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图《量子论剑》的构思解析

图1 插图《量子论剑》

    为即将出版的科普大作《量子世界巡游记-来自宇宙的洪荒之力》创作了一幅插画,姑且命名为骰子争霸”O(∩_∩)O。同时也向大家强烈推荐这本书,保证治愈量子力学恐惧症。跃钢老师用非常通俗的语言讲述了生动有趣的故事,展现了各种神奇的量子力学现象/实验,体现了量子力学的思想。

    这幅插图主要是表现书中有关玻爱之争的传奇故事:波尔和爱因斯坦关于量子物理的争论成为世界上最高大的两个科学伟人之间的争论。他们那未必出现在真实时空的,在争论中并肩行走的背影几乎可以成为物理界的一个学术图腾。在他们的争论中,爱因斯坦几乎永远是思想敏锐的质疑者,而波尔则永远是那个胸有百万雄师,举止儒雅的释疑者。他们之间的交锋堪称物理学的巅峰较量,从这些较量中自然流淌出出一大批杰出的物理和哲学思想。——《量子世界巡游记》第六章

    有关玻爱之争,可以阅读更详细的文章:https://www.guokr.com/post/765072/


图2 《量子世界巡游记——来自宇宙的洪荒之力》书籍封面

    玻尔和爱因斯坦关于上帝是否掷骰子的争论,应该是量子力学史上最富有传奇性的故事了,相当于物理界的华山论剑。为这样的故事创作插图,应该算是一幅历史纪实绘画了吧。想起以往的很多表现历史事件的画作,往往都是以写实性技法表现某个具体场景,总显得过于实在,反倒没有突出更本质的东西。玻爱之争的重点并不是他们之间发生的现实细节,而是其争论的传奇性:主题玄奥、招法精妙、过程跌宕、高手众多。绘画创作,并不是要巨细无靡地再现现实景象,而是要重组材料表现更想要表达的内容。若这幅插图也采用历史纪实手法,恐怕还将陷入平淡寻常。

    否定了写实手法,转而想起了 超现实主义 手法。超现实主义这个词看起来挺厉害,其通常的解释往往和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学说联系起来,说得玄乎其玄,显得高大上。在我看来其实并没有那么玄秘,超现实主义绘画就是用现实中存在的东西重组成不现实的景象,然而这种荒诞景象却又可以表现超越物理现实的内心真实,即心理、感受、思想、精神方面的东西,这恰是我想要的。于是,这幅画用玻爱之争有关的现实对象拼接为一幅极富夸张性的不真实图景,浓缩地表达这场世纪之争更本质的真实:其争论内容是物理学的焦点 量子理论 ,主要研究基本粒子尺度下的奇妙现象,却又深刻影响着宇宙宏观尺度表象,其涉事人物都是物理界的顶级大师,星光璀璨,论剑过程招法精妙、跌宕起伏,极富传奇性。

我首先选取了一系列和玻爱之争有关的现实物,包括:

1. 选取了两大阵营中参与论战的关键人物:

哥本哈根学派:

    掌门

    玻尔:早年领悟的绝招是原子能级结构模型(物理教材中必然出现),业余玩足球当上丹麦国脚(守门员),之后展现出无与伦比的领袖魅力,还有雄辩才能(不仅守得住足球的门,还守住爱因斯坦的全部进攻);

    将领

    波恩:绝招是概率波;

    海森堡:绝招是测不准原理;

    泡利:绝招是泡利不相容原理;


图3 年轻版玻尔


图4 教父版玻尔


图5 玻恩


图6 海森堡

图7 泡利


图8 哥本哈根学派群像


爱因斯坦帮:

帮主:

    爱因斯坦:“七十二绝技”——质能方程、光电效应的光量子解释、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引力波、量子纠缠、虫洞...、拉小提琴 ;

大侠:

    德布罗意:绝招为波粒二象性;

    薛定谔:绝招包括薛定谔方程、半死不活的薛定谔猫;



图9 拉小提琴的爱因斯坦


图10 德布罗意


图11 薛定谔


图12 三剑客:爱因斯坦、德布罗意、薛定谔

2. 量子力学涉及的研究对象为微观世界,于是选取晶体阵列这一典型图景来表达微观的尺度;


图13 常见的晶体结构图示


图14 画中的晶体结构表现

3. 量子效应主要体现于微观尺度,但却是宇宙的宏观现象的根源,于是选取星球、星云、星系、黑洞等宏观对象予以表现;


图15 星球


图16 星云


图17 星系


图18 黑洞


4. 为了和书的故事联系起来,选取故事角色放置于景象中;


图19 故事中的三位角色

5.针对论战的主题“上帝是否掷骰子?”,选取骰子予以表现;


图20 上帝之骰

然后,根据这些对象的关联,精心设计了构图。考虑的要点包括:

  • 将两大阵营的角色分布于画面的左右,并面对对方,以表现两大阵营的争锋相对;
  • 位于画面中央的多个星系构成了骰子的形态,这就是上帝之骰,体现了争论焦点“上帝掷骰子吗?”;
  • 哥本哈根学派人多势众,且占据高处俯视爱因斯坦等人,以表现哥本哈根学派占据的优势地位;
  • 哥本哈根学派的几位角色聚集为一个整体,且其造型、肌理具有较高统一性,并且底部的"山体"又像人群,以表现哥本哈根学派是一个具有统一理想追求簇拥者众多的派别;
  • 玻尔位于哥本哈根学派顶部,体现其领袖地位;
  • 海森堡和玻恩占据中间位置,体现他们的中流砥柱地位;
  • 泡利放置到前锋位置,体现其直言快语的进攻个性;
  • 爱因斯坦、德布罗意、薛定谔三者姿态、纹理各不相同,且位置分散,体现出他们并非一个统一的学派,而是因为观点的相似性,在论战中自然聚集到了一起;
  • 爱因斯坦占据中心位置,体现其在论战中的主导地位,也体现他在物理学界占据的泰斗地位;
  • 一系列“黑洞”排列着汇聚到爱因斯坦,体现出爱因斯坦是“黑洞之父”;
  • 爱因斯坦手握小提琴,拉起了宇宙的琴弦,体现其本人的小提琴才能;
  • 德布罗意处于前锋位置,这是考虑到他在论战中首先向哥本哈根学派发难(参考:https://www.guokr.com/post/765072/);
  • 薛定谔旁边伴随着一只半死不活的猫,这就是著名的“薛定谔猫”;
  • 近景的“晶体阵列”,体现量子力学研究的现象源自于微观尺度;
  • 近景的晶体阵列全部由星球构成,且远景过渡到宇宙的宏观图景,体现量子力学是宇宙宏观景象的“洪荒之力”;
  • 运用透视学,将近景的晶体阵列组织为多个层次,以表现尺度的跨越性:从微观粒子到宏观星系;
  • 近景中远处的墨绿色阵列表现为“云”一般的模糊形态,是为了体现微观尺度下粒子存在的方式为“概率云”,它们没有确切的位置,而是以一定的空间概率分布存在;


图21 一组黑洞排列着延伸向爱因斯坦


图22 半死不活的薛定谔猫


图23 “原子/星球阵列”形成多个层次


图24 “概率云”的表现:原子存在方式“电子云”的概念想象图(左);画作中的“云”态阵列(右)





发布了17 篇原创文章 · 获赞 28 · 访问量 4万+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magicbrushlv/article/details/79605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