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保姆级超详细重点知识笔记!

1. NoSql特点

  • 方便扩展(数据之间没有关系,很好扩展)
  • 大数据量高性能(Redis一秒写8万次,读取11万次,NoSql的缓存记录集,是一种细粒度的缓存,性能高)
  • 数据类型多样,不需要事先设计数据库,随取随用



2. Redis概述

Redis是什么?

Redis(Remote Dictionary Server ),即远程字典服务!

是一个开源的使用ANSI C语言编写、支持网络、可基于内存亦可持久化的日志型、Key-Value数据库,并提供多种语言的API。

免费和开源,是当下最热门的NoSQL技术之一!也被人们称之为结构化数据库!

Redis能干嘛?

  • 内存存储、持久化,内存中是断点即失,所以说持久化很重要(rdb、aof)
  • 效率高,可以用于高速缓存
  • 发布订阅系统
  • 地图信息分析
  • 计时器、计数器(浏览量!)

特性

  1. 多样的数据类型
  2. 持久化
  3. 集群
  4. 事务



3. Redis安装

步骤

  1. 下载Redis-6.2.1.tar.gz到Linux的/opt/redis目录下并解压

  2. make && make install 安装redis

  3. redis安装成功的默认路径:/usr/local/bin

  4. 将redis的配置文件拷贝到此路径下一份,为kconfig,我们就用此配置文件进行启动

  5. redis默认不是后台启动,修改配置文件

  6. 启动redis服务!通过redis-server 配置文件/redis.conf启动服务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7. 使用redis客户端进行连接:redis-cli -p 6379

  8. 查看redis进程发现启动成功!

  9. 关闭redis服务:shutdown




4. Redis-benchmark

介绍

benchmark是一个官方自带的压力测试工具!

简单测试

测试:100个并发连接 100000个请求

redis-benchmark -h localhost -p 6379 -c 100 -n 100000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DWOiZlHM-1617641204271)(E:\学习笔记\图片\image-20210329210541944.png)]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sxr99sQj-1617641204272)(E:\学习笔记\图片\image-20210329211204788.png)]




5. Redis基本知识

基本知识

  1. Redis默认有16个数据库,默认使用的是第0个,可以采用select+数字进行切换数据库操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nqcYEM86-1617641204275)(E:\学习笔记\图片\image-20210329211846495.png)]

  2. 查看数据库所有的key:**keys ***

  3. 清空当前数据库:flushdb

  4. 清空全部数据库:flushall

  5. Redis是单线程的!Redis是基于内存操作,CPU不是redis性能瓶颈,Redis的瓶颈是机器的内存和网络带宽,既然可以使用单线程来实现,就使用单线程了。

一个疑问:为什么redis是单线程还这么快?

​ redis是将所有的数据全部放在内存中的,所以使用单线程去操作效率就是最高的。多线程CPU会频繁上下文切换,这是一个耗性能的操作,对于内存系统来说,如果没有上下文的切换效率就是最高的,多次读写都是在一个CPU上,在内存情况下这是最佳的方案!



5.1 Redis-Key基本命令

  1. **keys ***:查看所有的key
  2. set key value:设置key的值为value
  3. get key:查看key值
  4. move key 1:移动当前的key到库1
  5. expire key 10:设置key的过期时间是10秒
  6. ttl key:查看当前key的剩余时间
  7. type key:查看当前key的类型


5.2 五大数据类型

5.2.1 String

  1. append key1 “ranhaifeng”:追加字符串ranhaifeng到key1尾,如果当前key1不存在,就相当于setkey了

  2. strlen key1:获取key1的字符串长度

  3. incr key1:key1自增+1

  4. decr key1:key1自减-1

  5. incrby key1 10:key1自增+10

  6. incr key1 10:key1自减-10

  7. getrange key1 0 3:截取字符串【0,3】

  8. getrange key1 0 -1:获取全部字符串,和get key1是一样的

  9. setrange key2 1 xx:从key2的1开始替换为xx

  10. setex key3 5 ranhaifeng:设置key3的值为ranhaifeng,过期时间为5秒

  11. setnx key4 ranhaifeng:如果key4不存在,则设置key4的值为ranhaifeng,否则设置不成功(在分布式锁中常常使用)

  12. mset key1 v1 key2 v2:同时设置多个值,key1的值为v1,key2的值为v2

  13. mget key1 key2:同时获取多个值

  14. msetnx k1 v1 k2 v2:msetnx是一个原子性的操作,要么同时成功要么同时失败

  15. mset user:1:name ranhaifeng user:1:age 21:设置1号用户的name是ranhaifeng,age是21

  16. mget user:1:name user:1:age:获取1号用户的name和age

  17. getset db redis:如果不存在值则返回null,如果存在则返回当前的值并设置新值!

  18. 在String中,value除了是字符串还可以是数字!

应用场景

  1. 计数器
  2. 统计多单位的数量
  3. 粉丝数
  4. 对象缓存存储


5.2.2 List

介绍

在redis里面,我们可以把list完成队列、栈、阻塞队列!

所有的list命令都是以l开头!redis不区分大小写命令

常用命令

  1. lpush list one:将一个值one或者多个值插入到列表list头部(左)
  2. lrange list 0 -1:显示list所有值
  3. rpush list v1:将一个或者多个值插入到列表list尾部(右)
  4. lpop list:移除list的第一个元素
  5. rpop list:移除list的最后一个元素
  6. lindex list 1:通过下标1获得list中的值
  7. llen list:返回list的长度
  8. lrem list 1 one:移除在list中的1个one值,精确匹配
  9. ltrim list 1 2:通过下标截取指定的长度,这个list已经被改变了,截断了只剩下截断的元素
  10. lpoplpush list otherlist:移除list的最后一个元素并且将它添加到otherlist
  11. lset list 0 v1:将list中下标为0的值修改为v1,(如果不存在list就报错)
  12. linsert list before/after world other:将other插入到list的world前面/后面

