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程序员六点思考的评论

【收到一封有深度来信,在原信中直接加入我的评论作为回复。】

最近又遇到了新问题,犹豫了多次才发邮件。犹豫的原因是没有自信,不知道其他人会不会有这个问题。

首先是我最近的思考:

1.看程序的时候可以本地跑起来debug看,如果本地环境跑步起来呢?以前过于依赖debug,总是一步一步的看,想每一步都看的很明白,很精细。如果本地坏境跑不起来,就不知所措,感觉进行不下去了。现在慢慢的感觉到要靠自己的知识和逻辑去看程序,按照正确的逻辑程序是干啥的就是干啥的,不会有偏差,没必要进行一步步的debug,应该一个模块一个模块的看,在关键处打日志,通过日志验证自己的想法,并验证执行结果是否正确。如果线上也访问不了,只能通过接口调用调式,这就是前后端分离的思想,比如用postman请求线上,接着看日志,而不是也只依赖于web应用发请求看日志。postman和浏览器是等价的。

【评论】本地debug,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手段,也是入门学习者学习过程中的一个辅助。到调试网络程序时,手段得改变,但曾经练过的“基本功”,还是起作用的,尽管已经进入到了潜意识中。

2.看程序时间有限的情况下,不是要完全弄懂每一步是干嘛的,而是要知道在哪里干什么事。

【评论】读程序时,“干什么”一定优先“怎么干”。尽管有时为了搞清“干什么”,需要从“怎么干”中去分析。一旦说知道了某一块“干什么”,就不在“怎么干”多花注意力。建议将你说的“每一步”,改为“每一块”。

3.把一个个的线程想象成形象的有生命的个体。

【评论】这个比喻我喜欢。

4.分次付需求复盘:配置文件的修改要及时记录下来。修改一个东西要考虑到对其他东西的影响。对于多层调用的返回return,只是返回了一个值,并不会结束上层调用流程,需要注意,不能想当然。

【评论】工程中的很多规范要求自有道理。重要的是,这都是前人付出代价后总结出来的。自己进坑后醒悟也不晚。

5.不管是是否干技术,或者做其他的,都不能懈怠,都是一份付出一分收获的道理,永恒不变。

【评论】其实体会一下,特定技术中的原则、原理,难道不也是适用其他领域中的吗?大道就是这样。用心做每一件事,做个有心人,被限制的可能就会越来越小。

6.你再怎么看书,再怎么经历,再怎么实践,本我没有发生改变,你还是以前的你,只不过是表面发生了改变,一旦这种外在努力停滞,人马上又会回退到以前的状态。所以改变要从内心开始改变,改变本我,而不是迫于各种压力被迫的表面努力改变。

【评论】要看到改变的长期性和反复性。最近刚学了“自我发展”,多说一点。先从“主体”和“客体”说起。所谓“主体”是和你自成一体以致于在你的认识中和你分不开的东西,而“客体”,是你清楚地意识到,这是与你分离的。比如有人随地吐痰,张口就来,吐前、吐后都意识不到任何不妥,在意识当中一点都不去考虑,随地吐痰这件事,就是主体;某一天,做这件事了,觉知到了不妥,这个行为就分离出来了,它就成为了客体。可是下一次,由于习惯,又随地吐痰了,从表现上看,依然还是主体,但有更大的可能,能立刻将其分离出来成为客体。可能会反复多次,不随地吐痰才能真正成为客体。一个人变得更加自省,就是从主体中不断分离出客体的过程。所以,为每一次的知觉喝彩,你能享受到在不完美中的快乐,而你也将渐趋你理想的自己。

对于第六条,我很是苦恼,就像一个曲线一样,波峰波谷来回循环,并不是一条一直上升的曲线。自己也在寻求相关知识,但是结果是自己还不能引导自己。自己是最了解自己的,能感觉到内心的自我没有发生多大变化。不知道如何才能脱胎换骨的变化。

【评论】让量变持续。给更多“主体”成为“客体”的机会。

发布了2352 篇原创文章 · 获赞 4820 · 访问量 886万+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sxhelijian/article/details/88987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