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盐池甘记畔地下大峡谷洞窟壁画及 有关问题的调研报告

关于盐池甘记畔地下大峡谷洞窟壁画及

有关问题的调研报告

2017年9月始,盐池县大水坑镇东风村附近的地下大峡谷发现古代洞窟壁画的消息在微信上广为流传。一时吸引了不少人到此游览探险。来的人多了,当地村民和一部分文化人便发出呼吁,要求保护和开发这个地方。

2018年3月7日,宁夏文史馆一行7人,在副馆长曾玉强的带领下,来到盐池县大水坑镇东风村,对此进行调研。

这次调研采取的方法是:调阅微信图片和视频资料、召开座谈会、深入大峡谷洞窟实地考察等。

 

一、大峡谷的地形地貌

大水坑镇东风村的所在地叫甘记畔。在村部前面不远,有一条地下大峡谷,深、宽各约100多米、蜿蜒数十公里。峡谷上部地表覆盖着厚厚的沙土层,因常年雨蚀而狼牙错齿;下部则是几十丈深的红砂岩(这种岩石,雨水越泡越酥软,太阳越晒越坚硬,所以,当地人又称为“阳干石”)形成的悬崖峭壁,经雨水冲刷,像血一样殷红。入谷无路,只能在崕坡上艰难攀爬。当地村民形象地说:在这里走路,一只脚踩在阴间,一只脚踩在阳间。

峡谷内,岩石耸立,大自然已将他们塑造成不同的造型:有的如砥如柱;有的似龙似虎;有的若佛若仙;有的类似出水的潜艇;有的犹如恋恋不舍的情侣......还有一个个圆形的黑洞......其实,它们都有名字,分别叫“阎王碥”“望乡台”“水泉峁”“转经楼”“夫妻石”“煮人锅”......

峡谷底部还有一道宽几十米的深涧,有泥流流淌,当泥流在一个叫簸箕掌的地方汇集成堆,等到簸箕掌兜不住它们的压力时,便如水库泄洪一般,轰隆隆决堤而去,声如巨雷......

沿峡谷北崕向东,有一山体挡于谷底中部,这便是“望乡台”。过“望乡台”,便是一道深壕。再越过一道沟洼,便看到沟北的山崖有洞窟存在。

 

二、  洞窟壁画

洞窟一

此洞窟表面看与一般西北窑洞无异。但仔细观察便会发现不同:窟门虽呈拱形,窟室则呈矩形:室宽260厘米,深550厘米,高220厘米。从遗留的建筑痕迹看,窟顶上原有木柱木梁支撑。因年久无人管理,木柱木梁已不见踪影。窟顶的红砂岩有部分坍塌,窟掌积土成堆。使人震撼的是,窟壁的三面全是壁画。可惜破坏严重,残缺不全。即使是较完整的壁画,所绘人物的面部也被人挖涂抹。

窟室每面墙上的壁画从上至下,共有4排。每排应有壁画若干幅(因画面剥落,无法统计)。所见壁画,画面高45厘米,宽41厘米。从画面内容和文字确定这是一组《释迦如来应化事迹》图。在壁画之外的一处墙上,发现有人用硬器划刻了“光绪二十九年”的字样。其风格与壁画迥异,显然,这不是壁画绘制的年代,而是后来者“到此一游”式的壁上题留。

洞窟二

在峡谷崕壁上,还有一个洞窟,由于悬于半山腰,无路可通,所以很少有人进去一探究竟。只是听人传说里面有巨蛇。我们也因条所限,未能进入此洞窟。2017年10月中旬的一天,现在上海某单位供职的盐池藉人士石健镔曾在东风村李伟鹏的帮助下,利用专业攀爬工具,克服种种困难,终于进入该洞窟。据石健镔描述:“......小心地慢慢爬进崕壁洞里,一眼看去,只是满处凿痕和底部厚厚的沙土,由于下面沙土沉积太厚,洞内只能区卷身驱或蹲着。洞内底部两端呈弧线坡度状,洞口坡度更大。由于常年雨淋日晒,所以洞口前端底部硬化,洞内后端底部沙土淤积,洞内地面有许多飞禽干粪和残骨,是野鸽子的天地......遗憾之中有万幸存,在洞口的顶部,竟然还留有两处古人的壁画,这让我惊叹不已。洞口顶部中间留存着长160厘米左右、宽90厘米左右的一块壁画,上面是用两色(黑色和白色)绘制的龙,洞内右侧残留着及不规则呈长条形的一块壁画,上面也是用两色绘制的祥云,顶部沿着阴角处绘有40厘米宽的构成图案,中间是一条或两条龙”——原来,村民们传说的“大蛇”竟是它们!石健镔接着描述道:“壁画里精美的图案复杂而秩序,线条笔直而坚定,壁画上的龙身和龙爪非常清晰,线条流畅大气,壁画上的祥云弧线似一笔画成,可谓大家手笔之风度......”