小结

  1. list实际上是一个链表:before Node after,在left和right都可以插入值

  2. 在两边插入或者改动值,效率最高,在中间元素,相对来说效率会低一点。

  3. 应用场景:消息队列、栈



5.2.3 Set

介绍

set中的值是不能重读的

set命令开头都是以s开头

语法

  1. sadd myset hello:myset集合中添加元素hello
  2. smembers myset:查看myset的所有值
  3. sismember myset hello:判断hello是不是在myset中
  4. scard myset:获取myset中的内容元素个数
  5. srem myset hello:移除myset中的指定元素hello
  6. srandomember myset:从myset中随机选出一个元素
  7. spop myset:随机删除myset中的元素
  8. smove myset myset2 ranhaifeng:将ranhaifeng从myset指定移除到myset2
  9. sdiff key1 key2:key1、key2差集
  10. sinter key1 key2:key1、key2交集 共同好友就这样实现
  11. sunion key1 key2:key1、key2并集


5.2.4 Hash

介绍

key-map模型,这个值是一个map集合,本质和String没什么区别

hash命令开头都是以h开头

语法

  1. hset myhash k1 v1:设置myhash中的一个k1的值为v1
  2. hmset myhash k1 v1 k2 v2:设置myhash中的多个值
  3. hmget myhash k1 k2:获取myhash中的多个值
  4. hgetall myhash:获取全部的数据
  5. hdel myhash field:删除myhash中某个key field对应的值
  6. hlen myhash:获取hash表的字段数量
  7. hexists myhash field1:判断myhash中的指定字段field是否存在
  8. hkeys myhash:获取所有的key
  9. hvals myhash:获取所有的值
  10. hincrby myhash filed3 1:指定field3的增量为1
  11. hdecrby myhash field3 1:指定field3的减量为1
  12. hsetnx myhash field4 hello:如果不存在则设置field4的值为hello,如果存在则不行

应用

hash存储变更的数据,例如用户信息等经常变动的信息。hmset user:1:name ranhaifeng user:2:age 12,hash更适合于对象的存储,而String更加适合字符串的存储。



5.2.5 Zset(有序集合)

介绍

在set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值:zset k1 score1 v1

语法

  1. zadd myset 1 one:为myset中添加一个值one

  2. zadd myset 2 two 3 three:为myset中添加多个值two、three

  3. zadd salary 2500 xiaohong,

    zrangebyscore salary -inf +inf:显示全部用户,从小到大

  4. zrangebyscore salary -inf +inf withscores:显示全部用户并且附带成绩

  5. zrangebyscore salary -inf 2500 withscores:显示工资2500以下的员工升序排列

  6. zrem salary xiaohong:移除xiaohong

  7. zcard salary:获取有序集合中的个数

  8. zrevrange salary 0 -1:从大到小进行排序

  9. zcount myset 1 3:获取指定区间的成员数量

应用

  1. 成绩表、工资表排序
  2. 排行榜应用



5.3 三种特殊数据类型

5.3.1 geospatial

介绍

redis的geo在3.2版本就推出了,可以推算地理位置的信息,两地之间的距离,方圆几里的人。

所有的geospatial命令都是geo开头!

语法

  1. geoadd china:city 120.16 30.24 hangzhou:添加有经纬度的城市杭州

    规则:两级无法直接添加,我们会通过java程序直接一次性引入

    参数:key 值(纬度、经度、名称):有效的经度从-180度到180度,有效的纬度从-85.05112878到85.05112878度,超过这个值会报错。

  2. geopos china:city beijing:获取指定的城市的经度和纬度

  3. geodist china:city beijing shanghai:获取指定的两个城市的直线距离

  4. georadius china:city 110 30 1000 km:以110,30这个经纬度为中心,寻找方圆1000km内的城市

    georadius china:city 110 30 500 km withdist:显示到中心的距离

    georadius china:city 110 30 500 km withcoord count 1:筛选出指定的结果

  5. georadiusbymember china:city beijing 1000 km:找出位于指定元素周围的其他元素

  6. geohash china:city beijing chongqing:将二位的经纬度转换为一维的字符串,如果两个字符串越接近,那么距离越近

实现原理

GEO底层的实现原理其实就是Zset,我们可以使用Zset命令来操作GEO

127.0.0.1:6379> ZRANGE china:city 0 -1   #查看地图中所有元素
1) "chongqing"
2) "xian"
3) "shenzhen"
4) "hangzhou"
5) "shanghai"
6) "beijing"
127.0.0.1:6379> zrem china:city beijing   #移除地图中指定元素
(integer) 1
127.0.0.1:6379> ZRANGE china:city 0 -1  
1) "chongqing"
2) "xian"
3) "shenzhen"
4) "hangzhou"
5) "shanghai"



5.3.2 Hyperloglog

基数

A={1,2,3,4,5}

B={1,2,3,4,5,5}

基数(不重复的元素个数)=5,可以接受误差!

简介

Redis2.8.9就更新了Hyoerloglog

优点:占用的内存是固定的,2^64不同的元素的基数,只需要废12kb的内存。从内存角度来比较,Hyperloglog是首选。

大概有0.81%的错误率,统计uv任务,可以忽略不计!

语法

pfadd mykey2 i j z x c v b n m :创建一组元素mykey2

pfcount mykey2:统计mykey2的元素的基数数量

pfmerge mykey3 mykey mykey2:合并mykey和mykey2为mykey3

应用

网页的UV(一个人访问多次网站,但是还是算作一个人)

如果允许容错,那么一定可以使用Hyperloglog,如果不允许,就使用set或者自己的数据类型。



5.3.3 Bitmaps

位存储

统计用户信息,登录状态,打卡信息,都可以使用Bitmaps存储,都是操作二进制位来记录,都只有0和1两种状态。

语法(使用bitmap记录打卡) 周一:1 周二:0

  1. setbit sign 0 1:设置周一打卡了
  2. bitcount sign:统计这周打卡记录



6. Redis基本的事务操作

事务

  1. 事务本质:一组命令的集合!一个事务中的所有命令都会呗序列化,在事务执行过程中,会按照顺序执行!
  2. redis单条命令是保证原子性的,但是redis的事务是不保证原子性的!redis事务没有隔离级别的概念
  3. 所有的命令在事务中,并没有直接被执行,只有发起执行命令的时候才会执行,遵循一次性、顺序性、排他性!

