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专题6

78. Subsets

思路1:深度优先搜索:每个位置都有选,和 不选两种选择。退出条件是下标出界。

    public List<List<Integer>> subsetsV3(int[] nums) {
        List<List<Integer>> result = new ArrayList<List<Integer>>();
        List<Integer> list = new ArrayList<Integer>();
        dfs(result, list, nums, 0);
        return result;
    }

    private void dfs(List<List<Integer>> result, List<Integer> list, int[] nums, int idx) {
        if(idx==nums.length){
            result.add(new ArrayList<Integer>(list));
            return;
        }
        dfs(result, list, nums, idx+1);
        list.add(nums[idx]);
        dfs(result, list, nums, idx+1);
        list.remove(list.size()-1);
    }

思路2:使用位操作。有一个二进制数组,对应数组中每个元素是不是选择。例如数组[1,2,3],有一个二进制数组[0,0,0]表示一个元素都不选择;[0,0,1]选择nums[0]元素;[0,1,0]选择nums[1]元素;依次….

    public List<List<Integer>> subsetsV2(int[] nums) {
        List<List<Integer>> result = new ArrayList<List<Integer>>();
        int n = nums.length;
        int total = (1 << n) - 1;// 2^n-1
        for (int i = 0; i <= total; i++) {
            List<Integer> list = new ArrayList<Integer>();
            for(int j=0;j<n;j++){
                if(((i>>j) &1)==1){
                    list.add(nums[j]);
                }
            }
            result.add(list);
        }
        return result;
    }

代码

90. Subsets II

思路:与78的深度优先搜索思路相同,只是要自己试试看哪些情况下出现重复的情况,在深度优先搜索过程中去掉这些情况。
代码

729 My Calendar I

思路:挨个比较
学习:放在map中,floorKey(key):比key小的最大值,ceilingKey(key):比key大的最小的值
代码

611 Valid Triangle Number

思路:这道题目首先会想到用深度优先搜索。每个位置的元素可以选择或者不选择。这样肯定能解决,问题是会超时。这时候肯定是需要观察,找规律。很遗憾,我没找到规律。
学习:条件是: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第三边。如果两个小的边的和>最长的边,那一定符合要求。先确定最大的边:数组排序,下标最大的就是最大的边。
例如数组[2,2,3,4]。如果i=3,接着使用两个指针l=0,r=2;如果nums[0]+nums[2]>nums[3],那么,保持r不变,不断增加l,直到l=r,那这个过程中所有的nums[l]+nums[r]>nums[i]。所以这中间的组合有r-l个。具体来说就是:因为nums[0]+nums[2]>nums[3]符合要求,那么nums[1]+nums[2]>nums[3]肯定符合要求,所以组合数有r-l=2-0=2个。
代码

526 Beautiful Arrangement

思路:深度优先搜索,对于第i个位置,枚举可能使用的数值。可能使用的数值需要满足两个条件: 1 还未被使用;2 能够使得 数值%i=0或者 i%数值=0
学习:思路相同,但是迭代次数更少。
技巧一: backtracing从后面开始,这样每个搜索在失败之前都不会太深,因为较小的数字有更大的机会在他们自己之间被分割。解释是这样的。如果start从小到大,假如 start=1,nums[1]=4 ,那么4%1=0成立;start=4,nums[4]=3,那么4%3=0 或者 3%3=0都不成立;如果start从大到小,假如start=4, nums[4]=3,那么4%3=0 或者 3%3=0都不成立;则就不可能再去判断 nums[4]=3情况下: start=3,2,1的情况了,这样就会减少调用次数。
技巧二:Also I don’t use “visited” boolean array but use swap of an array of 1~N to avoid duplication.第start位能够选择的数字在nums[1~start]这些位置上的数字选择,每当选择一个,就把这个数字放在nums[start]位置上。这样别的位置就不能再选择这个数字了。聪明。

    public int countArrangementV2(int N) {
        if (N == 0)
            return 0;
        int[] nums = new int[N + 1];
        for (int i = 0; i <= N; i++)
            nums[i] = i;
        helper(nums, N);
        return count;
    }
    private void helper(int[] nums, int start) {
        if (start == 0) {
            count++;
            return;
        }
        for (int i = start; i > 0; i--) {
            swap(nums, start, i);
            if (nums[start] % start == 0 || start % nums[start] == 0)
                helper(nums, start - 1);
            swap(nums, i, start);
        }
    }
    private void swap(int[] nums, int i, int j) {
        int tmp = nums[i];
        nums[i] = nums[j];
        nums[j] = tmp;
    }

