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杀熟?苹果回应:定价权在开发者那

前段时间,一位微博网友发现,在使用滴滴打车时,同样出发点,同样目的地,在同样的时间里,使用不同的手机时,价格却不一样。


这个消息一出来,很多网友表示自己也遇到过这种大数据“杀熟”的情况,网上订酒店也出现不同的价格。就连在线视频会员充值,苹果用户比安卓用户都贵了不少。


那时候有视频网站的客服回应是因为苹果用户购买是国际渠道,苹果会参与抽成。所以那一段时间果酱每次打滴滴都在想,这次乘车比安卓又贵了多少?



大数据杀熟的普遍现象


我身边朋友小白也遇到过。小白经常在外地出差,她每次订酒店都通过某旅行服务网站预订客房,价格一直在300元人民币。一次偶然,他发现用朋友的帐号订酒店是280元人民币,而用自己的账号订同样的房间却是300元人民币。




除了订酒店,在旅游网站上订机票也会被“杀熟”。有用户表示,他习惯在出发前一周每天查看航班的票价走势,以便买到相对便宜的机票,然而每次查看时票价都会上浮,尤其是自己提交订单后再取消,票价会立刻上涨甚至翻倍,给人一种“票源很紧张、价格会越来越贵”的感觉。但是当他匆忙下单后,却发现票价又恢复到最初的低价。




其实互联网数据杀熟,很早以前就被一些企业商家玩过了。其中最受瞩目的就是2000年,亚马逊的 “杀熟” 事件。那时,一名亚马逊用户反映,在他删除了浏览器cookies后,之前浏览过的DVD商品售价从26.24美元降到了22.74美元。


消息一出,亚马逊顿时备受压力,亚马逊CEO贝索斯不得不公开道歉,称这只是向不同顾客展示的差别定价实验,绝对跟客户数据没有关系,一切只是为了测试。如今,一些互联网公司与平台,显然忘记了当年亚马逊有多狼狈,试图卷土重来,再从熟客手里再分一杯羹。



企业商家应该与用户建立信任


互联网公司之所以“会”这么做,还是因内心遏制不住的对利润的渴望,从而不顾商业伦理的底线,玩起了“杀熟”的古老勾当。


互联网的套路高就高在客户不知道,大数据技术帮企业分析、帮企业筛选,只需要利用详细的数据,就能知道你在这个平台上的消费习惯、消费能力以及行为偏好等了然于胸,规避了大多数客户被发现挨宰的可能,往往都是在很偶然的情形下,譬如某次未登录或者新手机注册状态下,才发现了价格上的猫腻。



“杀熟”行为虽然能在短时间内隐蔽地获取一定利益,但用户不会永远被动挨宰,一旦发现了平台的小动作,势必会有所回应。


久而久之,互联网平台的品牌形象就会荡然无存。即便是那些占据垄断地位的互联网巨头,也不能为所欲为,肆意透支用户的信任。不尊重用户的企业,终究走不远。


正如技术哲学专家安德鲁·芬伯格所说,技术并不是一个中立的工具,而是会带有自己的价值观及价值偏好:因为每项技术不是来自真空,而是有特定的场景,比如:技术是由谁开发,为什么开发,技术如何运用。在大数据“宰熟”这事上,技术的运用显然荒腔走板、剑走偏锋,给用户带来了伤害。



在新经济的发展下,一些互联网平台和商家企业,真的应该好好想想,下一步要怎么收复消费者的心了。毕竟“顾客黏着度”是品牌的重要资产,代表认同与信任,一旦失去,不是那么好重建。


对于这种情况,最近苹果终于做出了回应:这完全是“背锅”了,因为定价权100%由开发者掌握。


苹果说,像滴滴和淘宝这类提供实体服务的企业,苹果是不存在收费的,如果是遇上苹果比安卓贵,那和苹果也一点关系都没有。


即使在苹果抽成范围内,也不是所有服务购买都抽成30%,如果订阅服务(比如微博会员,QQ音乐绿钻等)第二年自动续费,那么抽成从30%下降至15%,但很多企业并没有相应的减少消费者支付费用。


对于这种说法,估计还是有很多网友不买账,毕竟很多人确实遇到过苹果比安卓贵,而且续费服务金额也没有减少。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feimawangfmi/article/details/80279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