语法

  1. multi:开启事务

  2. set k1 v1:命令入队

  3. set k2 v2:命令入队

  4. discard:取消事务,事务中的命令都不会被执行

  5. exec:执行事务

  6. 编译时异常:事务中所有的命令都不会被执行

    127.0.0.1:6379(TX)> set k3 v3
    QUEUED
    127.0.0.1:6379(TX)> getset k3  #错误命令
    (error) ERR wrong number of arguments for 'getset' command
    127.0.0.1:6379(TX)> set k4 v4
    QUEUED
    127.0.0.1:6379(TX)> set k5 v5
    QUEUED
    127.0.0.1:6379(TX)> exec   #所有命令都不会执行
    (error) EXECABORT Transaction discarded because of previous errors.
    127.0.0.1:6379> get k5
    
    

    运行时异常:如果事务队列中存在语法性问题,那么执行命令的时候,其他命令是可以正常执行的,错误命令抛出异常。

    127.0.0.1:6379> set k1 "v1"
    OK
    127.0.0.1:6379> multi
    OK
    127.0.0.1:6379(TX)> incr k1   #错误命令
    QUEUED
    127.0.0.1:6379(TX)> set k2 v2
    QUEUED
    127.0.0.1:6379(TX)> get k2
    QUEUED
    127.0.0.1:6379(TX)> exec   #虽然第一条命令报错了,但是依旧成功了
    1) (error) ERR value is not an integer or out of range
    2) OK
    3) "v2"
    
    



7. Redis实现乐观锁

理解

  1. 悲观锁:很悲观,认为什么时候都会出问题,无论做什么都会加锁
  2. 乐观锁:很乐观,认为什么时候都不会出问题,所以不会上锁!更新数据的时候去判断一下,在此期间是否有人改动数据

Redis监视测试

127.0.0.1:6379> set money 100
OK
127.0.0.1:6379> set out 0
OK
127.0.0.1:6379> watch money    # 监视money对象
OK
127.0.0.1:6379> multi		# 事务正常结束,数据期间没发生变动,这个时候就正常执行成功
OK
127.0.0.1:6379(TX)> DECRBY money 20
QUEUED
127.0.0.1:6379(TX)> INCRBY out 20
QUEUED
127.0.0.1:6379(TX)> exec
1) (integer) 80
2) (integer) 20

测试多线程修改值,使用watch可以当做redis的乐观锁操作!

127.0.0.1:6379> watch money # 监视money对象
OK
127.0.0.1:6379> multi
OK
127.0.0.1:6379(TX)> DECRBY money 10
QUEUED
127.0.0.1:6379(TX)> INCRBY out 10
QUEUED
127.0.0.1:6379(TX)> exec  #执行之前,另外一个线程修改了我们的值,导致事务执行失败!
(nil)

如果修改失败,重新获取值即可: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zrVLbS28-1617641204277)(E:\学习笔记\图片\image-20210330220128961.png)]

应用

秒杀系统




8. Jedis

介绍

  1. Jedis是redis官方推荐的java连接开发工具,使用java操作redis中间件。如果你要使用java操作redis,那么一定要对jedis十分熟悉。

测试

  1. 导入对应依赖

    <!--导入jedis的包-->
    <dependencies>
        <dependency>
            <groupId>redis.clients</groupId>
            <artifactId>jedis</artifactId>
            <version>3.2.0</version>
        </dependency>
        <!--fastjson-->
        <dependency>
            <groupId>com.alibaba</groupId>
            <artifactId>fastjson</artifactId>
            <version>1.2.60</version>
        </dependency>
    </dependencies>
    
  2. 编码测试:

    • 连接数据库

      package com.kuang;
      
      import redis.clients.jedis.Jedis;
      
      public class TestPing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1.new Jedis对象
              Jedis jedis = new Jedis("127.0.0.1",6379);
              // jedis所有的命令就是我们之前学习的所有指令!
      
              // 2.测试连接 输出pong
              System.out.println(jedis.ping());
          }
      }
      

    • 操作命令

      操作事务:

      Transaction multi = jedis.multi();
      try{
              
              
          multi.set("user1",a);
          multi.set("user2",b);
          multi.exec()
      }catch(Exception e){
              
              
          multi.discard();
          e.printStackTrace();
      }finally{
              
              
          jedis.close()
      }
      
    • 断开连接

      jedis.close()
      



9. Sprintboot整合Redis

介绍

在SpringBoot2.x之后,原来使用的jedis被替换为了lettuce。

jedis:采用直连,多个线程操作的话,是不安全的,如果想要避免不安全,使用jedis pool 连接池。

lettuce:采用netty,实例可以在多个线程中进行共享,不存在线程不安全!可以减少线程数量

整合测试

  1. 导入依赖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76cUIRvJ-1617641204278)(E:\学习笔记\图片\image-20210331143332023.png)]

  1. 配置连接

    spring.redis.host=127.0.0.1
    spring.redis.port=6379
    
  2. 测试

    package com.kuang;
    
    import org.junit.jupiter.api.Test;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beans.factory.annotation.Autowired;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boot.test.context.SpringBootTest;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data.redis.connection.RedisConnection;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data.redis.core.RedisTemplate;
    
    @SpringBootTest
    class Redis02SpringbootApplicationTests {
          
          
    
        @Autowired
        private RedisTemplate redisTemplate;
    
        @Test
        void contextLoads() {
          
          
            // opsForValue() 操作字符串 类似Stirng
            // opsForList() 操作list,类似List
            // opsForSet
            // opsForHash
            // opsForZset
            // opsForGeo
            // opsForHyperloglog
    
            //除了基本的操作,我们常用的方法都可以直接通过redisTemplate来操作,比如事务和基本的crud
    
            //获取redis的连接对象
            RedisConnection connection = redisTemplate.getConnectionFactory().getConnection();
            connection.flushDb();
            connection.flushAll();
    
            redisTemplate.opsForValue().set("mykey","kuangshen");
            redisTemplate.opsForValue().get("mykey");
        }
    
    }
    



10. 自定义Redis Template




11. redis.conf详解

介绍

  1. 配置文件unit单位对大小写不敏感!

