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分布式架构-标准

分布式架构的难点:

  • 分布式是被拆成好几个服务了,原来是在一个服务器上直接执行完的代码,现在被拆分到了N个服务器上执行,并且还可能是用了不同的编程语言。因此导致了这个业务的链条变大“又长又复杂”,所以需要在决定使用分布式之前,就要先确定好通信规则,想好监控的问题,这样在遇到问题后才能快速的解决问题。

异构系统的标准问题

  • 复杂的系统,就宛如一个复杂的社会。就像是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所行使的“书同文,车同轨”,让本来规则不同的六国,都使用同一个规范。这样减少了在各个地方之间的沟通,提高了生活和工作的效率。
  • 所以在分布式系统中也需要一个统一的规范,各个系统都遵循这个规范。才能更好的展开合作,提高生产率。

一个好的配置管理,应该分成三层:底层和操作系统相关,中间层和中间件相关,最上面和业务应用相关。
于是底层和中间件层不能让用户灵活修改的,而是只能让用户选择。比如:操作系统的相关配置应该形成模板来让人选择,而不是让人乱配置的。只有配置系统形成了规范,我们才能hold得住众多的系统。

系统架构中的服务依赖性问题

  • 分布式架构下,服务是会有依赖的,一个服务依赖链上某个服务挂掉了,可能会导致多米诺骨牌效应。
  • 如果非关键业务被关键业务所依赖,会导致非关键业务变成一个关键业务。
  • 微服务要求不但要拆分服务,还要为每个服务拆分相应的数据库(避免某个服务把数据库拖死)。

分布式的故障发生概率更大

  • 分布式系统中,机器和服务非常多。相比下比传统单体发生故障的频率更大。
    • 单体系统故障的影响面很大
    • 分布式系统,如果做了隔离和集群可以降低影响
  • 出故障不可怕,恢复时间长、影响面大才可怕
  • 所以分布式系统要做好监控,但也不应该所以指标都监控。因为监控的指标多了等于没有监控,反而增加了看日志检查的时间。

但机器和服务数量越来越多,人类的缺陷就成了瓶颈。因为人无法对复杂的事情做到事无巨细的管理。
只有机器自动化才能帮助人类,也就是,人管代码,代码管机器,人不管机器!

多层架构运维复杂度更大

通常系统被分成四层:基础层、平台层、应用层和接入层

  1. 基础层就是我们的机器、网络和存储设备
  2. 平台层就是我们的中间件层,Tomcat、MySQL、Redis、Kafka之类的软件
  3. 应用层就是我们的业务软件或服务
  4. 加入层就是用户请求的网关,负载均衡或是CDN、DNS等

每一层都会导致整体的问题;
如果没有统一的视图和管理,导致运维被割裂开来,会造成更大的复杂度
在每一层都要有一个统一的标识,在各个层中标记这个请求的先后是哪个请求,方便排查问题

分工不是问题,问题是分工后的协作是否统一和规范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u013795102/article/details/131785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