据石健镔讲,此洞窟宽度及高度都不同,尺寸不一,除洞内前段两侧和顶部有人工开凿的痕迹,洞内后段似乎像是自然形成的洞穴。前段宽度270厘米左右,后段宽420厘米左右;前段高90厘米,中间约高160厘米左右,后段只剩下40厘米左右。

三、保护、研究和利用

1·保护

自发现洞窟壁画以来,到此游览探险的人越来越多。由于峡谷险峻无路,且沟崕土石酥松,极易发生事故。为了防止险情发生,同时也是为了保护洞窟壁画不受进一步破坏,当地政府采取了一些保护措施:一是在危险地段设置警示牌;二是在洞窟门口设置金属防护栏。

2·研究

尚无专业部门和专家对此进行专门研究。但,一些民间热心人士已经对此开展了初步研究。

1)上海人士的研究

石健镔在上海约请他的几位老师和同事共同对他拍摄的洞窟壁画的图片和视频进行了研究。他们是:杨晖(当代艺术家,现居法国)、吴明光(建筑设计师)、薄小波(文汇报记者)、汤光明(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教师)。这几人见多识广,他们对西北地区的古代文明及佛教影响并不陌生。当他们细研视频和图片资料后,得出的结论是:根据谷底洞穴残留壁画上可辨认的“释迦垂迹”“佛救尼犍”等字迹(均为汉字,没有发现西夏文),可知壁画内容是描述释迦牟尼应化事迹。根据壁画的风格、色彩氧化现状及残留人物的冠服特征,和敦煌石窟、榆林石窟各时期的壁画及附近阿尔寨石窟、须弥山石窟壁画进行了比照,初步判定是晚唐时期至西夏早期。崕壁洞穴里顶部出现的龙壁画,与榆林石窟西夏壁画中的龙相似,初步判定是西夏时期的作品。

(2)盐池人士的研究

以刘国君为代表的盐池民间热心人士,曾“三探阎王碥”,对洞窟壁画进行考察研究。他们研究的结果是:释迦如来的故事,最早缘于唐代王勃演绎的《释迦如来成道记》,佛教画师根据王勃的故事绘制成壁画,供在寺庙之中。元代有人将佛教壁画收集整理编绘成册,命名为《释迦如来应化事迹》,明朝再次刻板。到了清朝,有人把《释迦如来应化事迹》图整理成208幅,在每一幅图上都命题画名,形成了较为固定的风格。仔细观察阎王碥洞窟里的壁画,每一幅的左上角或右上角都题写了壁画的名称,而且画面内容也少了许多人物与场景。由此断定,此壁画的绘制年代不早于明代。

3)我们的看法

综合上述两方面的意见,我们初步认为:此洞窟壁画上人物的衣冠发饰,与敦煌唐代壁画有相似风格;壁画左右上角又有四字题名,也具备了明清的一些特征。据此推断,此洞窟壁画应始于唐代,后经历代修缮增补,遂形成这种面貌。

据《新唐书·吐蕃传》记载,唐代贞元十七年(801),吐蕃寇灵州,陷盐州和麟州。“虏将徐舍人”(自称徐茂公之后裔)曾“屯军横槽烽”。在这里,他遇到了被俘的僧人延素,并将其释放。这说明,横槽烽一带,唐时就是一条军事和经济通道,同时也是一条文化通道,常有僧人来往。横槽烽在哪里呢?,据文献记载:横槽烽即横槽原上的烽火台。此烽火台东距盐州九十里,西南距安乐州九十里。我们知道,安乐州就是今天的韦州,盐州就是今天的定边和盐池县城附近。据此推算,大水坑东风村就在横槽原上,正当这条文化和军事通道上。因此,唐代僧人在附近的大峡谷崕壁上开凿洞窟,完全是有可能的。

4)开发利用

看到游览探险的人越来越多,东风村的群众似乎看到了希望。队长李伟鹏代表村民给有关部门写了一封信。信中说:“我们这里常年干旱少雨......经济来源全靠打工填补”。所以建议:“希望能开发阎王碥观光旅游业......这也是为了保护文物、宣传文化。......”他还在信中表态“我要搞旧井改造......搞一千五百亩农业观光园区......种植红杏、紫花苜蓿、黄花、油牡丹等......”这一切,就是“为了让群众致富,让留守儿童有父爱母爱,让孤独老人有人看护,让外出打工的回家创业......”

能不能开发?如何开发?也有两种不同的观点。

以石健镔、冯少帅(著名画家)为代表的一批在外工作的盐池藉人士和他们的上海、北京的师友们都支持开发。他们说:所谓旅游,就是一部分在“此地”住腻了的人到别人住腻了的“彼地”去体验一种自己未曾体验过的风景和风情。东风村大峡谷及其周边环境恢弘大气,其风景风情震撼人心。这里虽然不适宜人类居住,却非常能满足人类“求新、求奇、求变、求险”的本性。特别是对南方游客,有着无法拒绝的吸引力。关键是要宣传出去,让更多的人知道,让有眼光、有能力的人规划、开发。

以刘国君为代表的盐池本地人士觉得单纯开发阎王碥没有多大意义。这里地形复杂,土石酥松,景点单一,远离人群,存在着投资大、风险高等特点。他建议:若要开发,应该与“盐马古道”的旅游开发结合起来,把周边地区都涵盖进去,统一规划,统一建设,打造宁夏全域旅游的东线景观。

我们觉得上述两种意见都有一定的道理。特此全部写出,供有关部门决策参考。

 

2018年3月28日

附:大峡谷航拍视频、洞窟壁画图片及游人视频等资料一组(见手机微信“美篇”)

 

猜你喜欢

转载自www.cnblogs.com/ysx4221/p/90542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