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次失败的沟通,来聊聊技术人员沟通中常见的几个问题

前言

大多数软件开发人员最希望做的事就是,躲在一个角落里,静静的写代码。但现实是残酷的,与他人交流和沟通是当前软件开发人员必备的能力。经常看到一个技术人员与一个产品经理争论,PM:你这功能是怎么开发的?DEV:就是按你提的需求做的啊,是你需求有问题。OK,只要到了这一步,基本就会演变成相互质疑能力,不欢而散,甚至有可能变为真人PK。本文就结合模拟的一次失败的沟通,来聊聊沟通中常见的问题。

背景

不少人书读了不少,理论也都了解,但真正亲身经历时往往都抛到脑后,成为基因的傀儡。

这次模拟的失败沟通是在一个小型会议发生的,参会者不多,大概五六个吧,有一位是高层管理人员,其余都是软件技术骨干以及部门中层。本来一切都没有什么特别的,会议主要议题就是系统模块化的下一步工作。首先高层C和业务部门B表达一下市场对于模块话的需求,然后是A作为软件技术部门来介绍当前情况,目前系统的实际架构和本来的规划。

A:系统本身已经是模块化了啊
B:就提模块化了?那能直接卖么?
A:一脸无奈,然后试图解释目前的架构是怎么实现模块化,什么微服务啊,中间件,组件化啊,巴拉巴拉一大堆。
B: 也很无奈,表示你到底说了个啥,到底能不能单独卖?
A:能啊,但是需要目前系统业务支持,需要XX业务,需要XX基础信息支持。。。。又是一大堆。
B:那就是不能卖啊,还是没有达到模块化
A:咱们系统定位就是需要跟业务有一定耦合啊,与业务彻底解耦,也不是导致领域扩大,竞争者大幅增加。。。。
B:你只需要将精力集中在技术上,业务问题我们负责
A:业务和技术一定要相互配合啊,这样能降低反馈环节,提速增效。
B:。。。。。。总之你是错的
A:。。。。。总之你是错的

后面话题就彻底乱了,讨论了半小时最后也没有直接的结论。现在回想起来也是十分的搞笑,两人一直不在一个频道上,也不试图相互理解,但在特殊的环境下,视角会受到限制,进入到证明对方是错误的状态。

此次沟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定义问题:双方对于要讨论的东西(模块化)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和定义。
PS:10分钟内,问1000个软件技术人员什么是模块化2遍,你会得到1500个答案。
视角问题:沟通仅从自己出发,对于对方的角色和视角认知不够。
姿态问题:总是在防卫,随时准备战斗。
方式问题:先给人贴标签,对人不对事。
场合问题:注意沟通的环境以及沟通对象不同,这次沟通是在会议上,尤其是由高层领导在场,谁也不想承认自己的错误,都试图在理解自己

怎么办

时刻警醒,注意区分X/Y 问题以及共同定义问题

Stack Overflow 上有个问题,问的是“怎么截取一个字符串的最后三位?”大家给了一堆答案。突然有个人问:“你为什么要截取字符串的后三位?”他说:“我要找文件的扩展名”。实际上,文件的扩展名不一定是 3 个字符,而且有专门的函数干这个事儿,不需要自己写。这里,取文件的扩展名,这叫 X,取文件名的最后 3 个字符,这叫 Y。他想知道 X,但不知道该怎么说,于是就说成了 Y,导致别人都去解决一个不存在的问题。这叫 X/Y Problem。

适时停下来,跳出证明状态

当进入互相证明状态时,唯一能拯救这次沟通的就是停下来,冷静一下,喝杯水或是洗个脸也好,重新审视一下自己的目的,根据场合和对象调整状态。

试图共情,共享,共利,共识

首先是共情,跟对方相互分享各自的情感,这是一种拉近距离最有效的手段,然后是相互共享自己的观点,在观点中寻求双方共同的利益点,然后不断地循环,一点一点地达成共识。

个人反思

反思并不是只是一次,而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一旦问到你觉得不舒服了,就知道已经来到了正确的地方。

比如本次的反思过程:
为什么会沟通不畅议题偏离?
层次0反思:注意统一沟通中信息的同步,本次没有及时发现沟通中大家对于模块化的定义是不一致的
为什么会进入到互相证明对方是错的状态?
层次1反思:事先的标签对方不懂技术/业务的标签,一直是说教姿态和以说服为目的。
为什么会认为对方是错的,自己是对的?
层次2反思:再一次验证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的观点:人最关心的就是自己,一旦自己的观念没有被他人接受时,本能反应就是证明他们是错的。
为什么没有及时停下来?
层次3反思:过于想让别人来认同自己,缺乏自信的表现。存在焦虑和自卑的情绪。

改进

  • 承认自己的水平有限,不断的完善自己
  • 每次发言前要试图从对方的角度来审视自己
  • 积极主动的认可别人,认可别人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引用

文中不少内容出自一下专栏,就不再一一列出了。

  1. 《技术管理36讲》的34讲
  2. 《左耳听风》的103讲
  3. 《朱赟的技术管理课》的08讲
发布了142 篇原创文章 · 获赞 70 · 访问量 19万+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zhaoenweiex/article/details/89424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