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地.城》读书笔记

书籍简介:

这是一本介绍介绍人、土地和城市的书,由北大金融学教授徐远老师编著。

一句简短的话,送给大家:人类演化的一条轨迹,是更多的人离开土地,汇成城市。

详细读书笔记如下:

第一篇 城市的起源

1.新石器是“容器”

吃不完的食物可以储存,对于古代人类而言,是个巨大的进步。

更加抽象的意义上,房屋、村庄、水库、沟渠都是”储存“的形式,甚至城市,也是一个巨大的容器。

大约在15000年前,人类开始获得比较充足的食物,开始种植,开始驯养家禽,开始聚居,并且开始有了村落。

村庄出现以后,城市似乎就不远了,。城市出现的另一个基本前提,是运输技术的进步。动物的驯化, 舟楫的发明。

2.有容乃大

有容,才有积累,才有延续和进化。一旦开始储存,人们就不再仅仅关心今天的温饱,还可以展望明天了。

静止的村庄:乡村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自给自足。

3.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居民

在城市兴起的过程中,王权是最初的主导因素,商业因素反而是次要的。

漫长的9000年:人类从乡村到城市,花费了漫长的时间,大约9000年,而那时的城市不过是方圆600米左右的小城。

公元前3000年左右这段时间,是人类进步最快的时期之一,唯一可以相提并论的,就是工业革命以来这两三百年的时间。

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居民:商业是现代城市的重要特征,不过在一开始,商业可能是王权派生的。

4.王的商业

分工是城市的产物,有了人群的一定程度的聚集,分工、交换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至于商业,则是随着帝国的兴起而繁荣。

早期的城邦:大约公元前3500-前3000年诞生在两河流域,也就是现在的伊拉克、叙利亚一带。

汉谟拉比法典:城市的大规模聚集是依托于国王的武力和僧侣对于祭拜活动的垄断。

最早的商业城镇:兴起于地中海东岸一带,也就是如今叙利亚、黎巴嫩、以色列境内。一般都不大,面积很少超过一个半天安门广场。

5.战士的城邦

古希腊文明举足轻重的地位,及其对后世文明不可估量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然而,人类的文明史,一点都不文明。

古希腊,欧洲文明的起源:古希腊哲学打开了智慧与思辨之门、欧几里得的几何学、希波克拉提斯的医学

6.第一个大都市的诞生

如果说希腊是古典文化的顶峰,那么罗马则是古典城市的顶峰。

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是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和平、最为持久的征服。

古罗马城之大,不但前无古人,而且至少800年之后才有来者。

倘若做一个对比的话,你会发现2000年前的罗马和今天的美国很相似。

7.站在地中海看世界

城市最早的起源,是在地中海中岸的中东地区。后来随着贸易和战争,文明的中心向西转移到希腊、意大利一带。世界其他地区的发展,一样精彩。

倘若站在地中海的中间看出去,你会发现城市和文明发展的脉络,其实很简单。

站在地中海的中间,南北两侧分别是非洲和欧洲,往西看是浩瀚的大西洋,往东看则是中东地区。在不太远,比较远和很遥远的东方,还有三大文明在孕育,分别是波斯文明、印度文明和中国文明。

8.遥远的东方有三条河

在古老的中华大地上,流淌着长江、黄河、淮河三条大河,三条大河形成广袤平原,是孕育文明的理想场所。新石器和农业革命以后,城市开始出现。

9.城邦混战与诸子百家

周朝的分封而建,和欧洲中世纪的封建制度有很大的不同。在欧洲,至少名义上神权一直凌驾于王权至上,实际上各个王国也受到罗马教廷的制约,而封建诸国的大公都要受到教皇的册封。

我们中国讲究的天人合一,周武王自称天子,王权和神权从而合二为一。

10.历史上的城市化

历史上,人口和土地是最重要的两大生产要素。土地天然是不能流动的,能流动的只能是人口。倘若城乡人口能够对流,生产要素的利用率要好很多,从中也能产生很多的技术进步,这也就难怪唐宋时期的经济如此繁荣。

11.城市是容器,还是磁体?