  2. 网络配置

    bind 127.0.0.1    #绑定的ip
    protected-mode yes  #受保护的模式 
    port  6379  #端口设置
    
  3. 通用GENERAL

    daemonize yes  				               #以守护进程的方式运行,默认是no  我们自己开启为yes
    pidfile /var/run/redis_6379/pid 		 #如果以后台方式运行,那么我们就需要指定一个pid文件
    loglevel notice						 #日志
    logfile ""                                                     #日志的文件位置名
    databases 16					     #数据库的数量,默认是16个
    always-show-logo yes 				#是否总是显示logo
    
  4. 快照:持久化,在规定的时间内,执行了多少次操作,就会持久化到文件.rdb.aof。

    redis是内存数据库,如果没有持久化,那么数据断电即失!

    # 如果900s内,如果至少有1个key进行过修改,我们就进行持久化操作
    save 	900 1
    # 如果300s内,如果至少有10个key进行过修改,我们就进行持久化操作
    save 	300 10
    # 如果60s内,如果至少有10000个key进行过修改,我们就进行持久化操作
    save 	60 10000
    
    #我们之后学习持久化,会自己定义这个测试
    
    stop-writes-n-bgsave-error	yes		#如果持久化出错,是否还需要工作
    rdbcompression	yes				 #是否压缩rdb文件,需要消耗一些cpu资源
    rdbchecksum	    yes 			     #保存rdb文件的时候,进行错误的检查校验
    dir  ./		#rdb文件保存的目录
    
  5. REPLICATION复制:

  6. SECURITY安全:

    • config get requirepass :获取密码
    • config set requirepass 123456:设置密码为123456
    • auth 123456:输入密码登录
  7. 限制CLIENTS:

    maxclients	1000	#设置能连上reids的最大的连接数
    maxmemory<bytes>	#redis配置最大的内存容量
    maxmemory-policy novation	#内存达到上限之后的处理策略
    	1. volatile-lru:只对设置了过期时间的key进行lru(默认)
    	2. allkeys-lru:删除lru算法的key
    	3. volatile-random:随机删除即将过期key
    	4. allkeys-random:随机删除
    	5. volatile-ttl:删除即将过期的
    	6. noeviction:永不过期,返回错误
    
  8. APPEND ONLY模式 aof配置

    appendonly no	#默认是不开启aof模式的,默认是使用rdb方式持久化的,在大部分的情况下rdb完全够用
    appendfilename	“appendonly.aof”	#持久化的文件的名称
    
    #appendfsync always		#每次修改都会sync,消耗性能
    appendfsync everysec	 # 每秒执行一次sync,可能会丢失这1s的数据 
    #appendfsync no	              # 不执行sync,这个时候操作系统自己同步数据,速度最快
    

    具体的而配置,我们在Redis持久化中配置。




12. 持久化RDB操作

持久化

​ Redis是内存数据库,如果不将内存中的数据库状态保存到磁盘,那么一旦服务器进程退出,服务器中的数据库状态也会消失,所以Redis提供了持久化功能。

RDB(Redis DateBase)

在主从复制中,rdb就是备用在从机上面的。

​ 在指定的时间间隔内将内存中的数据集快照写入磁盘,也就是行话讲的Snapshot—快照,它恢复时是将快照文件直接读到内存里。
​ Redis会单独创建( fork )一个子进程来进行持久化,会先将数据写入到一个临时文件中,待持久化过程都结束了,再用这个临时文件替换上次持久化好的文件。整个过程中,主进程是不进行任何I0操作的。这就确保了极高的性能。如果需要进行大规模数据的恢复,且对于数据恢复的完整性不是非常敏感,RDB方式要比AOF方式更加的高效。RDB的缺点是最后一次持久化后的数据可能丢失。我们默认的就是RDB

​ RDB保存的文件是:dump.rdb

​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93OObnPW-1617641204279)(E:\学习笔记\图片\image-20210331161444051.png)]

触发机制

  1. save的规则满足的情况下,会自动触发rdb规则
  2. 执行flush命令,也会出发我们的edb规则
  3. 退出redis,也会产生rdb文件

如何恢复rdb文件数据

只需要将rdb文件放在我们redis启动目录就可以,redis启动的时候会自动检查dump.rdb,恢复其中的数据

127.0.0.1:6379> config get dir
1) "dir"
2) "/usr/local/bin"		#如果在这个目录下存在dump.rdb文件,启动就会恢复其中的数据
127.0.0.1:6379> 

优点

  1. 适合大规模的数据恢复!
  2. 对数据的完整性要求不高

缺点

  1. 需要一定的时间间隔
  2. 如果Redis意外宕机了,最后一次修改的数据就没有了
  3. fork进程的时候,会占用一定的内存空间



13. 持久化AOF操作

AOF(Append Only File)

它将我们所有的命令都记录下来,恢复的时候就把这个文件里的命令全部重新执行一遍。

  1. 以日志的形式来记录每个写操作,将Redis执行过的所有指令记录下来(读操作不记录),只许追加文件但不可以改写文件,redis启动之初会读取该文件重新构建数据,换言之,redis重启的话就根据日志文件的内容将写指令从前到后执行一次以完成数据的恢复工作

  2. AOF保存的文件是:appendonly.aof

  3. 默认是不开启aof模式的,我们需要手动进行配置开启,只需要将appendonly改为yes就开启了!重启redis,就可以生效了!

  4. 如果这个aof文件有错误,这时候,redis是启动不起来的,我们需要修复这个配置文件,redis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工具:redis-check-aof

    (修改成功后,文件正常就可以登录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重写规则说明

aof默认就是文件的无限追加,文件会越来越大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fd7WcFCv-1617641204281)(E:\学习笔记\图片\image-20210331165619447.png)]

如果这个aof文件大于64M,就会fork一个新的进程,来将我们的文件进行重写。

优点和缺点

  1. 优点:
    • 每一次修改都同步,文件的完整性会更加好
    • 每秒同步一次(配置文件默认),可能会丢失一秒的数据
    • 从不同步,效率最高
  2. 缺点:
    • 相对于数据文件来说,aof远远大于rdb,修复的速度也比rdb慢
    • aof运行效率也比rdb慢,所以redis默认的配置就是rdb持久化而不是aof

