散几个人走动,特别羡慕。

令我触动的是有一次刚上火车,门口有位 80多岁的花白的老爷爷,看上去身体还是硬朗,拖着自己一小拉车的行李,站在车厢门口被人挤的贴着墙,旁边也有人惊叹老爷子这么一大把年纪了,也来挤火车,问去哪里,老爷子答,回河南。当时是临近年关,火车已经拥挤的无法蹲不下去。我好容易在车厢中间拼挤出来一片小空地,能容我蹲下去坐地上时,心里还是挂念着门口的那位老爷子,想着让老爷爷来做这里蹲一会儿也好。但是人太挤根本看不见他,我也没法自己挪过门口,一挪这巴掌的地方也没了。

那些时候,为了省点儿体力,走道里坐地上,横着坐,竖着坐,在夜深一两点的时候钻座位底下躺着,什么姿势都尝试过,也无所谓尊严了,能蹲下躺着已经算是舒服的了,反正也没认识我。可怜的是,有一次元旦从北京坐到长沙,还是压根儿蹲不下去。如果你挤过早高峰北京的地铁,或许你会懂那种拥挤,那次可真是连瓜子矿泉水的小拉车也绝望的没有来往。

回河南的火车里,印象深刻两次还是都是有座位的,冬天里一整晚上12个小时的火车。一次是好容易挤到开水区域,泡了包泡面,再挤回来,才发现水是温的,仅仅有跟体温一样的温度,只带了一包泡面,虽然半节车厢之隔,但泡面的路途依旧很艰难,凑合吃吧。那次吃完过后,至少五年时间,看见泡面就立即反胃。 第二次,也是回河南,大年三十,好容易买了张加车的票:那是给买不到票的人临时加的一辆绿皮车,一辆没有暖气的绿皮车。在从北京到达石家庄前,由于各种阵势都经历过,我一直还没有特别大的感触,除了觉得这绿皮车慢一些破一些,等过了石家庄,一节车厢只剩下零零散散十几个人了,虽然宽敞的可以躺着在三人的座位上,但是那次,我一路都没有坐下去一分钟,苍天啊,太冷了,我把我回家过年的所有衣服,里里外外套了三层,还是冷的瑟瑟发抖,唯一能做的,就是找了个相对还算人多的车厢,在座位附近,站着跺脚蹦跳了一晚上,第二天老爸来接我,坐在老爸的摩托车后面,大年三十的早晨的太阳,也简直温暖的让人掉眼泪。

说起绿皮车,上文那是第二次绿皮车了,第一次绿皮车我和我同学回老家,同学家境稍好,走进绿皮车不到两分钟,扭头就出去了,当时我还犹豫着要凑合下,那是07年夏天,绿皮车里蒸桑拿般的闷热和汗臭脚臭味混合,座位满满的人,地上也都是席地而坐的人。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eixin_33691817/article/details/86975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