未来,哪些地方能够有容乃大,成为吸引人们来定居的磁体,并且让人们不愿离去,化他乡为故乡,将决定未来中国城市经济的版图,亦将决定经济进一步的成长的潜力。

城市是容器,更是磁体。

12.何为城,何为乡?

从人类进步早起的进步中,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到人类进步的动力:交流和合作。没有交流和合作,知识很难被积累,生产很难进步,人类不可能走出丛林,走上平原,走进城市。

交流和合作的另一面,是欺骗与争斗。人类的历史,也因此更加精彩。

第二篇 城市印象

每一个城市,都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就像一个人,都独一无二。

1.东京印象

日本地形多山,耕地很少,资源贫瘠,只有精耕细作,才能生存。

做事马虎的懒汉,在这里很难生存的。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精益求精的文化。

2.京都漫步

当地人说,京都是仿古代长安、洛阳而建。

3.深圳印象

深圳正是中国经济发展腾飞的样本与缩影。

4.台北印象

台湾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历经了太多的变化。小小的一个岛,浓缩了台湾同胞几个世纪的风雨飘摇。

第三篇 城乡二元

偌大的中国,其实只有两块地方,一块是城市,一块是农村。

偌大的中国,有两种人,一种是城里人,一种是乡下人。

城乡二元,渗入生活的方方面面。

1.征地冲突的根源:农村土地产权太弱

农村集体土地不能进入市场流转,其实意味着市场里面的所有机会,都与农村土地无关了。这是这些年来农村相对落后的根源。

2.“农村土地产权太弱”的法律根源

最重要的不同,是城市土地和农村土地流转权的不同。

3.历史的节点:1998年《土地管理法》修订

1998年《土地管理法》修订,包含了对农村土地流转的限制。

4.是“农村集体所有”,还是“农民集体代耕”?

中国的改革开放,就是不断给予农民选择权,释放农民积极性的过程。

5.崽卖爷田不心疼--“代耕”制度下的土地城市化

倘若征地是一种商业谈判行为,而不是地方政府的强制行为,就会遵从另外一套不同的行为规则,演化出另外一套行为模式。

6.谁动了18亿亩唐僧肉?

在农民集体代耕的制度安排下,因为产权保护弱,受到最严格保护的耕地,实际沦为唐僧肉。

因为近水楼台且人数众多,集体代耕的农民,占的地可能是最多的。

7.可以有“财主”,不能有“地主”?

城乡二元的观念,更是深入人心,无所不在。

第四篇 不堪重负的土地

中国的土地,宛如中国的儿童,在重重期望下不堪重负。

1.辨析“土地是财富之母”

在传统社会,土地的重要性更大一些。而在现代社会,劳动的重要性更大一些。

2.以地养老的幻象

所谓的以地养老,前提是地要有人来耕种。土地放在那里,是不会自己长出庄稼来的。

3.耕地的弹性

耕地的供给并非一成不变,而是有很大的弹性。

我们缺的并不是土地,而是资金、技术、人力。有了这些,是可以替代、创造更多的土地、水资源的。

第五篇 忧心忡忡的粮食安全

谁来养活中国的布朗之问,已经尘埃落定。没有落定的,是人们对于粮食安全问题的担忧和恐惧。

或许,危害未来粮食安全的,不是土地稀缺,而是心中恐惧。

1.中国可以养活自己

土地制度改革不能危及粮食安全,这是改革的底线。

2.增加粮食进口,确保粮食安全

保障粮食安全,既不需要,也不应该追求每年的粮食自给。相反,应该合理进口粮食,保护本国耕地的数量和质量,防止过度消耗耕地和水资源,保证粮食生产潜力。

3.农业保护政策保护的是谁?