扩展

  1. RDB持久化方式能够在指定的时间间隔内对你的数据进行快照存储
  2. AOF持久化方式记录每次对服务器写的操作,当服务器重启的时候会重新执行这些命令来恢复原始的数据,AOF命令以Redis协议追加保存每次写的操作到文件末尾,Redis还能对AOF文件进行后台重写,使得AOF文件的体积不至于过大。
  3. 只做缓存,如果你只希望你的数据在服务器运行的时候存在,你也可以不使用任何持久化
  4. 同时开启两种持久化方式
    • 在这种情况下,当redis重启的时候会优先载入AOF文件来恢复原始的数据,因为在通常情况下AOF文件保存的数据集要比RL件保存的数据集要完整。
    • RDB的数据不实时,同时使用两者时服务器重启也只会找AOF文件,那要不要只使用AOF呢?作者建议不要,因为RDB更适合用于备份数据库(AOF在不断变化不好备份),快速重启,而且不会有AOF可能潜在的Bug,留着作为一个万一的手段。
  5. 性能建议:
    • 因为RDB文件只用作后备用途,建议只在Slave上持久化RDB文件,而且只要15分钟备份一次就够了,只保留save 900 1这条规则。
    • 如果Enable AOF,好处是在最恶劣情况下也只会丢失不超过两秒数据,启动脚本较简单只load自己的AOF文件就可以了,代价一是带来了持续的lO,二是AOF rewrite的最后将rewrite过程中产生的新数据写到新文件造成的阻塞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只要硬盘许可,应该尽量减少AOFrewrite的频率,AOF重写的基础大小默认值64M太小了,可以设到5G以上,默认超过原大小100%大小重写可以改到适当的数值。
    • 如果不Enable AOF,仅靠Master-Slave Repllcation实现高可用性也可以,能省掉一大笔lO,也减少了rewrite时带来的系统波动。代价是如果Master/Slave同时倒掉,会丢失十几分钟的数据,启动脚本也要比较两个Master/Slave中的RDB文件,载入较新的那个,微博就是这种架构。



14. Redis发布订阅

介绍

  1. Redis 发布订阅(pub/sub)是一种消息通信模式∶发送者(pub)发送消息,订阅者(sub)接收消息。

  2. Redis 客户端可以订阅任意数量的频道。

  3. 订阅/发布消息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 下图展示了频道channel1,以及订阅这个频道的三个客户端―—client2、client5和client1之间的关系∶

    当有新消息通过PUBLISH命令发送给频道channel1时,这个消息就会被发送给订阅它的三个客户端:

命令

  1. psubscribe pattern:订阅一个或多个频道
  2. pubsub subcommand:查看订阅与发布系统状态
  3. publish channel message:将消息发送到指定频道
  4. punsubscribe pattern:退订所有给定模式的频道
  5. subscribe channel:订阅给定的一个或多个频道的信息
  6. unsubscribe channel:退订给定的频道

测试

订阅端:

127.0.0.1:6379> SUBSCRIBE kuangshenshuo			#订阅一个频道
Reading messages... (press Ctrl-C to quit)			  
1) "subscribe"
2) "kuangshenshuo"
3) (integer) 1
#等待读取推送信息
1) "message"	#消息
2) "kuangshenshuo"	#哪个频道的消息
3) "hello,kuangshen"	#消息的具体内容 
1) "message"
2) "kuangshenshuo"
3) "hello,redis"

推送端:

127.0.0.1:6379> publish kuangshenshuo "hello,kuangshen"		#发布者发送消息到频道
(integer) 1
127.0.0.1:6379> publish kuangshenshuo "hello,redis"			#发布者发送消息到频道
(integer) 1

原理

  1. Redis是使用C实现的,通过分析Redis源码里的pubsub.c文件,了解发布和订阅机制的底层实现,籍此加深对Redis的理解。

  2. Redis通过 PUBLISH、SUBSCRIBE和PSUBSCRIBE等命令实现发布和订阅功能。

  3. 通过SUBSCRIBE 命令订阅某频道后,redis-server里维护了一个字典,字典的键就是一个个频道,而字典的值则是一个链表,链表中保存了所有订阅这个channel的客户端。SUBSCRIBE命令的关键,就是将客户端添加到给定频道的订阅链表中。

  4. 通过PUBLISH命令向订阅者发送消息,redis-server会使用给定的频道作为键,在它所维护的channel字典中查找记录了订阅这个频道的所有客户端的链表,遍历这个链表,将消息发布给所有订阅者。

  5. Pub/Sub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发布(Publish )与订阅(Subscribe ),在Redis中,你可以设定对某一个key值进行消息发布及消息订阅,当一个key值上进行了消息发布后,所有订阅它的客户端都会收到相应的消息。这一功能最明显的用法就是用作实时消息系统,比如普通的即时聊天,群聊等功能。

应用

  1. 实时消息系统
  2. 实时聊天
  3. 订阅 、关注系统
  4. 稍微复杂的场景就会使用消息中间件



15. Redis主从复制

概念

  1. 主从复制,是指将一台Redis服务器的数据,复制到其他的Redis服务器。前者称为主节点(masterleader),后者称为从节点(slave/follower);数据的复制是单向的,只能由主节点到从节点。Master以写为主,Slave以读为主。默认情况下,每台Redis服务器都是主节点;且一个主节点可以有多个从节点(或没有从节点),但一个从节点只能有一个主节点。

  2. 主从复制的作用包括:

    • 数据冗余∶主从复制实现了数据的热备份,是持久化之外的一种数据冗余方式。
    • 故障恢复∶当主节点出现问题时,可以由从节点提供服务,实现快速的故障恢复;实际上是一种服务的冗余。
    • 负载均衡︰在主从复制的基础上,配合读写分离,可以由主节点提供写服务,由从节点提供读服务(即写Redis数据时应用连接主节点,读Redis数据时应用连接从节点),分担服务器负载;尤其是在写少读多的场景下,通过多个从节点分担读负载,可以大大提高Redis服务器的并发量。
    • 高可用基石∶除了上述作用以外,主从复制还是哨兵和集群能够实施的基础,因此说主从复制是Redis高可用的基础。
  3. 一般来说,要将Redis应用于工程项目中,只使用一台Redis是万万不能的,原因如下:

    • 从结构上,单个Redis服务器会发生单点故障,并且一台服务器需要处理所有的请求负载,压力较大

    • 从容量上,单个Redis服务器内存容量有限,就算一台Redis服务器内存容量为256G,也不能将所有内存用作Redis存储内存—般来说,单台Redis最大使用内存不应该超过20G。

    • 电商网站上的商品,一般都是一次上传,无数次浏览的,说专业点也就是"多读少写"。对于这种场景,我们可以使用如下架构:

环境配置

只配置从库,不用配置主库!