代码

667 Beautiful Arrangement II

思路:深度优先搜索,为每个位置上取值,再判断是否符合条件。超时。继续观察。想到差值最小是1,最大是n-1.如果 k < n 1 怎么处理?我想到的是随机取。然后就思考不下去了。
学习:如果 k < n 1 ,那就先取k-1个差值:n-1,n-2….,最后的一个差值取1。
1,n,2,n-1,3,n-2,4… ==> Diff: n-1, n-2, n-3, n-4, n-5… k个数有k-1个不同的差值。
例如n=9,k=5,则取数据:1 9 2 8 3 4 5 6 7
例如n=9,k=6,则取数据:1 9 2 8 3 7 6 5 4
代码

238 Product of Array Except Self

思路:这道题目如果允许除法,很简单;如果是O(n^2)也很简单。所有数相乘,只是不乘以对应下标中nums[i]这个数。但是当要求不用除法,O(n)时间复杂度,就没有思路了。
给定数组nums={2,3,4,5}。
结果应该是:

Number 2 3 4 5
结果 1*3*4*5 2*1*4*5 2*3*1*5 2*3*4*1

我思考到这里,就不知道该怎么做了。

学习:学习了一个思路,太鬼才了。在上面的表格中按1分隔,分为从左边乘和从右边乘。
考虑下标i=2,结果应该是2*3*1*5。这个结果可以看做是左边的2*3,和右边的5相乘得到的结果。

Number 2 3 4 5
左边 2 2*3 2*3*4
右边 5*4*3 5*4 5

把空的地方填上1

Number 2 3 4 5
左边 1 2 2*3 2*3*4
右边 5*4*3 5*4 5 1

通过两次循环实现。
如果能看到2*3*4=4*3*2也许能想到从右向左。如果能看到以1分隔,分别是nums[i]左边的数字和右边的数字相乘,也许能想到解决方法把。

    public int[] productExceptSelf(int[] nums) {
        int[] result = new int[nums.length];
        int left = 1;
        for (int i = 1; i <= nums.length; i++) {
            result[i-1] = left;
            left *= nums[i - 1];
        }
        int right = 1;
        for (int i = nums.length - 1; i >= 0; i--) {
            if(i<nums.length-1){
                right = right * nums[i+1];
            }
            result[i] = result[i] * right;
        }
        return result;
    }

代码

565 Array Nesting

思路:像环的检测, Floyd环之前做过。最简单:把每个i遍历一次,比较长度 。做完之后打印一下环,发现一个环内的元素无论从哪个元素开始,得到的长度都相同。例如nums=[5,4,0,3,1,6,2]。对于{5, 6, 2, 0}这样一个环,从下标0开始,长度是4;从下标2开始,长度还是4。所以需要去重,访问过的就不再访问了。提交后发现超时。
学习:这个时候我又在想我的思路错了?是不是还有更好的思路。看了讨论,发现是在去重那里优化。不需要用额外的空间存储是否访问过;访问过的可以标记为-1,因为初始每个元素是在[0,N-1]之间的。
改进的时候有两种:第一计算方式需要改进,这个时候需要重新观察数据。例如238。第二种是去重方式可以优化。例如本题。
学习2:本题还有用并查集解决的。
nums=[5,4,0,3,1,6,2]

index 0 1 2 3 4 5 6
nums 5 4 0 3 1 6 2
parent 0 1 2 3 4 5 6
rank 0 0 0 0 0 0 0

union(0,5):5的父节点是0:parent[5]=0;

index 0 1 2 3 4 5 6
nums 5 4 0 3 1 6 2
parent 0 1 2 3 4 0 6
rank 1 0 0 0 0 0 0

union(1,4):4的父节点是1:parent[4]=1;

