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罗庚文集 数论卷Ⅱ 一、整数之分解(一)

以下整理自华罗庚文集数论卷Ⅱ(2010年版)

§1 整除性

定理一    任与二整数a及b(b>0),必有二整数q及r使a=qb+r,0≤r<b。r名为b除a所得之最小正剩余。

定义    若最小正剩余为0,则a名为b之倍数,换言之,若有一整数c,使得a=bc,则谓b可整除a;a称为b之倍数,b称为a之因数,以b∣a表之,故显然有1∣a,b∣0。对任意a≠0有a∣a。

若a=bc,而b既非a又非1,则b称为a之真因数。

定理二    若b≠0,c≠0,则

    1)若b∣a,c∣b,则c∣a;

    2)若b∣a,则bc∣ac;

    3)若c∣d,c∣e,则对任意的m,n,有c∣dm+en

定理三    若b是a的真因数,则1<∣b∣<∣a∣

§2 素数及复合数

定理一    非1之自然数皆可分解为素数之积(0在书中一开始未被包括在自然数内,但现在0是算作自然数的)

将所得之素因数排成n=p_1^{a_1}p_2^{a_2}\cdots p_k^{a_k} (a1>0,a2>0,\cdots ,a_k>0,p_1<p_2<\cdots p_k),此式名为n之标准分解式,或标准表示法。

§3 素数

大于1且无真因数之自然数名为素数。

若N并不太大,求小于N之素数,并非难事。有所谓Eratosthenes氏筛法(即埃氏筛法)者。若n≤N,而n非素数,则n必为一不大于\sqrt{N}之素数整除,先列下所有不超过N之整数:2,3,4,5,6,…,N.

陆续除去:

(i)4,6,8,10,…即由2²起之一切偶数;

(ii)9,15,21,27…即由3²起之一切3的倍数;

(iii)25,35,55,65…即由5²起之一切5的倍数;

……

待不大于\sqrt{N}之素数之倍数,概行除去以后,所余者即为不大于N之素数。

§4整数之模

模(modulus)者乃对加减自封之一数集。

定理一    1)任何模中必含有0;2)若a,b在模中,则am+bn亦然,m,n为任何整数

定理二    任与二整数a及b,则所有形如am+bn之整数成一模。

定理三    任一非零之模,必为一整数之诸倍数所成之集合。(可用辗转相除法证明)

定义    命a,b为二整数,于定理三中取形如am+bn所成之模,则此定理证明中所之得d名为a,b之最大公因数,以(a,b)表之。

定理四    (a,b)有如下性质:

(i)有整数x,y,使(a,b)=ax+by;

(ii)对任二整数x,y,必有(a,b)∣ ax+by

(iii)若e∣a,e∣b,则e∣(a,b).

定义    若(a,b)= 1,则a,b谓之互素。

§5 唯一分解定理

定理一    若p为素数且p∣ab,则p∣a,或p∣b.

定理二    若c>0,及(a,b)=  d,则(ac,bc)=  dc.

定理三    n之标准分解式是唯一的。换言之,若不计次序,则n仅能由唯一之方法表为素数之积。(此处证明可顺带说明不视1为素数之道理,因为如果把1视为素数,则在n之标准分解式前,可乘以1之任何次幂,而唯一性被破坏矣)

§6最大公因数及最小公倍数

定理一    命a,b为二正整数,p_1,\cdots ,p_s为其素因数,书

                                      a=p_1^{a_1}\cdots p_s^{a_s},a_s\geq 0,

                                      b=p_1^{b_1}\cdots p_s^{b_s},b_s\geq 0,p_1<p_2<\cdots <p_s,,

\left ( a,b \right )= p_1^{c_1}\cdots p_s^{c_s},其中c_v=min(a_v,b_v)

定义    命a,b为二正整数,a,b皆能整除之数,谓之a,b之公倍数;其中之最小正数名为最小公倍数。

定理二    如定理一之假设,a,b之最小公倍数为e=p_1^{e_1}\cdots p_s^{e_s},其中e_v=max(a_v,b_v)

定理三    a,b之任一公倍数必为其最小公倍数之倍数。

定理四    以[a,b]表a,b之最小公倍数,则[a,b](a,b)=ab.

§7逐步淘汰原则

定理一    设有N件事物,其中N_a件有性质a,N_b件有性质b,…,N_a_b件兼有性质a及b,…,N_a_b_r件兼有性质a,b,r,….则此事物中之既无性质a,又无性质b,又无性质r,…者之件数为N-N_a-N_b-\cdots +N_a_b+\cdots -N_a_b_r-\cdots +\cdots -\cdots .

今应用此原则:“性质a”视为“不大于a”,…,可得:

定理二    若a,b,…,k,l为任意非负之数,则

              max(a,b,…,k,l)=a+b+…+k+l-min(a,b)…-min(k,l)+min(a,b,c)+…-…+…±min(a,b,…k,l).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qq_40889820/article/details/81635973