127.0.0.1:6379> info replication		#查看当前库的信息
# Replication
role:master		# 角色 master
connected_slaves:0
master_failover_state:no-failover
master_replid:e904eb247a7c26cf76a2e988fe2d39b312792018
master_replid2: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master_repl_offset:0
second_repl_offset:-1
repl_backlog_active:0
repl_backlog_size:1048576
repl_backlog_first_byte_offset:0
repl_backlog_histlen:0

复制3个配置文件,然后修改对应的信息

  1. 端口
  2. pid名字
  3. log文件名
  4. dump.rdb名

修改完毕之后,启动三个redis服务,可以通过进程信息查看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DudlJN2u-1617641204282)(E:\学习笔记\图片\image-20210331220611280.png)]

一主二从

默认情况下,每台Redis服务器都是主节点:我们一般情况下只用配置主机就行了!

一主(79)二从(80、81)

127.0.0.1:6380> slaveof 127.0.0.1 6379	# 找哪台机器当自己的老大
OK
127.0.0.1:6380> info replication
# Replication
role:slave	# 当前角色是从机
master_host:127.0.0.1	# 主机信息
master_port:6379
master_link_status:up
master_last_io_seconds_ago:4
master_sync_in_progress:0
slave_repl_offset:28
slave_priority:100
slave_read_only:1
connected_slaves:0
master_failover_state:no-failover
master_replid:323a68f973174771f4ec16834e2d79b9da7b45f4
master_replid2: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master_repl_offset:28
second_repl_offset:-1
repl_backlog_active:1
repl_backlog_size:1048576
repl_backlog_first_byte_offset:1
repl_backlog_histlen:28



# 主机配置
# Replication
role:master
connected_slaves:0
master_failover_state:no-failover
master_replid:60b45235fe185aa2813e5520233c379642fe7942
master_replid2: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master_repl_offset:0
second_repl_offset:-1
repl_backlog_active:0
repl_backlog_size:1048576
repl_backlog_first_byte_offset:0
repl_backlog_histlen:0
127.0.0.1:6379> info replication
# Replication
role:master
connected_slaves:1
slave0:ip=127.0.0.1,port=6380,state=online,offset=56,lag=1
master_failover_state:no-failover
master_replid:323a68f973174771f4ec16834e2d79b9da7b45f4
master_replid2: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master_repl_offset:56
second_repl_offset:-1
repl_backlog_active:1
repl_backlog_size:1048576
repl_backlog_first_byte_offset:1
repl_backlog_histlen:56
127.0.0.1:6379> info replication
# Replication
role:master
connected_slaves:2
slave0:ip=127.0.0.1,port=6380,state=online,offset=224,lag=1
slave1:ip=127.0.0.1,port=6381,state=online,offset=224,lag=1
master_failover_state:no-failover
master_replid:323a68f973174771f4ec16834e2d79b9da7b45f4
master_replid2: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master_repl_offset:224
second_repl_offset:-1
repl_backlog_active:1
repl_backlog_size:1048576
repl_backlog_first_byte_offset:1
repl_backlog_histlen:224

真实的主从复制是在配置文件中配置的,这样的话是永久的,我们这里使用的是命令是暂时的!

特性

  1. 主机可以设置值,从机不可以设置值,只能读!主机中的所有信息和数据都会被从机保存

    127.0.0.1:6381> get k1
    "v1"
    127.0.0.1:6381> set k2 v2
    (error) READONLY You can't write against a read only replica.		# 只能读不能写
    
    
  2. 主机断开连接,从机依旧连接到主机,但是没有写操作了,如果主机恢复,从机依旧可以直接获取到主机写进去的信息。

  3. 如果是使用命令行来配置主从,如果重启从机,那么它变回主机,只要再次变为从机,立马就可以从主机再获取值

复制原理

  1. Slave启动成功连接到master后会发送一个sync命令

  2. Master接到命令,启动后台的存盘进程,同时收集所有接收到的用于修改数据集命令,在后台进程执行完毕之后,master将传送整个数据文件到slave,并完成一次完全同步。

  3. 全量复制:而slave服务在接收到数据库文件数据后,将其存盘并加载到内存中。

  4. 增量复制:Master继续将新的所有收集到的修改命令依次传给slave,完成同步

  5. 但是只要是重新连接master,一次完全同步(全量复制)将被自动执行,我们的数据一定可以在从机中看到

层层链路

上一个Master连接下一个Slave,这个时候我们也可以完成主从复制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fUa6612Q-1617641204282)(E:\学习笔记\图片\image-20210401102905835.png)]

主机宕机

如果主机断开了连接,我们可以使用命令 slaveof no one让自己变成主机,其他的节点就可以手动连接到最新的这个主节点,如果这个时候主机修复了,并不是恢复主机的身份和链路,只能重新连接。




16. 哨兵模式

概述

  1. 主从切换技术的方法是︰当主服务器宕机后,需要手动把一台从服务器切换为主服务器,这就需要人工干预,费事费力,还会造成一段时间内服务不可用。这不是一种推荐的方式,更多时候,我们优先考虑哨兵模式。Redis从2.8开始正式提供了Sentinel(哨兵)架构来解决这个问题。

  2. 谋朝篡位的自动版,能够后台监控主机是否故障,如果故障了根据投票数自动将从库转换为主库

  3. 哨兵模式是一种特殊的模式,首先Redis提供了哨兵的命令,哨兵是一个独立的进程,作为进程,它会独立运行。其原理是哨兵通过发送命令,等待Redis服务器响应,从而监控运行的多个Redis实例。

  4. 哨兵模式的两个作用:

    • 通过发送命令,让Redis服务器返回监控其运行状态,包括主服务器和从服务器
    • 当哨兵监测到master宕机,会自动将slave切换成master,然后通过发布订阅模式通知其他的从服务器,修改配置文件,让它们切换主机。
  5. 然而一个哨兵进程对Redis服务器进行监控,可能会出现问题,为此,我们可以使用多个哨兵进行监控。各个哨兵之间还会进行监控,这样就形成了多哨兵模式。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Tiv9y3Fl-1617641204283)(E:\学习笔记\图片\image-20210401104135729.png)]

