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清华和斯坦福,还是找不到工作的背后

版权声明:转载需注明出处 https://blog.csdn.net/suoxd123/article/details/88385166

缘起

  最近一部比较火的连续剧叫《都挺好》,家里人看了强烈推荐我看,认为其中部分角色的人格设定跟我特别相似,然后就陪着家里人一起,一口气从头开始刷了10集。
  故事是围绕一家三个子女对待老人的方式展开的,老大儿子清华大学毕业后读了斯坦福,最终定居美国;老二儿子学业不精但也善于察言观色,最终在妈妈的帮助下也算小康家庭;老三女儿在重男轻女的家庭里从小受尽歧视,最终靠自己本事实现了财务自由。
  其中有不少地方,个人感觉电视剧跟电影比还是过于粗糙或者剧情有一些不合理的地方,毕竟电视剧较长的时间很难做到每个剧情都考究和NG,当然本文重点不是这个,暂且不展开。比如,老大奔丧回到美国,在机场见到媳妇时表情特别伤感,回到家就很开心的把家里人带来的礼物拿给媳妇,剪辑痕迹太明显或者感情接不上。

故事

  老大因为母亲去世所以回国奔丧,但接到家里电话的当天跟自己上司约了一个家庭聚会,但老大没跟上司做解释也没进行电话沟通,最终从国内回来后在上班的第一天就被解雇,然后迟迟好些日子找不到工作,甚至都去应聘了一线销售岗位,但最终还是由于岗位不匹配或者需要销售经验而没能应聘成功。
  老大媳妇劝他先找份工作过渡一下,先有收入保证家庭的开销,也跟举例说自己的同学都有送快递、送外卖、做体力活的,他也应该放下身段去找一份工作;老大自己的意思是,现在没到山穷水尽的时候,自己不想去做那些靠体力赚钱的工作。
  家里人看到这里时候,对这个桥段有些争议,一方面觉得美国名校怎么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觉得老大就是个书呆子,太在意面子了,然后对这事不理解,今天文章就说说老大的这个斯坦福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的事情的个人理解。

分析

  老大媳妇的思路很好理解,毕竟不当家不知柴米贵,考虑问题比较现实,斯坦福高材生的光环又不能当饭吃,家庭开销还是要赚钱有收入才行。虽然靠体力劳动赚钱没有体现其个人价值,但日子还是要继续,家庭还是要有收入,毕竟还有房贷,保险以及家庭日常开销,即使做别的工作赚的少,也总比没有强。
  老大想法其实也不难理解,先不说没找到销售工作的事,其实就算应聘成功了也不一定会马上去。这里就涉及一个机会成本的概念,所谓机会成本就是放弃了的最大代价。举个例子,如果一份可以体现自己正常价值的工作月薪是1万,那就算不能完全体现价值,只要还是靠这个专业能力吃饭,月薪也是市场上该职位的平均值,没有1万也有个8-9千;但是,如果失业后立马有个工资1千的工作,他应该去吗?一开始当然不去,那什么时候去?就是老大说的山穷水尽时候再去。事实上工作遍地是,只要你愿意,随时都可以找到,哪怕早上起床扫大街,去酒店打扫卫生,甚至拾荒、乞讨都算一份工作。
  举个例子,如果预期1个月找到新工作,预计新工作的工资8千,失业第一个天如果接受了工资1千的工作,那他的机会成本就等于8千,相当于用8千的成本得到了一个1千的工作,即使他做了这份工作也不太可能做长久,而且也可能整天不开心。
  那什么是山穷水尽呢?如果由于市场环境不好,其个人价值在这个时候就只有1千,换句话说现在失业率太高,原来1万的工作没有了,或被原来更高工资的人取代了,现在他这个水平的人都市场价值就1千,做别的行业得到的薪资差不多也是1千,这个时候就是山穷水尽的时候。或者,如果自己家里还有一两个月马上就要断粮了,或者如果自己一周内不出去工作就要破产了,这个时候就是山穷水尽。

总结

  所以,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需要时间来找一份能体现自己价值,同时也能为自己的价值买单的企业。当然这个过程也有个时间权衡,当工作岗位给的价值体现已经达到自己预期的多大比例时开始接受,这个要看自己的时间和实际情况做决定。
  之前看过一个关于做决定的最优时间的百分比,就是如果不能回头,什么时候选择到最优的概率最大,这个时间值是37%。换句话说,如果预期100天内找到工作,那么前37天只投简历不做决定,从第38天开始,如果有遇到接近或者超过之前37天里最让自己满意的工作,那个工作就可能是你能找到的最好的工作,或者你最应该选择的工作。当然,人生没有回头路,无法通过多个平行空间的自己对所有选择进行穷尽和比较,最优只是一个数学上的最大概率的说法。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suoxd123/article/details/88385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