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分布式架构-起源

为什么需要分布式

  • 随着业务量的增大,并发访问量的增大。系统的压力越来越大,传统的单体应用模式不能承受那么高的并发。
  • 随着业务的多样性增大,再加上敏捷开发。需求出来之后,公式要很快的做出反应,设计、开发、部署上线,让客户用上。并且还不能影响之前已经部署的程序。这一点单体架构就很难实现。

但是,每种架构都是有自己的优势和自己的劣势,单体架构有排查问题快、上手技术难度小、运维简单的优势,是分布式架构所不能比的。
每种架构都有它所适合的场景,根据对应的场景和成本进行对比和权衡。再选择合适的架构即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传统的单体架构,更适合初创小公司。业务量并不是很大的时候,传统的行业。分布式的架构更适合于电商互联网行业(阿里巴巴,微博,12306)。

分布式的发展历史

  1. 20世纪70年代——模块化编程
  2. 20世纪80年代——面向事件编程
  3. 20世纪90年代——基于接口/构件设计
  4. 21世纪——SOA、微服务架构
    随着时间的发展,开发的东西由精细的代码设计层面。到了程序开发和部署的层面。其主要目的还是为了,简化开发(节省开发新功能的时间)。但增加了更多的思想和架构的学习成本。这无形中也给开发这个行业建立了“护城河”。

分布式学习成本增大

在单体阶段,各个功能之间直接通过代码进行调用。A功能通过代码直接调用B功能。是同步调用的方式。
在分布式阶段,则需要第三方的介入(消息中间件MQ),用来在各个服务之间进行消息传递和调用。

  • 需要学习中间件技术(MQ)
  • 需要学习服务发现和注册(ZK)
  • 需要学习一些锁的问题,缓存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u013795102/article/details/131783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