对于9亿的农民来说,头等大事是把其中的大部分人从土地上解放出来。等到只剩不到1亿的农民,人均耕地有20亩以上,这些人把农场当做一个重要的收入来源了,再谈如何保护他们也不迟。

4.粮食噶坡度自给的代价

国内这么高的粮价,就是粮食高度自给付出的成本之一。

价格扭曲引起的寻租和腐败,给各路能人创造了快速发展的捷径。

第六篇 “剩余”的人

刘易斯发明了剩余劳动力一词,直观地描述了落后国家农村的劳动力转移到城市,推动经济发展的过程。

在中国,正是这些剩余的人,推动了改革。

中国改革开放的一条主线,就是农民不甘于现状,不断参与工业和城市文明的过程。

1.作为主角的农民

农民对于改革的贡献,依然被大大低估了。

2.农村承载力

城乡之间巨大的差距,凸显农村承载力的问题更加严重,农村更加不堪重负。

讨论城市承载力问题,要时刻记住这一点。任何对农民工的抱怨,本质上都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

3.”我为什么不怀念故乡?“

4.土地”拖“字决

土改喊了这么多年,其实也没改什么。

各地试点很多,但都是在层层约束下寻找狭小的空间,制度上的进展并不大。

5.用正直撬动历史的节点--纪念原安徽省第一书记、国家农委主任万里

今天的人可能难以想象,在食不果腹的年代,让亿万人有饭吃,是多大的功德。

第七篇 政策讨论

从学术分析到政策讨论,是很大的跳跃。学术讨论,能事实清楚、逻辑自洽,就算过关。而政策讨论,要考虑制定政策时面临的现实约束,不能像学术分析一样随意假设、简化。

1.户改破冰:有档次之差,无身份之别

城乡户籍分割的确立,也就不到4年的时间,而打破这一分割,却用了漫长的56年。

2.渐进式土改浮出水面(上):启动流转,严防风险

形成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经营权流转的格局,事实上就是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促进使用权流转的一种路径。

3.渐进式土改浮出水面(下):发展股份合作,促进要素流转

农村土地和户籍改革要解决的是两个根本的问题,一是地的问题,二是人的问题。

改革的方向,则是完善这两大要素市场,促进土地和劳动力的流转,并以此来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和人民收入的提高,打破城乡二元体制,促进城乡一体化。

4.从抽象上升到具体--评京津冀一体化

京津冀一体化和以往城市化的最重要区别,是具体相对于抽象的区别。

京津冀一体化战略,隐隐约约反映了一个重要的转变,即发展城市不再以小城镇为重点,而是集中发展大城市和大城市带。

5.2014年农村改革:只欠一点穿透力

下一步改革,要非常注重落实中的动力机制,并注意消除改革的阻力,否则方案再好也没有用。

6.1978年与2015年:从”无为“到”有为“

这次改革的抓手其实在政府手里。

政府要么自己提供这些服务,要么创造条件由社会机构来提供。总之,消极无为是不行的了。

7.农地入市:莫让试点成为拖延

27年的等待不仅漫长,而且等来的并非一次大刀阔斧的改革,而是一次谨慎的试探,应该说只是农地入市的一小步。

8.农地入市的一点常识

让市场来配置资源的好处,是减少浪费,增加经济总量。

第八篇 经典回顾

1.农业与工业化:刘易斯,舒尔茨与张培刚

大师们的分歧,集中表现在对剩余劳动力这个问题的判断上。比较舒尔茨和刘易斯的理论,不难发现刘易斯的理论其实是一个静态的工业化理论,而舒尔茨理论是一个动态的工农业协调发展理论。

此外,在1945年,张培刚在哈佛的博士论文就提出了和舒尔茨高度一致的一整套发展理论,比舒尔茨早了大约10年。

2.张培刚谈”工业化“

培刚先生关于工业化的定义令人眼前一亮:“一系列基要的生产函数连续发生变化的过程,不仅包括工业本事的机械化和现代化,而且也包括农业的机械化和现代化”。

3.经典是如何写成的?

一是一般的知识,二是经济学的基础,三是充分的经验基础。

读后感:

这本书让我了解了人类、土地和城市的变迁史,让我回忆起了过往的岁月。书中观点清晰,表达细腻,让我对很多之前困惑的问题突然找到了答案,如农村土地、农民工进城、城市化治理,也对未来的社会发展有了一些判断。

我不由想到了当下,全国人民上下一心,正在努力的战胜疫情,而城市化水平和治理能力高的城市显然控制的更加出色。

发布了384 篇原创文章 · 获赞 781 · 访问量 39万+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zimingzim/article/details/10434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