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企业集成平台的架构设计

来自软考论文

论企业集成平台的架构设计

 

三、选择合适的应用集成平台

 

      介绍目前,开放式(开源)企业应用集成的规范和平台的主流技术有两种: - 种是微软公司的COM+组件对象模型规范和Windows . NET平台,另一种是SUN公司的EJB规范服务器端组件模型和J2EE平台。解决选择在平台的选择上我进行了反复的比较,最后选择了J2EE 平台.原因*3因为J2EE平台的开放性(开源)与支持异构性支持异构环境,可移植性,支持的广泛性被广泛接受。对企业现有遗产系统的继承性和技术优势等(意思是现在公司使用就是java相关的架构。更重要的是它具跨平台PC端和移动端的功能 实际公司的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是运行在Linux服务器上的,PDM (产品数据管理)系统用的则是Microsoft Windows NT(New Technology)操作系统,  E- mail是Microsoft的Exchange Server,  这些应用使用不同的操作系统和平台,对比而微软的. NET只能用在Windows的操作系统的。结论所以基于公司的实际,J2EE 平台是合适的选择。缺点选择J2EE平台存在的问题在于,一是成本相对比较高。二是公司的IT人员对JAVA还不熟练。  为此,(解决缺点)我在确定选用该平台后,先了解该平台的软件构成(意思就是大致知道需要安装什么软件),只购买了我们需要的开发软件,从而节省了成本。对JAVA则安排了几次培训,使IT人员能很快地上手用JAVA开发程序。400

 

 

企业系统集成分类:

 

交互型系统(System of Engagement)与记录型系统(System of Record)

企业微服务架构的引入主要集中在以下两类系统:

记录型系统定义是指传统的应用系统,对应用所关注领域的信息进行增删改查作为应用的核心能力。如CRM(客户关系管理)、ERP企业资源计划、OA办公自动化等系统。缺点记录型系统使用的往往是一些传统的经典IT技术构建,往往更难改变,其集成难度也较高。

交互型系统定义是指以与用户交互为主要目的而开发的应用系统。如各种移动应用、微信、微博等等。优点交互型系统更多地会采用现代的各种新技术语言及运行时部署,具体高度的敏捷性,通过简单的现代化连接即可实现集成。

注:敏捷性,是指企业在不断变化、不可预测的经营环境中善于应变的能力。

 

系统集成中的问题与原则:

部分系统无法重构为微服务架构:例如非常老旧又缺乏维护的系统,解决对此类系统可以采用“如果应用无法被打破,就不要试图解决它”的策略,其中SOA资产重用化是更佳的解决方案。

原有系统无法改变数据存储方式:对这种情况,分析)第一,需要考虑如果数据仍然保持烟囱式(单体)或集中式存储,那对应用进行微服务化是否具有业务价值第二,切分数据库是否会导致事务性一致性问题并进而影响系统的稳定性;第三,考虑应用能否采用如BASE、CQRS等模式解决数据的一致性问题。

注:BASE模式(接受临时的不一致,采用最终一致性

    CQRS模式(操作和查询分离,读写分离)

原有系统如何融入微服务架构:在原有系统中剥离部分功能并重构为微服务时,如何实现微服务与原有系统在高可用性上的隔离,如果原有系统与微服务的扩展性不匹配又如何处理?这些问题微服务重构前需要考虑清楚。

 

 

 

微服务转型

采用微服务架构意味着以更复杂的运维环境为代价,快推出市场。大部分企业都有大量遗留的应用系统,通常情况下企业不会全新构建一个完整的应用,是对已有应用进行重构或希望能尽量重用已有代码

 

 

 

 

企业应用集成解决方案:

应用集成和重构方面,我们的团队对项目中可能的微服务进行了梳理:(1)每个REST服务是一个潜在的微服务;(2)每个SOAP web服务或EJB是一个潜在的微服务,特别是无状态的session bean,需要将面向功能的接口重新设计为面向资产的接口,并使接口转变为RESTful形式;(3)使用领域驱动设计(domain-driven design)发现企业资产,这些资产可能是微服务。

数据集成和重构方面,我们的团队通过以下方式:(1)寻找与其他数据关联不大的数据孤岛解释检查系统的实体-关系图;如果有与其他数据断开的数据,作为一个潜在的数据重构点;(2)数据表非规范化找到高规范化数据库中非规范化一些数据表 , 重组为更大的逻辑块,其目的是增加数据冗余度使其更容易被打破;(从而便于构建独立的数据库微服务)(3)反向批数据更新数据重构失败时可批量地将新数据反向导回旧的数据模式;(4)使用主数据管理,对被广泛使用的数据实体组成一个单一的一致性视图,并开发相应的微服务与主数据一起工作;

补充理解:主数据管理重要性:保证企业内各单位系统信息编码标准的高度唯一性,另一方面为企业未来数据仓库建设奠定基础保障,为各系统数据标准化导入、多维统计分析工作创造先决条件。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qq_41479464/article/details/93614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