index 0 1 2 3 4 5 6
nums 5 4 0 3 1 6 2
parent 0 1 2 3 1 0 6
rank 1 1 0 0 0 0 0

union(2,0):0的父节点是2:rootP=2,rootQ=0,rank[rootQ] > rank[rootP]=>parent[rootP] = rootQ;

index 0 1 2 3 4 5 6
nums 5 4 0 3 1 6 2
parent 0 1 0 3 1 0 6
rank 1 1 0 0 0 0 0

union(3,3):3的父节点是3:parent[3]=3;

index 0 1 2 3 4 5 6
nums 5 4 0 3 1 6 2
parent 0 1 0 3 1 0 6
rank 1 1 0 0 0 0 0

union(4,1):1的父节点是4:parent[1]=4,parent[4]=1 return;

index 0 1 2 3 4 5 6
nums 5 4 0 3 1 6 2
parent 0 1 0 3 1 0 6
rank 1 1 0 0 0 0 0

union(5,6):6的父节点是5:parent[6]=6,parent[5]=0 rank[rootQ] < rank[rootP] =>parent[6]=0

index 0 1 2 3 4 5 6
nums 5 4 0 3 1 6 2
parent 0 1 0 3 1 0 0
rank 1 1 0 0 0 0 0

union(6,2): rootP=0,rootQ=0

index 0 1 2 3 4 5 6
nums 5 4 0 3 1 6 2
parent 0 1 0 3 1 0 0
rank 1 1 0 0 0 0 0

最终有4处的parent都是0,所以长度为4,是最长的环。

[代码]

(https://github.com/Emma123456/leetcodepractice/blob/master/src/array/ArrayNesting565.java)

769 Max Chunks To Make Sorted

思路:刷leetcode,简直就是在找虐。我想到了,题目要求返回最多的分区数量。那如果每个都可以单独分开是最好的。但是不可以。例如nums=[1,0,2,3,4],0和1分开的话,排序就不对了,所以0和1必须在一起。那就是说,如果在当前位置i,如果arr[i+1]以及之后的数字都大于0到i位置的元素,那么就能分隔。这样的话,需要O(n^2)的复杂度。应该可以简化。
学习1:因为所有左边的元素 < 右边元素的时候可以形成新的分区,也就是说如果对于i下标:左边元素的最大值 < (i+1)到(n-1)位置的最小元素 =>可以形成新的分区。学习到的思路就是:用maxOfLeft数组,记录当当前位置最大值;而不是拿一个变量找全局最大值。

public int maxChunksToSorted(int[] arr) {
        int n = arr.length;
        int[] maxOfLeft = new int[n];
        maxOfLeft[0] = arr[0];
        for (int i = 1; i < n; i++) {
            maxOfLeft[i] = Math.max(arr[i], maxOfLeft[i - 1]);
        }
        int[] minOfRight = new int[n];
        minOfRight[n - 1] = arr[n - 1];
        for (int i = n - 2; i >= 0; i--) {
            minOfRight[i] = Math.min(arr[i], minOfRight[i + 1]);
        }
        int chunksCount = 0;
        for (int i = 0; i < n - 1; i++) {
            if (maxOfLeft[i] <= minOfRight[i + 1])
                chunksCount++;
        }
        return chunksCount + 1;
    }

学习2:用一个max数组保存到当前位置最大的元素,每个位置的最大元素和已经排序好的数组中的元素比较,如果max[i] = sorted[i],那在这个位置就可以分割。

nums: 1 0 2 3 4
max: 1 1 2 3 4
排序好的数组: 0 1 2 3 4
下标: 0 1 2 3 4

在题目中说明arr[i] 在 [0,arr.length - 1]所以排序后的数组一定是0,1,2,….n-1。就可以进一步省略max数组,只需要max变量。这里就是重点理解 max==i。max是到目前位置的最大值;i是排序好以后i位置元素的值。

    public int maxChunksToSortedV2(int[] arr) {
        int count = 0;
        int max = -1;
        for (int i = 0; i < arr.length; i++) {
            max = Math.max(max, arr[i]);
            if (max == i) {
                count++;
            }
        }
        return count;
    }

代码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flying_all/article/details/79441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