    假设主服务器宕机,哨兵1先检测到这个结果,系统并不会马上进行failover过程,仅仅是哨兵1主观的认为主服务器不可用,这个现象称为主观下线。当后面的哨兵也检测到主服务器不可用,并且数量达到一定值时,那么哨兵之间就会进行一次投票,投票的结果由一个哨兵发起,进行failover(故障转移)操作。切换成功后,就会通过发布订阅模式,让各个哨兵把自己监控的从服务器实现切换主机,这个过程称为客观下线

测试

  1. 配置哨兵配置文件

    # sentinel	monitor	被监控的名称	host	port	1
    sentinel monitor myredis 127.0.0.1 6379 1
    

    1:表示主机挂了,slave投票让谁接替成为主机,票数最多的,就会成为新的主机

  2. 启动哨兵!

    [root@rhfEdu100 bin]# redis-sentinel kconfig/sentinel.conf 		启动哨兵模式
    9670:X 01 Apr 2021 10:53:49.478 # oO0OoO0OoO0Oo Redis is starting oO0OoO0OoO0Oo
    9670:X 01 Apr 2021 10:53:49.478 # Redis version=6.2.1, bits=64, commit=00000000, modified=0, pid=9670, just started
    9670:X 01 Apr 2021 10:53:49.478 # Configuration loaded
    9670:X 01 Apr 2021 10:53:49.479 * Increased maximum number of open files to 10032 (it was originally set to 1024).
    9670:X 01 Apr 2021 10:53:49.479 * monotonic clock: POSIX clock_gettime
                    _._                                                  
               _.-``__ ''-._                                             
          _.-``    `.  `_.  ''-._           Redis 6.2.1 (00000000/0) 64 bit
      .-`` .-```.  ```\/    _.,_ ''-._                                   
     (    '      ,       .-`  | `,    )     Running in sentinel mode
     |`-._`-...-` __...-.``-._|'` _.-'|     Port: 26379
     |    `-._   `._    /     _.-'    |     PID: 9670
      `-._    `-._  `-./  _.-'    _.-'                                   
     |`-._`-._    `-.__.-'    _.-'_.-'|                                  
     |    `-._`-._        _.-'_.-'    |           http://redis.io        
      `-._    `-._`-.__.-'_.-'    _.-'                                   
     |`-._`-._    `-.__.-'    _.-'_.-'|                                  
     |    `-._`-._        _.-'_.-'    |                                  
      `-._    `-._`-.__.-'_.-'    _.-'                                   
          `-._    `-.__.-'    _.-'                                       
              `-._        _.-'                                           
                  `-.__.-'                                               
    
    9670:X 01 Apr 2021 10:53:49.480 # WARNING: The TCP backlog setting of 511 cannot be enforced because /proc/sys/net/core/somaxconn is set to the lower value of 128.
    9670:X 01 Apr 2021 10:53:49.485 # Sentinel ID is 18d82d23f0e3cd70f484ca50d7a35c58dc6b2f16
    9670:X 01 Apr 2021 10:53:49.485 # +monitor master myredis 127.0.0.1 6379 quorum 1
    
    

    如果master节点断开了,这个时候就会从从机中随机选择一个服务器(这里面有一个投票算法)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nkgNhjQI-1617641204284)(E:\学习笔记\图片\image-20210401110650284.png)]

    如果主机此时回来了,只能归并到新的主机下作为它的从机,这就是哨兵模式的规则。

哨兵模式优点

  1. 哨兵集群,基于主从复制模式,所有的主从配置优点,它全有
  2. 主从可以切换,故障可以转义,系统的可用性就会更好
  3. 哨兵模式就是主从复制的升级,手动到自动,更加健壮

哨兵模式缺点

  1. Redis不好在线扩容,集群容量一旦达到上线,在线扩容就很麻烦
  2. 实现哨兵模式的配置其实是很麻烦的,里面有很多选择
port	26379

#哨兵sentinel的工作目录
dir /tep

#哨兵sentinel监控的redis主节点的ip port
#master-name 可以自己命名的主节点名字只能由字母A-z、数字0-9、这三个字符".-_"组成。
# quorum配置多少个sentine1哨兵统一认为master主节点失联那么这时客观上认为主节点失联!
# sentinel monitor <master-name><ip><redis-port> <quorum>
sentinel monitor mymaster 127.0.0.1 6379 2

#当在Redis实例中开启了requirepass foobared 授权密码这样所有连接Redis实例的客户端都要提供密码
#设置哨兵sentine1连接主从的密码注意必须为主从设置一样的验证密码
#sentinel auth-pass <master-name> password>
sentinel auth-pass mymaster MySUPER--secret-o123password

#指定多少毫秒之后主节点没有应答哨兵sentine7此时哨兵主观上认为主节点下线默认30秒
# sentinel down-after-mil1iseconds <master-name><mil7iseconds>
sentine7 down-after-mi1liseconds mymaster 3000o

#这个配置项指定了在发生failover主备切换时最多可以有多少个slave同时对新的master进行同步,
这个数字越小,完成failover所需的时间就越长,
但是如果这个数字越大,就意味着越多的slave因为replication而不可用。
可以通过将这个值设为1来保证每次只有一个slave处于不能处理命令请求的状态。
#sentinel para7le1-syncs <master-name> <numslaves>
sentinel paral1el-syncs mymaster 1

#故障转移的超时时间failover-timeout可以用在以下这些方面:
#1.同一个sentine1对同一个master两次failover之间的间隔时间。
#2,当一个slave从一个错误的master那里同步数据开始计算时间。直到slave被纠正为向正确的master那里同步数据时。
#3.当想要取消一个正在进行的failover所需要的时间。
#4.当进行failover时,配置所有slaves指向新的master所需的最大时间。不过,即使过了这个超时,slaves依然会被正确配置为指向master,但是就不按paralle1-syncs所配置的规则来了
#默认三分钟
# sentine7 failover-timeout <master-name> <mi1liseconds>

sentine1 failover-timeout mymaster 180000

#SCRIPTS EXECUTION

#配置当某一事件发生时所需要执行的脚本,可以通过脚本来通知管理员,例如当系统运行不正常时发邮件通知相关人员。
#对于脚本的运行结果有以下规则:
#若脚本执行后返回1,那么该脚本稍后将会被再次执行,重复次数目前默认为10
#若脚本执行后返回2,或者比2更高的一个返回值,脚本将不会重复执行。
#如果脚本在执行过程中由于收到系统中断信号被终止了,则同返回值为1时的行为相同。
#一个脚本的最大执行时间为60s,如果超过这个时间,脚本将会被一个SIGKILL信号终止,之后重新执行。


