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fs面试重点

数据块大小

理论上,磁盘传输速率越快,则块应该越大。因为磁盘传输速率变快,则传输时间变短,而传输时间和块的寻址时间要满足一个固定的比率,则应维持原来的传输时间,只有把块加大。

数据块过小:则寻址时间超出了传输的时间,不够经济;

数据块过大:则传输时间太长,程序的io时间耗费过多。

问题:128M是指所有的数据块长度都是128M吗?

错。就是说块的最大长度是128M,如果文件再超出这个长度,就要另外分配一个块。

写数据流程

1)客户端通过Distributed FileSystem模块向NameNode请求上传文件,NameNode检查目标文件是否已存在,父目录是否存在。

2)NameNode返回是否可以上传。

3)客户端请求第一个 Block上传到哪几个DataNode服务器上。

4)NameNode返回3个DataNode节点,分别为dn1、dn2、dn3。(距离,负载)

5)客户端通过FSDataOutputStream模块请求dn1上传数据,dn1收到请求会继续请求dn2,然后dn2请求dn3,将这个通信管道建立完成。

6)dn1、dn2、dn3逐级应答客户端。

7)客户端开始往dn1上传第一个Block(先从磁盘读取数据放到一个本地内存缓存),以Packet为单位,dn1收到一个Packet就会传给dn2,dn2传给dn3;dn1每传一个packet会放入一个应答队列等待应答,应答成功之后才会将packet删除。

8)当一个Block传输完成之后,客户端再次请求NameNode上传第二个Block的服务器。(重复执行3-7步)。

网络拓扑-结点距离计算

HDFS写数据的过程中,NameNode会选择距离待上传数据最近距离的DataNode接收数据。那么这个最近距离怎么计算呢?

距离 = 两个结点到达共同祖先的距离之和。

共同祖先有:机架,集群,数据中心。

读数据流程

1)客户端通过Distributed FileSystem向NameNode请求下载文件,NameNode通过查询元数据,找到文件块所在的DataNode地址。

2)挑选一台DataNode(就近原则,然后随机)服务器,请求读取数据。

3)DataNode开始传输数据给客户端(从磁盘里面读取数据输入流,以Packet为单位来做校验)。

4)客户端以Packet为单位接收,先在本地缓存,然后写入目标文件。

NN和2NN工作机制

思考:NameNode中的元数据是存储在哪里的?

首先,我们做个假设,如果存储在NameNode节点的磁盘中,因为经常需要进行随机访问,还有响应客户请求,必然是效率过低。因此,元数据需要存放在内存中。但如果只存在内存中,一旦断电,元数据丢失,整个集群就无法工作了。因此产生在磁盘中备份元数据的FsImage。

这样又会带来新的问题,当在内存中的元数据更新时,如果同时更新FsImage,就会导致效率过低,但如果不更新,就会发生一致性问题,一旦NameNode节点断电,就会产生数据丢失。因此,引入Edits文件(只进行追加操作,效率很高)。每当元数据有更新或者添加元数据时,修改内存中的元数据并追加到Edits中。这样,一旦NameNode节点断电,可以通过FsImage和Edits的合并,合成元数据。

但是,如果长时间添加数据到Edits中,会导致该文件数据过大,效率降低,而且一旦断电,恢复元数据需要的时间过长。因此,需要定期进行FsImage和Edits的合并,如果这个操作由NameNode节点完成,又会效率过低。因此,引入一个新的节点SecondaryNamenode,专门用于FsImage和Edits的合并。

NN和2NN工作机制,如图3-14所示。

. 第一阶段:NameNode启动

(1)第一次启动NameNode格式化后,创建Fsimage和Edits文件。如果不是第一次启动,直接加载编辑日志和镜像文件到内存。

(2)客户端对元数据进行增删改的请求。

(3)NameNode记录操作日志,更新滚动日志。

(4)NameNode在内存中对数据进行增删改。

第二阶段:Secondary NameNode工作

        (1)Secondary NameNode询问NameNode是否需要CheckPoint。直接带回NameNode是否检查结果。

        (2)Secondary NameNode请求执行CheckPoint。

        (3)NameNode滚动正在写的Edits日志。

        (4)将滚动前的编辑日志和镜像文件拷贝到Secondary NameNode。

        (5)Secondary NameNode加载编辑日志和镜像文件到内存,并合并。

        (6)生成新的镜像文件fsimage.chkpoint。

        (7)拷贝fsimage.chkpoint到NameNode。

        (8)NameNode将fsimage.chkpoint重新命名成fsimage。

DataNode工作机制

1)一个数据块在DataNode上以文件形式存储在磁盘上,包括两个文件,一个是数据本身,一个是元数据包括数据块的长度,块数据的校验和,以及时间戳。

2)DataNode启动后向NameNode注册,通过后,周期性(1小时)的向NameNode上报所有的块信息。

3)心跳是每3秒一次,心跳返回结果带有NameNode给该DataNode的命令如复制块数据到另一台机器,或删除某个数据块。如果超过10分钟没有收到某个DataNode的心跳,则认为该节点不可用。(心跳帧:DataNode->NameNode)

4)集群运行中可以安全加入和退出一些机器。

猜你喜欢

转载自www.cnblogs.com/chxyshaodiao/p/124259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