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 - 模型测试

一、模型测试的API总结

1、分类算法评估方式

3153092-f6f79eed9da9943f.png
分类算法评估方式

2、回归算法评估方式

3153092-a150f5c8162cf6ee.png
回归算法评估方式

二、分类模型测试

交叉验证:(Cross Validation)
将数据分为训练集测试集,训练集构建模型,测试集评估模型,提供修改意见。

模型选择:个人建议先尽可能多的选择算法进行执行,比较执行结果。然后在最优的模型基础上进行参数调整。


分类模型的测试 一般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比较:准确率、召回率、精准率、F值

牢记下面的计算公式。

1、准确率 (Accuracy)
Accuracy = 提取出的正确样本数 / 总样本数。
提取出的正确样本数 = 预测正确的正例+负例。

准确率在样本值不均衡的时候,会出现无法衡量模型好坏的情况。
可以先对于正例计算当前样本下的准确率,同样也对负例计算当前样本下的准确率。再计算准确率的均值。这样可以相对比较好得衡量模型的好坏。

2、召回率 (Recall)
Recall = 正确的正例样本数 / 样本中的正例样本数 (覆盖率)

3、精准率 (Precision)
Precision = 正确的正例样本数 / 预测为正例的样本数

4、F值
Precision * Recall * 2 / (Precision+Recall) 即正确率和召回率的调和平均值。

事实上一个模型很难保证精准率和召回率同时都很高。

比如:模型1(召回=85%,精准=89%);模型2(召回=87%,精准=83%);
此时可以计算F值来作为最后的衡量标准。如果最后F值都相同,个人建议使用准确率高的模型。Sklearn中,默认的模型评价指标就是准确率。


混淆矩阵

3153092-826cc3a4c7d1f8c3.png
混淆矩阵

A和D预测正确,B和C预测错误,测试计算结果为:
准确率 = #(A)+#(D) / #(A) + #(B) + #(C) + #(D)
召回率 = #(A) / #(A) + #(B) 样本中的正例样本数
精准率 = #(A) / #(A) + #(C) 所有预测为正例的
F值 = 2 * 召回率 * 精准率 / (精准率 + 召回率)


参考:https://en.wikipedia.org/wiki/Precision_and_recall

3153092-b2bf99269d300070.png
完整的混淆矩阵

真正率(TPR)假正率(FPR)怎么计算?
True Positive (真正例, TP)被模型预测为正的正样本;√
True Negative(真负例 , TN)被模型预测为负的负样本 ;√
False Positive (假正例, FP)被模型预测为正的负样本;×
False Negative(假负例 , FN)被模型预测为负的正样本;×

True Positive Rate(真正率 , TPR)或灵敏度(sensitivity)
TPR = TP /(TP + FN)
正样本预测结果数 / 正样本实际数

False Positive Rate (假正率, FPR)
FPR = FP /(FP + TN)
被预测为正的负样本结果数 /负样本实际数


ROC(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曲线

ROC描述的是分类混淆矩阵中FPR-TPR两个量之间的相对变化情况。

纵轴 TPR:真正率;↑
横轴 FPR:假正率; →

如果二元分类器输出的是对正样本的一个分类概率值,当取不同阈值时会得到不同的混淆矩阵,对应于ROC曲线上的一个点。那么ROC曲线就反映了FPR与TPR之间权衡的情况,通俗地来说,即在TPR随着FPR递增的情况下,谁增长得更快,快多少的问题。TPR增长得越快,曲线越往上屈,AUC就越大,反映了模型的分类性能就越好。当正负样本不平衡时,这种模型评价方式比起一般的精确度评价方式的好处尤其显著。

3153092-7031b7baafaf8cf9.png
ROC曲线

比如,预测一个二分类的概率问题。假设A出现的概率是p,A不出现的概率是1-p,根据调整p的值对样本进行预测。
第一次:p取0.1,根据计算获得对应的FPR、TPR的值。
...
第N次:p取值0.9,根据计算获得对应的FPR、TPR值。

p值的改变就是调参的过程,最后将所有的点连成一条曲线,以曲线、x=1、y=0连成的图形面积标记称为:AUC(Area Under Curvve)


AUC的定义: ROC曲线下的面积,显然这个面积的数值不会大于1。ROC曲线一般都会处于 y=x 这条直线的上方,如果ROC位于 y=x 的直线下方,意味着模型的预测还不如随机预测的准确率高,那么将曲线的计算结果反向预测,就能得到一条以 y=x 为对称轴的对称曲线,显然若之前的预测成功率低于50%,那么对称的曲线必然高于50%。于是我们可以保证,AUC的取值范围在0.5和1之间

AUC的值越大,说明模越好。
AUC = 1:完美分类器,用这个模型的时候,不管设置什么阈值(p的值不论怎么改变) 都能做出完美预测,即最初我们提到的造物主公式。一般情况下不可能获得这种分类器。
0.5< AUC <1:比随机猜测优秀,妥善设置阈值能够有预测的价值。
AUC = 0.5:和随机猜测没有区别,模型没有预测价值。
AUC < 0.5:比随机猜测还差,但只要进行反向预测,即可高于随机猜测。


三、回归模型测试

回归结果度量
explained_varicance_score:可解释方差的回归评分函数。R2
mean_absolute_error:平均绝对误差。 MAE
mean_squared_error:平均平方误差。 MSE

在度量过程中,不管模型有多差,不能改变目标值Y。
1、我们计算不同参数下,同一个模型的度量。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寻找到最优的参数。
2、对不同模型随便设置一个参数,然后选一个最优模型。


回归评估指标
回归预测:对离散数据的预测,我们希望模型结果对预测范围的误差尽可能的小,比如一些连续型的数据(身高、体重)几乎不可能百分百得预测准确,因此误差越尽可能的小就是一个优秀的模型。

R2 :可解释方差的回归评分函数 (explain_varicance_score)
R2 = 1 - ( ∑ ( 预测值 - 真实值 ) 2 / ∑ (真实值 - 平均值) 2 )

设有m个样本:
分子:1/m * ∑ ( 预测值 - 真实值 ) 2 = 平均平方误差
分母:1/m * ∑(真实值 - 平均值)2 = 方差(平均绝对误差 )

如果是完美预测无误差,预测值 - 真实值= 0,即:平均平方误差=0
∴ R 的最大值 = 1-0 =1

如果很多预测值不准,则平均平方误差值会变得无穷大,而方差是一个固定值,无穷大除以固定值还是无穷大。
∴ R的取值范围是 (-∞,1),R越接近1,说明预测结果越好。

3153092-d5aa6f991304c9d3.png
模型效果判断
3153092-e113e9cc4a995954.png
总结

思考:回归模型的评估能不能使用ROC?为什么?提示:混淆矩阵。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eixin_34194359/article/details/87116054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