#通知型脚本:当sentine7有任何警告级别的事件发生时(比如说redis实例的主观失效和客观失效等等),将会去调用这个脚本,这时这个脚本应该通过邮件,SMS等方式去通知系统管理员关于系统不正常运行的信息。调用该脚本时,将传给脚本两个参数,一个是事件的类型,一个是事件的描述。如果sentine1.conf配置文件中配置了这个脚本路径,那么必须保证这个脚本存在于这个路径,并且是可执行的,否则sentine1无法正常启动成功。

#通知脚本
# sentine1 notification-script <master-name> <script-path>
sentinel notification-script mymaster /var/redis/notify.sh

#客户端重新配置主节点参数脚本
#当一个master由于failover而发生改变时,这个脚本将会被调用,通知相关的客户端关于master地址已经发生改变的信息。
#以下参数将会在调用脚本时传给脚本:
# <master-name> <role> <state> <from-ip> <from-port> <to-ip> <to-port>

#目前<state>总是“failover",
#<role>是“7eader"或者“observer”中的一个。
#参数from-ip,from-port,to-ip,to-port是用来和旧的master和新的master(即旧的slave)通信的
#这个脚本应该是通用的,能被多次调用,不是针对性的。
#sentinel client-reconfig-script <master-name>script-path>
sentinel client-reconfig-script mymaster/var/redis/reconfig.sh



17. 缓存穿透和雪崩

​ Redis缓存的使用,极大的提升了应用程序的性能和效率,特别是数据查询方面。但同时,它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其中,最要害的问题,就是数据的一致性问题,从严格意义上讲,这个问题无解。如果对数据的一致性要求很高,那么就不能使用缓存。另外的一些典型问题就是,缓存穿透、缓存雪崩和缓存击穿。目前,业界也都有比较流行的解决方案。

缓存穿透

​ 缓存穿透的概念很简单,用户想要查询一个数据,发现redis内存数据库没有,也就是缓存没有命中,于是向持久层数据库查询。发现也没有,于是本次查询失败。当用户很多的时候,缓存都没有命中,于是都去请求了持久层数据库。这会给持久层数据库造成很大的压力,这时候就相当于出现了缓存穿透。

缓存穿透解决方案

  1. 布隆过滤器:布隆过滤器是一种数据结构,对所有可能查询的参数以hash形式存储,在控制层先进行校验,不符合则丢弃,从而避免了对底层存储系统的查询压力

  2. 缓存空对象:当存储层不命中后,即使返回的空对象也将其缓存起来,同时会设置一个过期时间,之后再访问这个数据将会从缓存中获取,保护了后端数据源。

    但是这种方法会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如果空值能够被缓存起来,这就意味着缓存需要更多的空间存储更多的键,因为这当中可能会有很多的空值的键;二是即使对空值设置了过期时间,还是会存在缓存层和存储层的数据会有一段时间窗口的不一致,这对于需要保持一致性的业务会有影响。

缓存击穿

  1. 这里需要注意和缓存击穿的区别,缓存击穿,是指一个key非常热点,在不停的扛着大并发,大并发集中对这一个点进行访问,当这个key在过期的瞬间,持续的大并发就穿破缓存,直接请求数据库,就像在一个屏障上凿开了一个洞
  2. 当某个key在过期的瞬间,有大量的请求并发访问,这类数据一般是热点数据,由于缓存过期,会同时访问数据库来查询最新数据,并且回写缓存,会导使数据库瞬间压力过大。

缓存击穿解决方案

  1. 设置热点数据永不过期:从缓存层面来看,没有设置过期时间,所以不会出现热点key过期后产生的啥问题
  2. 加互斥锁:使用分布式锁,保证对于每个key同时只有一个线程去查询后端服务,其他线程没有获得分布式锁的权限,因此只需要等待即可,这种方式将高并发的压力转移到了分布式锁,因此对分布式锁的压力很大。

缓存雪崩

  1. 缓存雪崩,是指在某一个时间段,缓存集中过期失效

  2. 产生雪崩的原因之一,比如在写本文的时候,马上就要到双十二零点,很快就会迎来一波抢购,这波商品时间比较集中的放入了缓存,假设缓存一个小时。那么到了凌晨一点钟的时候,这批商品的缓存就都过期了。而对这批商品的访问查询,都落到了数据库上,对于数据库而言,就会产生周期性的压力波峰。于是所有的请求都会达到存储层,存储层的调用量会暴增,造成存储层也会挂掉的情况。

  3. 其实集中过期,倒不是非常致命,比较致命的缓存雪崩,是缓存服务器某个节点宕机或断网。因为自然形成的缓存雪崩,一定是在某个时间段集中创建缓存,这个时候,数据库也是可以顶住压力的。无非就是对数据库产生周期性的压力而已。而缓存服务节点的宕机,对数据库服务器造成的压力是不可预知的,很有可能瞬间就把数据库压垮。

    双十一:停掉一些服务(保证高可用)

缓存雪崩解决方案

  1. Redis高可用:这个思想的含义是,既然redis有可能挂掉,那我多增设几台redis,这样一台挂掉之后其他的还可以继续工作,其实就是搭建的集群(异地多活)。

  2. 限流降级:这个解决方案的思想是,在缓存失效后,通过加锁或者队列来控制读数据库写缓存的线程数量。比如对某个key只允许一个线程查询数据和写缓存,其他线程等待。

  3. 数据预热:数据加热的含义就是在正式部署之前,我先把可能的数据先预先访问一遍,这样部分可能大量访问的数据就会加载到缓存中。在即将发生大并发访问前手动触发加载缓存不同的key,设置不同的过期时间,让缓存失效的时间点尽量均匀。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lyyrhf/article/details/115451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